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龙逄是谁?关龙逄死谏开先第一人

关龙逄是谁?关龙逄死谏开先第一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63 更新时间:2023/12/18 7:41:33

正所谓文死谏武死战,说的是文臣用生命来进谏而武官誓死战斗了,在这里小编要说的是开创文死谏的先河的人,那么,你知道开创死谏先河的人是谁吗?这个人是哪朝哪代人呢?现在,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千古谏臣,死谏的第一人关龙逄

关龙逄是谁?

关龙逄(生卒年不详),故里在今恼里镇龙相村。古代有善养龙者,故有豢龙氏,关龙逄为古豢龙氏的后代,也称豢龙。历史上对关龙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河南陕县人。据《历史春秋网》称:“关龙逄,陕县人,夏朝末年大臣”;一种是山西安邑人。据《夏末直臣关龙逄》称:“关龙逄出生在安邑(今运城东北)”。

古时此地称龙城,原有一座大墓,墓前有祠,那就是夏朝末年中国第一位以死谏君的忠臣关龙逄的陵墓。此地松柏遮阴,庄严肃穆。可惜后来连年战乱,加上黄河水淤积,到清末竞荡然无存。

关于关龙逄死谏

夏王朝从公元前21世纪建国,直至公元前16世纪,到了最后一个君王夏夏桀很是喜爱,妺喜得宠,说话皆言听计从。他竭力民财,修琼宫饰瑶台。将肉砌于糟堤,将脯悬于林间。酒池可以行船,糟堤可望十里。将宫女千人,尽去其衣,一会击鼓,头倒池上饮酒,一会又击鼓,就林中一足踏树上食脯,如此往来,纷纷忙乱。桀与妺喜边喝酒边观看,大笑取乐,有谏者皆杀之。又张灯夜饮,使男女裸体杂处,观之交接之势,夏桀与妺喜大以为乐,从此更加不理朝政。

夏桀的所作所为,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夏桀却很不以为然,还十分狂妄地把自己比作永远不落的太阳。老百姓看到他如此厚颜无耻,就咒骂他说:“你这个太阳还不快点完蛋!我们愿意和你同归于尽”。

关龙逄虽然出生于奴隶主家庭,但深明大义,对奴隶富有同情心,且为官正派,刚直不阿。当他看到夏桀暴虐无道,奢侈荒淫,朝野内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时,便对桀犯颜直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哪知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可是荒淫无道的夏桀根本听不进去,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竟又建造了一个很大的酒池,酒池可以航船,堆积的酒糟足有十里长。

关龙逄看在眼里,忧在心里,在他52岁那年,决定以献黄图冒死进谏(据《纲鉴易知录》记载)。

所谓黄图,是古代王朝绘制的宣扬帝王祖先功绩的大幅图画,它的作用是留给后代的帝王们看的,以使他们弘扬祖先的功德,效法祖先们治理国家的业绩,把王朝一代代继续下去。关龙逄捧去的黄图是大禹治水、涂山诸侯大会等宏伟的图景和壮丽的场面。希望桀看到这张黄图后能够翻然醒悟,效法先王,节俭爱民,收敛挥霍,久享国运。关龙逄一边手捧黄图呈给桀看,一边苦苦劝谏:“古之人君,身行礼义,爱民节财,故国安而身寿。今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恐弗胜,君若弗革,天殃必降,而诛必至矣。君其革之!”龙逄说完却立而不去,桀曰:“子又妖言矣,吾之有天下,犹天之有日,日有亡乎?日亡吾乃亡。”关龙逄又进一步苦谏:天下百姓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都愿与你这颗太阳同归于尽呀!

夏桀听了下边的臣民竟敢如此诅咒他,便恼羞成怒,一举把黄图焚毁,以关龙逢“妖言犯上”为罪,将他囚禁杀死,据史载,这一年是公元前1767年。

标签: 关龙逄死谏开一人所谓文死谏武死战死战说的

更多文章

  • 成语寸木岑楼的主人公是谁?寸木岑楼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寸木,楼的,主人公,寸木岑楼,有何,典故,成语,寸木

    成语寸木岑楼的意思是指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高低悬殊。 岑楼:顶尖的高楼。那么,你知道成语寸木岑楼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寸木岑楼出自何处?寸木岑楼又有何典故。 成语寸木岑楼的主人公是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邹

  • 成语模棱两可的主人公是谁?模棱两可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模棱两可,主人公,有何,典故,成语,模棱两可,意思,是

    成语模棱两可的意思是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那么,你知道成语模棱两可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模凌两可出自何处?模棱两可又有何典故?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模棱两可的主人公是苏味道 苏味道,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

  • 大禹陵有何的文化底蕴?揭大禹陵的文化底蕴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禹,有何,文化,底蕴,姓姒,名文,首领,夏朝,开国,君王

    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禹是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出生在汶山石纽地区,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仍存禹庙、禹陵、禹祠。那么,你知道大禹陵有何文

  • 夏朝皇帝少康是怎么复国的?揭少康复国的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朝,皇帝,少康,怎么,复国,揭少,康复国,过程,姒少,姒相

    姒少康,姒相子,夏朝君主。姒少康的父亲姒相被寒浞所杀。姒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任庖正,娶有虞氏之女,积极争取夏后氏遗民,志在复国。那么,你知道少康是怎么复国的吗?少康复国的过程又是怎样得呢?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时代看看夏朝皇帝少康是怎么复国以及其过程的吧。 夏朝皇帝少康是怎么复国的?

  • 成语不得要领的主人公是谁?不得要领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不得要领,主人公,有何,典故,成语,不得要领,意思,是

    成语不得要领的意思是指“要”,即腰,指衣腰;“领”指衣领。古人上衣下裳,提上衣时拿着衣领,提下裳时拿着贴腰部份。“要领”是比喻人的意旨,这里引申为态度。现在一般来表示说话、写文章抓不住要点或关键。那么,你知道成语不得要领的主

  • 成语兵不血刃的主人公是谁?兵不血刃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兵不血刃,主人公,有何,典故,成语,兵不血刃,意思,是

    成语兵不血刃的意思是指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那么,你知道成语兵不血刃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兵不血刃出自何处?兵不血刃有何典故。 成语兵不血刃的主人公是陶侃。 陶侃,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

  • 成语同工异曲的主人公是谁?同工异曲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同工异曲,主人公,有何,典故,成语,同工异曲,意思,是

    成语同工异曲的意思是指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那么,你知道成语同工异曲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同工异曲出处何处?同工异曲有何典故? 成语同工异曲的主人公是指司马相如和杨雄。 【 司马相如,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

  • 中国酒文化之酒,是政治的液体统治的道具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酒文化,之酒,政治,液体,统治,道具,中国,历史,几乎

    在中国,酒的历史几乎与人的历史一样久远。而酒的出现伴随着的是酒文化。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酒文化深入中国人的血脉深处,影响深远。《诗经》中有20多处提到酒,酒被赋予了

  • 成语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对牛弹琴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对牛弹琴,主人公,有何,典故,成语,对牛弹琴,意思是

    成语对牛弹琴的意思是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那么,你知道成语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对牛弹琴出自何处?对牛弹琴有何典故? 成语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公明仪。 公明仪,战国时代人物。自幼有音乐天赋,平日拿筷子敲碗,音调铿锵殊妙。然而家境贪寒,买乐器不起,只

  • 惊!清朝皇帝康熙驾崩陪葬妃嫔竟有四十八个之多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皇帝,康熙,驾崩,陪葬,妃嫔,竟有,十八个,之多,陪葬

    陪葬,是指以器物、牲畜或人与佣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以人陪葬是古代丧葬常有的习俗,尤其是中国的皇帝死后。在这里小编有一则关于古代皇帝陪葬的消息,那就是和清朝皇帝康熙死后陪葬的妃嫔竟有四十八个之多,记住,小编这里说的是妃嫔还不包括皇后等。现在小编就带大家揭秘康熙的陵墓里为何葬了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