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郑燮

郑燮

  • 竹郑燮

    名人大全时间:2023/12/4 19:09:35阅读:4542

    竹郑燮(1693—1765),即为大师郑板桥,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有《板桥全集》。中文名:竹郑燮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兴

  • 郑燮是什么八怪之一(清代著名扬州八怪有哪几个人)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31 10:14:19阅读:1121

    相信很多人对于“扬州八怪”的名号都是比较熟悉的,尤其是其中的郑板桥,其名号更是如雷贯耳了。然而,除了郑板桥之外,“扬州八怪”的其他七人又分别是谁呢?想必很多人都答不上来。其实,关于“八怪”的具体名单,学界多有争议,其中最能得到大家认可的是李玉棻在《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提法。书中提到“扬州八怪”主

  • 郑燮的绘画艺术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9 22:05:00阅读:2637

    郑板桥(1693年-1766年),本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学生,江苏兴化人,本籍姑苏。浑代字画家、文教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坤隆元年(1736年)进士。民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隐著,后旅居扬州,以卖绘为死,为“扬州八怪”主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辈子只绘兰、竹、石,

  • 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难得糊涂”解:对仕途不满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6 0:54:55阅读:4800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望文生义的;有作词语解释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看来后人难知前人心态和处世的复杂文化环境,有时也难以自圆其说了。“难得糊涂”,原是清朝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刻在一方闲章上的一句“心”语,是由他所觉、所悟、所感而抒发的一种情怀。说起“难得

  • 清代杰出文学家郑板桥简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8 21:48:33阅读:1874

    郑板桥简介郑板桥简介,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因此世人称他为板桥先生。是我国清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画家,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郑板桥的祖籍在苏州,他后来生活在现在的江苏省兴化县。郑板桥画照郑板桥在康熙年间就考取了秀才,但是一直没有中举人,直到雍正十年才中举,但是一直没有为官。到了乾隆元

  • 清朝文豪郑板桥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14:12:38阅读:1548

    郑板桥简介郑板桥简介,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因此世人称他为板桥先生。是我国清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画家,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郑板桥的祖籍在苏州,他后来生活在现在的江苏省兴化县。郑板桥画照郑板桥在康熙年间就考取了秀才,但是一直没有中举人,直到雍正十年才中举,但是一直没有为官。到了乾隆元

  • 郑板桥墨竹赏析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16:13:52阅读:567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墨笔竹石图 清代 郑燮郑燮最喜画竹,也最擅长表现各种环境下不同形态的竹子。此图描绘了在清风中摇曳的劲

  • 郑板桥智助穷秀才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4 2:17:13阅读:4964

    今拾遗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

  • 郑板桥「重修城隍庙碑记」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12:27:33阅读:900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

  • 袁枚与郑板桥:红桥修禊写诗唱和的忘年交,惺惺相惜或文人相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7 9:23:38阅读:584

    “禊”者,古代春、秋两季为祈福和禳除灾疠而举行的祭祀。这种古老的仪式源于周代,一般是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取涤旧荡新之义,借以除灾去邪,称作“祓禊”;而文人相约饮酒赋诗、谈玄论理的集会,则称为“修禊”。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修禊地,当属兰亭和红桥。兰亭修禊的召集人,是东

  • 郑燮「郑板桥书润格」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0:35:12阅读:1861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郑板桥早年学书相当刻苦,写众家字体均能神似,但终觉不足。有一次,他竟在妻子的背上划来划去,揣摩字的笔画和结构。妻子不耐烦了,说:“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老在人家的体上划什么?”这无意间说出的一语双关的话,使板桥恍然有悟:不能老在别人的体格上“规规效法”,只有在个人感悟的

  • 《竹石》清代郑燮所作,写出了竹子的坚韧顽强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9 14:14:09阅读:1954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是清朝时期书画家、文学家,他的文学方面的成就颇高,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郑燮所作的《竹石》吧。望着春天盛开的鲜花是那么美丽,但萧瑟的冬天使它们发愁,寒风使它们颤抖,它们决定独自出发,向世界寻找春天的脚步;法

  • 郑燮《竹石》: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4 5:37:15阅读:3792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

  • 郑燮《咏芭蕉》:诗人把主观的情感赋予本为无情的芭蕉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5 8:43:02阅读:1308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