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襄子如厕时,心中咯噔一下

赵襄子如厕时,心中咯噔一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3137 更新时间:2023/12/18 4:50:02

赵襄子如厕时,心中咯噔一下,命人抓来整修厕所的人,就是豫让,而且在工具上装着刀刃,豫让说:“我要为智伯报仇。” 赵襄子身边的人要杀死豫让,赵襄子却说放了他。

豫让是什么人呢?

豫让是春秋战国著名的五刺客之一。“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史记》)司马迁给予五刺客极高的评价。

豫让,是晋国毕阳君的孙子,刚开始在范氏、中行氏门下,但是不得志、不开心,于是转身投靠智伯,智伯非常宠信他。战国时期,实力人物都有养士的习惯,士人来去自由,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比较多,没有所谓“内卷”。

等到韩、赵、魏三家联合灭了智伯,赵襄子最怨恨智伯,所以把他的头颅制作成酒器。豫让躲避到山中,说:“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要报答智伯的恩情啊!”

智伯以国士对待豫让,豫让准备用真正国士的涵养回应智伯的知遇之恩。让智伯不得好死的赵襄子,成为豫让的复仇目标。

豫让更名改姓,成为服劳役的犯人,到赵襄子宫中整修厕所,想借机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如厕时,心中咯噔一下,命人抓来整修厕所的人,就是豫让,而且在工具上装着刀刃,豫让说:“我要为智伯报仇。” 赵襄子身边的人要杀死豫让,赵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些避开他就好了。何况智伯已经死去,没有后人,他的臣子甘心为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于是释放了豫让。

豫让第一次行动没有成功。一国之君的赵襄子给予豫让“义士”的名号。“知伯已死,无后”,赵襄子们下手够狠吧,古代战争的残酷也可见一斑。

豫让涂满油漆,身上长满毒疮,剪掉胡须,削去眉,自残改变面容,装作乞丐去乞讨。他的妻子认不出他,说:“身材相貌不像我的丈夫,声音特别像我丈夫的声音!”豫让又吞炭让声音嘶哑,改变自己的嗓音。

豫让没有气馁、放弃。敢于对自己下狠手的士人,会轻饶他的敌人吗?为了君主,豫让肯定放弃自己的家庭了。

他的朋友对他说:“您所走的道路非常艰难而且不会成功,说您有志向是可以的,说您的智慧则没有。以您的才智好好地服侍赵襄子,他必定宠信您,您如果能够接近他,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非常容易而且能够成功。”

豫让的朋友不赞同他的做法,甚至建议他改弦更张。

豫让惨淡地笑着,说:“您这是为了原先懂得我的人报复后来懂得我的人,为了旧主戕害新主,大大地扰乱君臣之间的道义,没有比这更加过分的了!我现在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彰显君臣之间的道义,不是考虑容易与否。归附于人、服侍他,但是寻求弑杀他,这是身怀二心来事奉君。我选择困难方法的原因,是让天下后世身怀二心的臣子感到羞愧。”

结局就是一死,豫让要为自己的武力行为作出道德上的定义,“吾所为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看来,智伯以国士对待豫让是极其正确的。

过了不久,赵襄子有事要出门,豫让埋伏在赵襄子要经过的桥下。赵襄子抵达桥头时,马儿突然惊叫。赵襄子说:“肯定是豫让在这里。”赵襄子派人追查,果然是豫让。

君王是个高风险的岗位,觊觎的人各式各样。对赵襄子来说,有一个明显的敌人并非坏事,可以提醒自己时时提防。

赵襄子于是当面指责豫让说:“您不是也曾服侍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歼灭范氏、中行氏,您没有为他们报仇,反而归附、服侍智伯。智伯死了,您为什么固执地为他报仇呢?”

赵襄子不理解豫让这个义士的举动。

豫让说:“我服侍范氏、中行氏,他们以普通人待我,所以我就用一般人的态度对待他们。智伯以国士待我,所以我用国士的态度对待他。”

士为知己者用,士为知己者死。说得庸俗一些,就是要对得起他人的付出。

赵襄子叹息,流着泪说:“唉,豫让!您为智伯做的一切,美名已经成就了,我对您也足够宽容了。您自己考虑一下,我不再赦免您了。”说着让兵士把他围起来。

要相信君王的眼泪吗?他是为豫让而流泪吗?“寡人舍子,亦以足矣。”赵襄子觉得玩够了,你豫让、我赵王二人的名声反正都有了。

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遮掩他人的道义,忠臣不惜一死来成就美名。您先前已经宽待我,天下没有人不称赞您的贤德。今天的事情,我一定要伏法,然而恳请击打您的衣服,我将死而无憾。请求您千万答应。”

豫让觉得还不够完美,再来一句,“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用剑击打衣服,可能是当时的一种迷信。

赵襄子感动于他的道义,于是让人把自己的衣服交给他。豫让拔剑,跳跃多次、剑刺衣服,仰天长叹说:“我可以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了!”说完就举剑自杀了。豫让死亡之日,赵国的士人听说后,都为他哭泣。

豫让舍生取义的精神千古流传!赵襄子也完美地主演了一场君臣之义主题的大戏。所以说战国的舞台上,既有为财的谋士,又有舍命的义士;尽管法家、道家唱主角,但是儒家一直生动地存在着。

标签: 赵襄子豫让智伯中行氏君王

更多文章

  • 赵襄子吞并代国,张仪竟然也能用来做文章,破坏燕赵合纵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赵襄子,张仪,秦国,合纵,秦王,燕昭王

    燕王亲手割让土地给赵国;赵国已经投奔秦国,燕王还有必要亲近赵国吗?为秦国破坏合纵,张仪来到燕国推行连横策略。张仪对燕昭王说:“大王所亲近的莫过于赵国。从前赵襄子把他的姐姐嫁给代君为妻,他想兼并代国,约请代君在句注要塞相聚,然后命令工匠制作酒斗,把尾部加长,使得酒斗可以击杀别人。赵襄子和代君饮酒,暗地

  • 【清风典历】赵襄子善赏

    历史解密编辑:热点导读标签:管仲,韩魏,韩非,周朝,先秦,赵襄子,齐桓公,清风典历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译文】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城中,解围之后,赏赐有功的那五个人,高赫居于受赏的第一位。张孟谈说:“晋阳的战事,高赫并没有立功,现在是赏赐之首,这是为什么呢?”赵襄子说:“晋阳的战事,国家陷入危险,我的社稷危急。我的大臣们对我没有不骄傲轻慢的,只有高赫没有忽视君臣之间的礼仪,所以首先

  • 匪议东周(四十四)豫让并非千秋义士,他与赵襄子演了场双簧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赵襄子,豫让,三家分晋,韩魏,智瑶,赵氏

    豫让是春秋时期晋国人,晋国正卿智瑶的家臣。在春秋末期,统治晋国的卿族内部混战,韩赵魏三家联合消灭智氏,智瑶满门被灭,豫让逃到山里躲了起来。在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的《刺客列传》部分,记述了豫让为智瑶报仇而行刺赵襄子的故事,并称赞是"士为知己者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豫让被认为是东周四大刺客之一,以

  • “晋阳之战”沉灶产蛙的背后是蕴含着赵襄子怎样的战争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赵襄子,晋阳,韩魏,战争,智伯

    导言在滚滚流淌的历史长河中,能在长河中激起波澜的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这些在关键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成为了一座座记录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里程碑。 “晋阳之战”无疑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这场自公元前455年一直打到公元前453年的战争,最终以赵襄子反败为胜,智伯身死族灭,韩、赵、魏三家瓜分智氏土

  • 春秋时代,姑布子卿诱导赵简子,颠覆嫡长子继承制,扶立赵襄子

    历史解密编辑:闲云清意标签:孔子,先秦,周朝,赵简子,赵襄子,赵毋恤,姑布子卿,春秋(书)

    周朝选择继承人、接班人的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也就是说,从众多的儿子们中选择政权、事业的继承者时,要选择正妻所生的儿子,而且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不管他贤能与否;要选择地位尊贵的儿子,不能按照所有儿子的年龄大小来排序选择。这是规定,是政府的规定,是社会的约定俗成,是宗法制度。既然是制

  • 这座博物馆有一个镇馆之宝鸟尊,经过研究,怀疑它是赵襄子的遗物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解密标签:墓葬,铭文,青铜,文物,鸟尊,周朝,先秦,赵襄子,博物馆,镇馆之宝

    在西方国家的博物馆,收藏的精品文物也不计其数,还有很多是他国流失的文物。比如,在美国华盛顿州,有一座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它的镇馆之宝是一件我国春秋时期的鸟尊。专家们表示,这件鸟尊谜团重重,它的主人究竟是谁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从头揭秘吧。(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

  • 山西历史名人 之十 赵襄子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赵襄子,豫让,三家分晋,智伯,赵简子

    赵襄子(?―公元前425年),嬴姓,赵氏,名无恤(亦作“毋恤”),左传也作赵孟。春秋末叶晋国卿,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奠基人。公元前500年立为世子,公元前476年赵简子卒,继承父业,谥号为“襄子”,故史称“赵襄子”,与其父赵鞅(即赵简子)并称“简襄之烈”。赵襄子为赵鞅之子,因其母是从妾,又

  • 三家分晋:赵襄子家事难理乱社稷,韩魏受难,魏斯兢兢业业得天眷

    历史解密编辑:半夏微澜史标签:赵襄子,魏斯,韩魏,三家分晋,秦国,春秋

    《左传事纬》中评价: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读《春秋》之终,而知战国之始也。这说的是春秋战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三家分晋”,它不光关系到一族、一国的局势,更深刻地影响了春秋战国之际整个天下的形势。三家分晋后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产生了,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由此拉开。可

  • 真傻还是装傻?当年,智伯为何非要带着两个坑货去打赵襄子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赵襄子,智伯,三家分晋,资治通鉴,智氏

    熟悉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资治通鉴》开篇是以三家分晋开头,而对于导致三家分晋事件的过程,书中也进行了比较详细记载。智伯的讹诈 大致就是控制晋国王室的大臣智襄子(也就是后面说的智伯)看着晋国衰微不振,国内公侯割据的局面,便想通过弱化其他公侯势力,来最终实现智氏一家独大,以达到由智氏主导,再次振兴晋

  • 诱杀姐夫,逼死姐姐:赵襄子轻而易举地将代国变成了赵国的一个郡

    历史解密编辑:琳之说史标签:赵襄子,赵国,秦国,张仪,代王

    赵氏孤儿故里山西襄汾东汾阳村赵盾塑像历史的时空维度有时候显得是很逼窄的。等我缓缓打开雁门关那扇沉重的历史大门的时候,首先飘逸到我面前的竟然是赵氏孤儿赵武的曾孙赵襄子,即赵毋恤。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故乡山西省襄汾县赵康镇一带,我在《中华祖脉》一书中,曾做了很详细的交待。我几乎就是在这个故事的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