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晁盖跟吴用远非泛泛之交,为何后来两人却分道扬镳了?

晁盖跟吴用远非泛泛之交,为何后来两人却分道扬镳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76 更新时间:2023/12/12 11:56:29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吴用背叛晁盖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在东溪村时期,晁盖与吴用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

在劫生辰纲之前,晁盖是东溪村保正,吴用是东溪村的教书先生。作为东溪村保正的晁盖是郓城县数一数二的富户,可谓家道殷实。吴用虽学富五车、知识渊博,但他只是一村中学究,在经济上跟晁盖没法比。

以经济实力而论,晁盖、吴用原本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可晁盖却偏跟吴用这样的学究交朋友。这和晁盖喜欢用银子笼络天下好汉有关么?施耐庵在晁盖出场时就下了这样的定论: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

可晁盖跟吴用远非这样的泛泛之交,他们可以说是深交。晁盖跟吴用的关系究竟有多深?晁盖居然把刘唐要他去抢蔡京生日礼物这样天大的事都敢对吴用说。吴用要不可靠,晁盖也不会找吴用替他做决定。吴用要把这事说出去,晁盖可是要掉脑袋的,吴用也可借此捞油水。吴用没做卖友求荣的事,是因为他很在乎晁大哥。

二、晁盖、吴用劫生辰纲的事情被何清揭发后,两人又一起亡命天涯。

因杨志的急躁,终失生辰纲。晁盖、吴用“捡到”宝贝,满以为会一辈子过着顿顿吃大鱼大肉的日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晁盖在住店时遇到何清。何清有着赌徒的大脑,一下就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摸清了。何清把这一消息在哥哥何涛面前卖了个好价。不知情的晁盖、吴用就等着官军来抓。

谁知宋江把何涛派人要拿吴用、晁盖等人的消息透露给晁盖。晁盖、吴用得知后,并没有起内讧,把生辰纲分了,各奔东西,而是团结一致对付朱仝、雷横、何涛等人。晁盖跟吴用的兄弟情历经生死后变得更纯了,一杯没有色的酒。

三、在梁山初期,吴用是晁盖的好军师,吴用所献的计策,晁盖没有不依的。

来到梁山后,吴用跟晁盖不但同心同力除去王伦,而且一个做了梁山寨主,一个做了梁山军师。当了寨主、军师之后的晁盖、吴用,感情变了没有?他们还是生死不弃的好兄弟。

晁盖有什么事,还是找吴用出主意。济州团练使黄安带领一千多人来征剿梁山,晁盖被吓得魂不守舍,吴用说我们这样办,晁盖说,军师的话没错。晁盖发令,头领们领计下山,让黄安人马葬身梁山水泊。

四、晁盖打曾头市,没有让吴用同去。

从东溪村到梁山,吴用都是尽心协助晁盖,两人也没有争吵过。如果不是曾头市的事情,谁都不知道晁盖跟吴用之间出了问题。

晁盖被曾头市几句话所激,当场点起刘唐、三阮、白胜等人,就奔去曾头市。晁盖就没点吴用,就是笨蛋都看出了吴用已经不是晁盖的人了。昔日如此亲密无间的兄弟两,却没有一同出现在曾头市的战场上。晁盖跟吴用又是何时分道扬镳的?

五、吴用背叛晁盖,原来是从这件事开始的。

宋江做了梁山二寨主,吴用就开始动摇跟晁盖的决心。毕竟跟宋江比跟晁盖更有前途,宋江就是想把梁山头领带出去过人人羡慕的日子。这跟宝玉曾经在林黛玉、薛宝钗之间摇摆不定是一样的。

那么吴用是何时下决心要彻底跟晁盖决裂呢?就是在增援祝家庄这件事上。宋江打祝家庄失利的消息早就传到晁盖耳朵里了。晁盖不能见死不救呀。如何救宋江?让谁去?该带多少人马?这些都得仔细考虑。下山的头领既要能助宋江,又要能打胜战。

晁盖最终是怎么做的呢?吴用、三阮、吕方郭盛带五百人马去支援宋江。面对气焰嚣张的祝家庄,五百人能起什么作用?完全是去送死的。晁盖有借祝家庄杀吴用的嫌疑。吴用在祝家庄的事情上也是束手无策的,想不出任何攻城之法来着。

晁盖为何要这样对待吴用?是吴用有想下山之心,惹晁盖不高兴。晁盖干脆来个顺水推舟,把吴用推到死亡之边,最好是跟宋江一起去死,永远别回梁山,眼不见为净。吴用也看出了晁盖的险恶用心,但寨主的命令不得不听。吴用随着五百人下山了。

六、天不绝吴用,吴用来到石勇客店见到了孙立顾大嫂一行人,于是才有了祝家庄之胜。

吴用走一步看一步,没想到天不灭吴用,他们在石勇客店看到了正要投奔梁山的孙立、孙新、乐和等人。让吴用看到希望的不是这些人的力量,就算孙立等跟吴用合兵还是不能赢祝家庄,祝家庄的城池是牢不可破的,而是孙立跟栾廷玉的关系,他们是师兄弟,这样孙立就可以去祝家庄做内应。

吴用要没碰到孙立等人,他跟宋江就会被困死在祝家庄外,这正中晁盖的道儿。就是从祝家庄这事开始,吴用最终选了宋江,放弃晁盖,就像宝玉认定林黛玉是知己一样。晁盖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让朋友变成了敌人。

总而言之,吴用背叛晁盖的原因是因为晁盖让五百人去祝家庄帮宋江,还是让吴用当领队,这不想杀吴用么。晁盖做下此事,伤了吴用的心。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韩信打赢了很多经典战役,为何说他的成功必须依靠刘邦?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楚汉争霸战争中有三大战役:一是以背水战为代表的赵代战役;二是以潍水战为代表的齐楚战役;三是以垓下战为代表的最后一战。这三大都是由韩信主导,

  • 丁谓是宋真宗时期的权臣,为何会说他善于附炎趋势?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丁谓,宋真宗,文史百科

    丁谓是北宋真宗时一位有名的权臣,善于附炎趋势。真宗初年,权臣王钦若得势时,丁谓专投王钦若所好,唯王是从。王钦若失势免宰相职后,丁谓又采取欺骗手段,获取了寇准的信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冬,丁谓与曹利用同时出任枢密使,掌军机大权。曹利用与寇

  • 如果崇祯的大臣们多少慷慨一点儿,明朝还会这么快灭亡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明末崇祯时期大臣们都很富裕,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出钱为国效力?你真的了解明朝大臣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末时期,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外有东北逐渐崛起的满清,可谓是内忧外患、层出不穷,国家因天灾、战争,需要大量的钱粮。但是,当崇祯皇帝希望大臣们给国家“捐献”银子时,

  • 贵妃和皇贵妃之间,其中最主要的差距在于哪些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贵妃,皇贵妃,文史百科

    在历史上皇贵妃相当于是副皇后,如果皇后不在的话,皇贵妃就是六宫之主;而贵妃就和普通的嫔妃没有多大的差距,贵妃只是一个封号,因为受到皇帝的宠爱,所以等级比普通妃子尊贵一些,但贵妃和皇贵妃之间可以说是鸿沟般的差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后宫最大的就是皇后,其次就是皇贵妃,再往后

  • 武则天为什么会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选择让李显登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武则天早在临死前,其实就已经想通了,与其死了排位被扔出宗庙,还不如把皇位传给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李显。李显的确够不争气的,第一次登基就提拔自己的外戚力量,结果被武则天给废了。第二次登基把大权都给了韦后和上官婉儿,结果导致自己失去权力之后,被老婆女儿给毒死了。这么一个人,肯定是不会进入武则天继承人的考

  • 明明是三征高句丽造成隋朝灭亡,李世民为何还要坚持下去?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恢弘时代,盛唐之名深入人心,而唐朝最让人熟悉的皇帝要数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了,这样一个靠着杀兄囚父登上皇位的皇帝,却是后世有名的明君,然而让人不明白的却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明君也要学隋炀帝一样征讨高句丽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太宗李世民对隋朝的灭亡有感而发:

  • 古代最早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时间,那后来的朝代有何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

  • 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当时的社会背景又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提起安史之乱,略懂唐史的人脑海中肯定会出现安禄山、唐玄宗、杨国忠这几位主要历史人物,关于事件的起因,大致会说是唐玄宗的一味宠信导致安禄山拥兵自重、包藏祸心,而杨国忠争宠迫使安禄山提前造反,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过,像安史之乱这么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爆发,绝

  • 在为慈禧服侍的时间里,贴身宫女为何从没有吃饱过饭?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对慈禧身边的侍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慈禧太后是晚清时期最有权势的人,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有权就是任性,据说慈禧太后非常奢侈,每次吃饭都几十上百道菜,一个生日宴会就要花掉几十万两银子。按说慈禧这么奢侈,作为她的宫女应该也会跟着沾光才对,不过据慈禧一位贴身宫女容儿的回忆,

  • 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制定了怎样的一套冠礼仪式?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北宋,司马光,文史百科

    提到儒学,就不可能会忘记朱子,他是儒学理学的集大成者,后代研究儒学知识少不得要研究朱家的资料。在古代冠礼是男子的重要仪式,服饰礼器都是有要求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代士庶冠礼概况北宋,司马光将《仪礼·士冠礼》加以简化,制定了冠礼的仪式。仪式载于其《书仪》之中,规定,男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