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板桥智助穷秀才

郑板桥智助穷秀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山河学苑 访问量:4964 更新时间:2023/12/14 2:17:13

今拾遗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有一次,郑板桥路过一画店,见一幅墨竹图题着自己的落款。他甚纳闷,进去一打听,店主竟拿出了七八

这时,他也没说什么,只是掏出了自己的印章。店主一见,吓得立刻跪地求饶。原来,这是一个贫穷的老秀才,因灾荒落难此地,为糊口只得冒板桥大名售画。

郑板桥见其人画得不错,生活也确实窘迫,便决计帮助他。

三天后,他邀来当地名流,告诉大家找到了自己童年学画的“蒙师”,将店主作了介绍,并请他当面画了一幅墨竹,众皆交口称赞。

此后,郑板桥这位“蒙师”的画店,自是顾客盈门,老秀才的生活也因此大为好转。

标签: 郑板桥画家墨竹郑燮

更多文章

  • 清代郑板桥给自己写的一幅百字寿联,生动揭示人生真谛

    历史解密编辑:此生读写伴标签:郑板桥,对联,人生真谛,俗物

    文\常清君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常清君导读: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又称门对、春联、对子、楹联等,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平仄相对。历史上流传下来不少

  • 潍坊“郑板桥”主题园林街景亮相!

    历史解密编辑:潍坊齐鲁网标签:郑板桥,园林,潍坊,街景,雕塑

    10月9日,在城区和平路与北宫西街交叉口附近,市民从“郑板桥”雕塑前经过。日前,一处以“郑板桥”为主题的园林街景亮相城区街头,“郑板桥”雕塑周围种植了大量的竹子,自然风景和文化元素相结合,充分体现出潍坊地域文化特色。

  • 清官难断家务事,那有没有能断家务事的清官呢?郑板桥断家务事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郑板桥,清官,皇上,张天,县令

    康熙时期有一个才子叫做郑板桥,被派到了山东的潍县去当县令,他感觉非常的委屈[流泪],觉得像他这么有才华的人,怎么说也得搞一个知府来当一下,再看看朝堂里面的那些文官武官,几乎都是没有谁的才能能够赶得上他。所以说郑板桥接到了皇上下的令之后,他心情就很不好[流泪],他一肚子火没有地方发泄,他觉得皇上这个人

  • 中国民间故事—郑板桥审案

    历史解密编辑:老胡胡侃电影标签:郑板桥,知县,清官,县衙,大老爷,中国,民间故事

    郑板桥在潍县当知县的时候,处理完了公务事儿,喜欢布衣便装到外边逛一逛。一天傍晚,他独自一人逛到城郊一座小桥旁,见两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伙子,坐在桥头上闲聊、正在议论郑知县的事儿。郑板桥停住脚想听一听。你说郑知县好不好?”“人们都喊他清官哩!”我看他是个糊涂官。“为什么?”“他整天写字画画儿,老百姓能当

  • 郑板桥竟然为了一口狗肉上当受骗,这个盐商到底用了什么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盐商,字画,狗肉,畜肉,郑板桥,扬州八怪

    谈笑千年历史,解读百味人生。谈天说史,不断推送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口舌之欲乃是人的天性。一代奇人异士郑板桥因为爱吃狗肉上当受骗的事被传为佳话!“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这两句诗据说是郑板桥被罢官,为前来送行的潍县百姓赠画留念时所提。那时的郑板桥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一向清廉。临

  • 郑板桥:做人要糊涂,卖画要清醒!

    历史解密编辑:得艺ARTPLUS标签:郑板桥,画家,扬州八怪

    你一定听说过郑板桥这句名言:吃亏是福,难得糊涂郑板桥《难得糊涂》刻石拓片 潍坊市博物馆藏在做人上,郑板桥推崇糊涂哲学但在卖画上他却一点也不糊涂他将文人耻于言利的酸腐气一扫而空是历史上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郑板桥(1693-1765)江苏兴化人,名燮,字克柔,号板桥道人、板桥居士等清代著名文人书画家,扬

  • 泰州临湖禅院,它曾是宫氏春雨草堂,郑板桥等名人常来此吟诗作赋

    历史解密编辑:水玉扬观世界标签:郑板桥,高凤翰,翁同龢,泰州市,临湖禅院

    如果说来到千年古城江苏省泰州市,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泰山岭上有禅院,百年银杏枝叶繁”,而这句话中所说的禅院就是临湖禅院了。在泰山公园内的泰山脚下,顺着台阶拾级而上,你会发现在泰山山腰,有一座巍峨的明清式砖券门,券门上方镶嵌石刻匾额,上书“临湖禅院”四个大字。临湖禅院又名云溪精舍,是明朝中晚

  • 民间故事:郑板桥审驴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说故事标签:骡子,包公案,郑板桥,衙役,大老爷,私访

    清代画家郑板桥,人称“扬州八怪”之首。 他写得怪,画得怪,说话办事也怪。扬州府志上记载,他是 “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纤细必周。”就是说: 怪虽怪,给老百姓办事非常细心周到。审驴这个笑话, 传说是他在山东潍县做官时候的事。潍县这个地方,东至莱州、 登州,西经青州城到济南府,是一条要道。 郑

  • 聚焦!纪录片《郑板桥》即将登陆央视!

    历史解密编辑:图说兴化标签:兴化,中共,故居,先生,央视,宣传部,纪录片,古装片,历史片,郑板桥(电视剧)

    三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郑板桥》将于4月24日-4月26日CCTV-9 纪录频道每晚19:23档《活力·源》栏目播出同时“央视频”APP也将全网首播‍ 敬请收看!据了解三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郑板桥》由中共泰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兴化市委宣传部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联合出品中央新

  • 民间故事:郑板桥与商人斗智斗勇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郑板桥,对联,字画,墨宝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在还是秀才的时候,去了邗江三次,专门卖自己的画作,但没有一个欣赏的,落魄凄惨,十分可怜。后来考中进士,还是县里的第一名,一时间名声大震,这时到了邗江,人们争先抢购他的墨宝,只要郑板桥出门,就会被人围堵,道路堵塞。他本来是一个穷书生,功成名就之后,书画作品就被人追捧,不是高价都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