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东晋.王献之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东晋.王献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書畫聯盟 访问量:2858 更新时间:2023/12/14 9:09:22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女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

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得到宰相谢安赏识,历任本州主簿、秘书郎、司徒左长史、吴兴太守,累迁中书令等职,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他先后迎娶郗道茂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嫁女于太子司马德宗(晋安帝)。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时年四十三岁。安帝时获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为“宪”。

王献之精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在楷书和隶书上有深厚功底。在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有“小圣”之称。又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唐人张怀瓘《书估》评其书为“第一等”。 同时,王献之还善于作画,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目其画为“中品下”

王献之擅长绘画,曾应桓温之邀将扇上墨迹改画成黑马母牛。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目其画为“中品下”。今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王献之幼年随其父王羲之学习书法,得其笔法,后又学习张芝,在此基础上,对前人书法进行大胆变革,创造出了一种不拘六书规范、省并点画曲折、务求简易流便的“破体”。王献之学习张芝,主要是效法其字字贯通的气势,变革发展了张芝的草书,即省并点画,务求简易,便于书写和血脉贯通。同时他又变革其父的草书,主要用“极草纵之致”,极力发挥“一笔书”的笔势。王献之笔下的草书既有别于张芝,又有别于王羲之,自成一家。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

谢安曾问王献之:“你的书法与令尊大人相比,怎样?”王献之道:“当然不同,各有所长。”谢安道:“旁人评价不是这样。”王献之道:“旁人哪里知道。”桓玄很喜爱他们父子的书法,做了两个书袋,分别装着他们父子二人的字画,放在左右欣赏。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王献之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王羲之。梁书画家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将四贤并称。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一度推王献之。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当时几乎成了王献之的天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宋人米芾主要向王献之学习。现代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更多文章

  • 王献之的书法,为何能与父亲并驾齐驱?为你披露千年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王献之,王羲之,章草,书法,行书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人们最关注的书法家,莫过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父子俩并称为“二王”。父亲王羲之,被视为书坛的“千古一圣”,俗称“大圣”,儿子王献之,自然就是小圣了!历史上父子同时被赋予“圣”字号的,也只有王羲之父子俩!因此,有关他们父子的话题,充满了许多传奇!人们普遍认为,王羲之要比王献之厉害

  • 王献之被公主逼婚,为抗旨自残成跛足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王献之,淳化阁帖,晋书,圣旨,自残,郗道茂

    王献之与表姐郗道茂自小相识,青梅竹马。长大后,家人为他们办了婚事。二人情投意合,恩爱有加。谁知,一天一道圣旨降临,竟逼王献之休妻,让他做新安公主的驸马,王献之经过一夜抗争,竟用艾草烧伤自己的双足变成了跛足,没想到竟然也没有改变命运。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最小的儿子,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与父亲齐名,后人

  • 古代爱情故事之王献之和桃叶:桃花潭畔许终身

    历史解密编辑:醉笙情标签:桃花潭,王献之,石崇,题诗,扇子

    桃花潭畔许终身,便是王献之的爱妾桃叶。桃叶,名陶叶,相传是东晋金陵(今江苏南京)秦淮河边人,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爱妾。在献之生活中后期为婚姻问题而痛苦的岁月,她给了献之感情上的慰藉。千百年来,为人们,特别是江南一带人们所传扬。那时,王献之住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一天,擅长书法的王献之听友人说,秦淮河边

  • 王献之因为长得太美,被公主惦记,郁闷了一辈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做梦的人标签:王献之,东晋时期,中书令,圣旨,郗道茂,司马道福

    东晋时期,王献之为逃避公主的逼婚,把自己弄成了瘸子。究其原因竟然是他长的太美惹得祸。王献之到底有多美?史载“风流蕴藉,乃一时之冠”。当时迷恋王公子的世家小姐们多的是,但是王献之独爱一人——他的表姐郗道茂。王献之和郗道茂是两小无猜,一起长大的。长大后二人就结了婚,两个人你侬我侬,日子过得羡煞旁人。王献

  • 王献之为了不休妻,宁可用火烧自己的脚,造成残疾,也不娶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眠于流年标签:王献之,王羲之,残疾,圣旨,郗道茂

    公元376年,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把自己关在屋里,看着手中熊熊燃烧的艾火把,咬紧牙关,拿着艾火把就往自己脚上摁。撕心裂肺的疼痛从脚上传来,王献之的五官都变了形,可他仍不松手,实在受不了了,才痛呼出声。妻子郗道茂听到声音闯入房中,看到王献之被烫得面目全非的双脚,瞬间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她抱着王献之泪如雨下

  • 中秋节,赏王献之《中秋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艺术家标签:中秋帖,王献之,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乾隆,董其昌

    唐寅《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王献之(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人、大臣,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书圣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名帖简介】《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草书,传

  • 东晋才子王献之,为不娶公主不惜自残双腿,公主却仍然要他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王献之,王羲之,王导,王羲

    历史上琅琊王氏家族出了很多名人,特别是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就生于这个时期,他们两父子书法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合称他们为“二王”。王羲之是怎么有王献之这个儿子的呢,说起来其中还有一个典故,他16岁那年,太傅郗鉴久仰琅琊王氏家族大名,恰巧他跟王氏家族的王导同朝为官,就想把女

  • 胡咧两晋(增五)王献之与妻离婚,改娶新安公主,其中隐情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谢安,桓温,王导,王敦,宰相,胡咧,晋朝,诗人,王献之,王羲之,书法家,新安公主,司马道福

    东晋虽然偏安一隅,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昌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具有广大影响力的文人,给后世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便是其中的典型,他们儿子在书法领域的贡献,可以说是划时代的。由于他们出身于门阀士族琅琊王氏,因而也成为那个时代士族文人的典范。他们的一生与家族门阀的利

  • 公主要嫁王献之,不惜当第三者,王献之:把我的腿弄瘸也不娶你!

    历史解密编辑:乖史论标签:皇帝,圣旨,富贵,皇上,诗人,晋朝,王献之,王羲之,书法家

    一天,孝武帝召来王献之:“朕的皇姐看上了你,你俩就择日成婚吧!”王献之一脸惊愕:“陛下万万不可,臣已有妻子。”谁料皇帝一脸冷漠:“有妻子?休了不就好了!”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7个儿子。出身世家,王献之承袭了家里的富贵,也继承了父亲的一手好字。更难得的是,他有着一张千古难逢的好容貌。王献

  • 书圣王献之:被爱情成全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爱情,桓温,晋朝,诗人,王献之,王羲之,书法家,地黄汤帖

    作者:不贰过作为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出生在父亲的光环下,自小就备受关注。父亲王羲之是大书圣,儿子王献之就是小书圣。王家父子,一门两书圣。人生如此高光的王献之,是用永失所爱换来的。王献之作为王羲之的七儿子,自小和表姐郗道茂青梅竹马。郗道茂是王献之母亲的侄女,也是名门大家闺秀,两个人是门当户对,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