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鸭头丸帖
鸭头丸帖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东晋.王献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4 9:09:22阅读:2858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女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得到宰相谢安赏识,历任本州主簿、秘书郎、司徒左长史、吴兴太守,累迁中书令等职,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
笔法四对比:王献之真的超越王羲之了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2:16:19阅读:2038
众所周知,王羲之因李世民的极度推崇,从唐初开始便备受历代仰望,学之者如过江之鲫,书圣地位不可撼动。但其实,在唐代之前的书圣是谁呢?是他儿子王献之。没错,王献之在去世后到唐初之间的200多年里,他才是名副其实的“书坛一哥”。王献之自幼向父亲学习书法,那么,王献之又是如何超越王羲之的呢?01/藏锋本质意
王献之手札书法欣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1:39:10阅读:2135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献之幼学于父,从小就显露出超人才华,才气勃发,咄咄逼人,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岁就过早病卒。王献之的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
王献之《昨日诸愿》帖,局部放大!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3:23:01阅读:955
王献之一生的书法艺术与父不同,字身喜带长形。王献之家学渊源,学习勤奋。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笔下的行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父亲王羲之,父子合称二王。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他的《鸭头丸帖》推崇备
王献之此篇神作,神采不逊其父!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8 21:15:53阅读:3351
估计很多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魏晋时期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高峰,从大的方面来谈,这是艺术史发展的一个规律,书法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一定会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从客观的文化环境上来看,魏晋时期的思想以及个性和世人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对于书法的境界提升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还有一个方面
王献之代表作《鸭头丸帖》欣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20:38:46阅读:2186
《鸭头丸帖》是王献之的代表作之一,自北宋以来就流传有序,全帖神纵情驰,流美清秀,可谓吉光片羽无一点尘俗气。清人吴其贞在其《书画记》中对此帖甚为推崇,评其为“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人官至中书令,世称“大令”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
王献之服下“仙丹”之后,随手写下两行草书,只有此作能超越王羲之!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8 21:15:28阅读:749
魏晋为什么是书法发展的巅峰,后世不论怎么写都无法超越?魏晋书法的繁荣是由各种社会发展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因素就是玄学的兴盛。魏晋时期,人们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修仙问道之风盛行,这对书法意境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玄学思想的影响下,权贵士大夫阶层炼丹修仙是常有的事,王献之
书圣之子王献之,大胆改变王羲之笔法,一笔写出鸭头丸帖更有风骨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23:27:53阅读:4187
草书的美可以是自然、萧索、简逸、雅致的,也可以是狂草般浪漫、不羁、急促、磅礴、气势恢宏的。那么王献之的草书书法艺术又呈现出怎样的美呢?东晋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法成就最卓著的也当之无愧的属于王氏一族。特别是出现了书圣王羲之和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父子二人被世人并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