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造像

造像

  •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历史文化(江南第一石窟)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8 7:52:00阅读:3420

    说起江西赣州的通天岩,不知道大家熟悉不熟悉。你去过那里吗?位于赣州章贡区以北6.8公里。通天岩石窟在中国历史上的唐代被挖掘,并在宋代达到鼎盛。到目前为止,从唐代到宋代的359个石龛雕像被保存下来,从宋代到民国的128个摩崖石刻被称为"江南第一窟"。1.崔维严翠微岩位于通天岩西侧,相距仅十几米。相传是

  • 大足石刻晚唐造像特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时间:2024/2/2 23:04:18阅读:364

    自公元892—1252年的360年间(早唐景祸至北宋淳佑年间),年夜足前后建成释教、讲教以及"三教"制像区34处,制像数目占年夜足石刻总数的80%摆布。个中除了北山摩崖制像初凿于公元892年早唐景祸元年中,其他均为公元1082—1252年北宋元歉至北宋淳佑的170余年间建成。公元十三世纪终叶北宋早期

  • 千佛崖摩崖造像介绍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31 17:16:29阅读:503

    广元千佛崖摩崖制像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北4千米的嘉陵江东岸。千佛崖制像以年夜云洞为中央,分为北北两段。北段出名的龛窟有年夜佛洞、莲花洞、牟僧洞、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窟、快意轮不雅音等;北段出名的有三世佛窟、无忧花树佛、弥勒佛窟、三身佛龛、菩提像窟、卢舍那佛龛以及浑代的躲佛洞等,聚集了从北北晨、唐、宋到

  •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介绍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 7:45:51阅读:1368

    年夜足石刻千脚不雅音,是位于中国东北部重庆市年夜足区境内,以千脚不雅音为主体景不雅的年夜足石刻粗品景区,是唐终、宋初时代的宗教摩崖石刻,以释教题材为主,是中国出名的现代石刻艺术,是中国早期石窟制像艺术的典型,范围宏壮、艺术粗湛、内容歉富,取敦煌莫下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不雅音正在释教的各宗派中

  • 大足石刻六道轮回造像介绍

    文史百科时间:2024/2/1 3:52:38阅读:598

    六讲循环是释教布道中主要的一环,也是释教的主要构成全体,释教以为,人去世以后天躲菩萨会经由过程死前的所做的事件去判处这人循环于哪一讲,而六讲循环则为天人性(化死)、人性、畜牲讲、阿建罗讲(魔)、饥鬼讲、天狱讲(化死)六讲。循环的意义则是代表人间万物皆是背一个圆圈一样平常死死没有息,那一面则正如印度出

  • 大足石刻中五山造像特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时间:2024/2/3 9:08:50阅读:441

    公元十三世纪终以及十七世纪中叶,年夜足曾经两度蒙受兵燹。"五山"摩崖制像中,除了宝顶山圣寿寺两次燃誉、两度重建中,摩崖制像一向保留完整。“五山”摩崖制像建成后,除了世雅拆绚、维修中,曲到十九世纪终至本世纪初年,外地平易近寡才正在制像区旁删刻不雅音、山神、天公天母等多数多少个小龛。现基础上坚持了唐、宋

  • 大足石刻北宋造像特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6 7:28:11阅读:3930

    公元965—1077年的百余年间(北宋坤德至熙宁年间),摩崖制像停止,至古齐县已收现一龛事先的编年制像。此时庙宇内扶养石刻圆雕制像崛起。古有古迹可觅或者有文可征者,县东有年夜钟寺,县西有石壁寺,县北有延恩寺等多处。至本世纪80年月,仅年夜钟寺一处,便出土释教圆雕编年制像100多件。公元1078~11

  • 大足石刻造像发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0 6:27:08阅读:2860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三世纪传进中国后,分手于公元五世纪以及七世纪先后(魏晋至衰唐时代),正在中国南方前后构成了两次制像下峰,但大公元八世纪中叶(唐天宝以后)走背式微。于此绝尽之际,位于少江流域的年夜足县境内摩崖制像同军崛起,从公元九世纪终至十三世纪中叶建成为了以"五山"摩崖制像为代表的年夜足石

  • 大足石刻转轮经藏窟介绍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7 18:23:13阅读:4737

    转轮经躲窟,凿于北山佛湾中部,编为第136号,是一个仄顶少圆形年夜窟。此窟开凿于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至十六年(1146年),做者为河北颍川人胥安。窟下4米,宽4.7米,深7米。制像具备保留如新,高雅劣好,共性陈明,平易近族作风凸起的隐著特征,曾经被做家韩素音密斯表彰为“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

  • 回顾: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7:57:33阅读:4009

    回顾: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楷书刻石。全称为《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无刻石年月。但此造像既称为孝文皇帝元宠所凿,考文帝崩于太和二十三年(499),造像当在其后。有云当在景明元年(500)至正始三年(506)间。楷书,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为龙门造像记名品之一。洛

  • 唐代石刻造像与其他时期的图例分析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8:53:12阅读:4437

    唐代与秦汉的石刻造像图例对比在石刻艺术方面,唐既继承自秦汉的博大与恢宏,也融合了南北朝的凝重与古朴。综合了阳刚之气于阴柔之风,既创造了雄伟强壮、劲健有力的艺术形象,也揭示了清新典雅、美丽流畅的艺术风格。虽说秦汉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高峰,唐代艺术也曾以秦汉为楷模,但唐却以宏大雄健见长。所以说唐

  • 南北朝和唐朝,四川历史上两次佛教造像高峰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1 8:48:23阅读:2670

    西晋到东晋,晋室南渡,中原地区则由少数民族相继建立起一个个政权。值得一提的是,南北朝时期对峙的局面,让四川成了一个重要“口岸”,在佛像修造方面也开始兴盛。到唐代五代十国时期,则形成造佛的另一高峰。1第一个高峰四川最早佛教造像在南北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佛教考古专家雷玉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明确

  • 四川6处唐宋摩崖造像或为荔枝道走向提供佐证

    文史百科时间:2024/2/2 23:43:33阅读:4346

    千佛岩摩崖造像。大风高拱桥。记者17日从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根据该院此前展开的考古调查显示,分布于四川省达州市内的6处唐宋时期的摩崖造像,为“荔枝道”、“米仓道”两条古路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料。此次考古调查,旨在为蜀道申遗及文物保护提供更多资料。来自全国的考古专家于3月9日至16日间,探访了四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