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之计

之计

  • 权宜之计成语意思(权宜之计的读音是什么)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5 19:31:05阅读:2798

    习语的权宜之计大家都不陌生,所以这次我主要告诉大家权宜之计的典故和来源。其实古代很多人因为不会用权宜之计而丢了性命。权宜之计的背景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王允虽然用了一系列的诡计杀了董卓,但是他也被三家杀了,也正是因为王允不懂权宜之计。我们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今天的习语三国故事可以在后汉王允的传记中找

  • 王阳明缓兵之计镇压宁王叛乱的故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5 2:05:35阅读:4743

    明朝王阳明,不但以阳明学说的始祖闻名,在战争谋略方面,也是当时的一流奇才。这是他担任军队指挥官镇压宁王叛乱时的轶事:在宁王打算发兵进攻时,王阳明这边却未完成迎战的态势,此时,若是被宁王的军队袭击,那就准败无疑。王阳明想出一个计策。他暗地里写了寄给宁王的心腹李士实、刘养正的密函。密函的内容是:&ldq

  • 赤壁之战时,最先提出火攻之计的不是周瑜,也不是诸葛亮,而是黄盖!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17 9:25:34阅读:849

    黄盖确实给曹操写过诈降书,但是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是假的,只是小说内容而已。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复北方之后剑指南方,率领几十万大军欲一统天下。当时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面对气势汹汹的曹操大军,诸葛亮献策联孙抗曹,并亲赴东吴“舌战群儒&r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有多大胜算?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5 12:13:46阅读:504

    [摘要]: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有多大胜算?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有可行性吗,只用精兵五千,诸葛亮为何不同意?诸葛亮不采纳“子午谷奇谋”,是因为太冒险,他有更稳妥的方案。把你放在诸葛亮的位置上,你也不会同意。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带领大汉的军队准备北伐,大...结。如果诸葛亮同意了魏延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什么选择陇右

    野史秘闻时间:2023/12/24 7:16:20阅读:2906

    正在诸葛明第一次北伐中,蜀汉年夜将魏延主意打击少安与闭中(子午谷之计),诸葛明则主意出祁山与陇左。为何诸葛明没有取舍闭中而取舍陇西呢,实的是果为诸葛明过于守旧吗。魏延和后代全体人的瞧法是,诸葛明过于守旧,没有敢兵止险招。实在实正情形尽非众人所念的那样。第一:国力蜀汉天处东北,生齿密少并不是稀散的华夏

  • 祖冲之的圆周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9 8:23:24阅读:1978

    天下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粗确到七位的,便是我国祖冲之,曲到一千年之后,阿推伯数教家阿我·卡西以及法国数教家维叶特两人材将圆周率后七位给算进去,证实了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是准确的,正在不异的光阴里,德国迷信家将此称之为安托僧兹率,但仍旧居心叵测的人道,那段汗青是中国真制的,并且他们借举出了各种例子。祖冲之之

  • 陆逊为什么不用朱桓之计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9 10:47:52阅读:1719

    三国时代孙权是三圆权力中最初称帝的,并且令孙权有称帝本钱的一战,便是石亭之战,东吴用计,勾引曹戚率年夜军北下,陆逊率部开围曹军,斩获万余,粮草辎重很多,曹魏也是正在此战以后20余年出有收动对于东吴的年夜范围征讨,孙权正在中部情况不乱后,次年决意称帝。值患上切磋的是,正在石亭之战中,吴将墨桓曾经倡议陆

  • 鲁肃的三分天下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7 11:33:30阅读:2642

    如今不少人皆以为,三国时代的“三分世界”的构思,应当是诸葛明正在刘备三瞅茅庐请他出山的时分,他对于刘备往后的年夜业所做的布局,那也便是很有名的《隆中对于》的去历。只是,那没有过是正在《三国演义》中的道法,而正在野史《三国志》之中,第一个提出“三分世界”构思的人却其实不是诸葛明。那末,那团体究竟是谁,

  • 魏延子午谷奇谋真的不靠谱吗 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用这个建议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4 17:13:50阅读:647

    对子午谷奇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为何坚决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它到底有多不靠谱?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就提出了“子午谷奇谋”,他的意思是只要给他一万兵马,其中五千精兵,五千负责押送粮草,不出十天便可以从子午谷直插长安。而另一方面诸葛亮带兵从斜

  • 历史上真实的魏延对蜀汉有何贡献?他选择投敌是为何?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2 11:56:10阅读:4585

    三国时期魏延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三国蜀汉阵营中,素有“五虎上将”美名,而在这五人之下,有个实力不输他们,且极被刘备所信任的大将,他便是魏延。初见魏延来投,刘备满心欢喜,可诸葛亮却皱了皱眉头力劝刘备不要留下魏延:“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此

  •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魏延如果不死蜀汉又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0 20:43:00阅读:4395

    对诸葛亮和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杀魏延,魏延真的非死不可吗?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样的?《三国演义》中一直有一位被封神的存在,那就是诸葛亮,诸葛亮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几千里之外没有敌手,威名万丈。三国后期,蜀汉政权岌岌可危,刘备不听谏言命丧白帝

  • 谋士陈宫的智谋没有用武之地是一种遗憾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1 21:29:38阅读:1774

    陈宫,字公台,生于154年卒于198年,享年45岁,以足智多谋,性格刚烈而著称,在青州黄巾起义中,衮州刺史战死,陈宫等人主张让曹操接任,他曾竟是曹操的谋士,后来又改为投靠吕布,吕布失败后,和他一起赴死。图片来源于网络曾经是地方上的县令,因为机缘巧合活捉了曹操,又觉得曹操是个忠义爱国的人才,便又放过了

  • 司马懿为何会说若诸葛亮兵出武功则危,若兵出五丈原则无忧这句话?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4 23:41:01阅读:3369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晋书 帝纪一》:“(司马懿)遂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原,将北渡渭,帝遣将军周当屯阳遂以饵之。”以上是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伐魏时,曹魏司马懿的应对策略。他带领

  • 借刀杀人:曹操为什么在赤壁大战之前连斩大将,是周瑜的功劳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16:36:30阅读:4064

    “太快了,真如同白驹过隙啊”,曹操只是盯着酒杯里闪烁的灯火出神了一下。一想起当年手握七星宝刀发抖的自己还真是让人不由得发笑啊。这么多年来好像是一直在马背上来回奔波,从青州到幽州,最后还连乌桓、西域这么远的边塞之地都一同去了,一想起来真是怅然如同一场大梦啊。▲老版三国曹操剧照这么多年多少英雄豪杰如同风

  • 王阳明发配途中吃砒霜,金蝉脱壳躲过锦衣卫追杀,却误入老虎巢穴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6 3:21:25阅读:4078

    于是这群言官开始陆续被定罪,王阳明得到的待遇是发配至贵州龙场做驿丞,没有品级,相当于一个村主任。这对于王阳明来说终归是个好消息,只要告别那阴冷潮湿的牢房,迫于刘瑾的威压,来为王阳明送行的队伍只有零星几人,他孤身一人,将朋友的担忧与关怀放在心中,把朋友挥别的双手抛在身后,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北京那高耸却

  • 蜀汉灭亡时,还有姜维复国,为何司马炎篡魏,曹操后代却无人反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9:27:26阅读:1564

    须知曹操生了25个儿子,却在曹魏国亡时,曹操的后代,竟没有一人站出来反抗司马氏。就更不要说,那些群臣们了。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一、历史潮流造就皆知三国时期,是门阀士族们的天下。对此,即便如曹操也是无可奈何。比如,为啥陈宫反了曹操,迎吕布入兖州?就是因为陈宫身为兖州士族的代表人物,当初就是他,强推

  • 蜀国的国运尽头:费祎不支持诸葛亮北伐,却信任魏国的官员

    历史解密时间:2024/2/9 5:10:37阅读:4669

    都听过“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你们知道历史上其实还有个“身在汉营心在曹”的故事吗,故事要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说起。 刘备死后本就靠着诸葛亮作为主心骨尽心尽力扶持刘禅这才勉强维持住了蜀国的稳定,结果好巧不巧主命灯被魏延给失误打破熄灭。这之后 诸葛亮自知大限将至,再怎么样也是无力回天,只得急招姜维、蒋琬

  • 此人专杀五虎上将,38岁斩杀关羽父子夺赤兔马,40岁射死黄忠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7 22:23:40阅读:3912

    而在夷陵之战,这位小将再次展现出了神威,因为在“百步穿杨”的黄忠面前,竟然得手,射伤了黄忠,黄忠很快死亡。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黄忠射箭在当时是独步天下,百发百中,可以说是射箭中的行家。但是最后却死在马忠的手里,不得不说这位马忠还是有本事的,五位五虎上将,2位死在他的手里,着实的大功劳。孙权曾派人

  • 三国之诈降计,东吴善用,魏国偶尔会用,为何只有蜀汉坚决弃用?

    历史解密时间:2024/2/3 7:43:46阅读:311

    在史书中,对于黄盖诈降于曹操的情节着墨不多,此次诈降计出名的原因是小说《三国演义》的专门描述和小说情节的广为人知。[var1]在小说中,围绕着黄盖诈降,用了好几个章节的内容来配合,如虚构的“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精彩剧情。有《三国演义》帮着吹捧,黄盖和他的诈降计想不出名都不

  • 魏国鹤立鸡群,邯郸受困孙膑围魏救赵,退兵减灶的马陵之战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9 3:58:50阅读:4480

    战国初叶,诸侯争霸,魏国于强国林立的诸侯国中兴起,成为战国某阶段一风头五二的霸主,齐,赵,韩三国离魏国最近,三国都恐惧魏国的势力扩张后将战争引入到自己的国家,赵,韩,魏齐三国合成一股联军,与魏国在桂陵之地大战,魏王领兵行至赵国,赵国能否守住自己的国土,成功抵抗魏军入侵?鬼谷子的两名高徒孙膑和庞涓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