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植著有《画赞序》,他如何明确绘画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曹植著有《画赞序》,他如何明确绘画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95 更新时间:2024/1/17 6:05:13

曹植著有《画赞序》,是中国画论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篇专题论画的文章。它可以同汉代的《毛诗序》相提并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毛诗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专谈诗歌的文章,阐述诗歌的伦理教化作用;《画赞序》则主张绘画在"教化"方面应具有的功用。这当然是儒家思想。但曹植在这里明确了绘画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肯定了绘画艺术的地位,则是很重要的。

曹植明确提出画能“存乎鉴戒”。而且这种“鉴戒”还不是图解式的进行,而是通过绘画艺术形象引起观画者的感情共鸣产生的。

他谈到绘画引起观画者的感情反应,有“仰载”、“悲惋”、“切齿”、“忘食”、“抗首”、“叹息”、“侧目”、“嘉贵”等等。这是不同的人物画像所引起的不同的如此丰富多样的感情反应,这就接触到了绘画艺术的特征。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接触这一问题。它与曹丕《典论·论文》第一次讲文章要有作者的性情是一致的。两者在理论上可说都是开以后那个文艺自觉时代的先声。

曹植(192—232),三国魏人,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他以诗文著称,十岁属文,援笔立成,后人以“绣虎”形容其文风丰美雄健。

有《曹子建集》十卷。他关于绘画的观点集中在《画赞序》一文中。所谓“画赞”,始于汉代,以评价画像中的人物为主旨的一种文体,曹植继汉人遗风,所作画像赞包括庖犠、女娲以来的始祖、圣君、隐士等,共31则,今存《画赞序》,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专门论画的文章。

曹植才华横溢,传为他所作的《七步诗》妇孺皆知。六朝山水诗人谢灵运赞其“才高八斗”,无人可比:“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与杨德祖书》中“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一句亦引发诸多争议。曹丕《典论·论文》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认为文章是可以辅佐政教统治天下的大事,应当推为历代不朽之事业。从字面看,曹植与其兄曹丕观点相左,实际上,曹植所传达的仍然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历代文人的根本价值观,体现了意欲建功立业而不得的在野文人的无奈。曹丕、曹植所论并无矛盾之处,恰是朝野不同立场的文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

《画赞序》云:盖画者,鸟书之流也。昔明德马后美于色,厚于德,帝用嘉之。尝从观画。过虞舜之像,见娥皇女英。帝指之戏后曰:“恨不得如此人为妃。”又前,见陶唐之像。后指曰:“嗟乎!群臣百僚,恨不得戴君如是。”帝顾而咨嗟焉。故夫画,所见多矣,上形太极混元之前,却列将来未萌之事。(《艺文类聚》卷七十四)

曹植以帝、后观画之例喻绘画的功能。“画者,鸟书之流也。”这句话,阐明了绘画之起源,亦隐含了后世所云“书画同源”之意。他进而指出绘画的鉴戒功能之所以得以实现和倡扬,根本原因在于绘画能有力地作用于人们的感情:

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暴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节死难,莫不抗首;见放臣斥子,莫不叹息;见淫夫妒妇,莫不侧目;见令妃顺后,莫不嘉贵。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全三国文》卷十七)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天水雕漆继承了古代的传统技艺,它有着怎样的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天水雕漆既继承了古代雕漆的传统技艺,又吸取了雕塑、绘画当中的营养,经过匠人不断的细心切磋,创造出了富有自己特点的一些雕漆产品,这些雕漆产品既大方又雅致,表现出了西北较为“浑厚”的风格,其使用的装饰方法大多都是一些石刻进行镶嵌而成,采用五光十色的石料或者象牙、玉石等雕刻成花鸟、人物、走兽、文物等,然后

  • 在司马懿选择造反时,曹魏大臣和军队为何会集体倒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在洛阳发动兵变,控制了魏国中央,开启了司马氏篡位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懿轻而易举的就掌握了魏国的权力中枢,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而在地方上,除了后来局部动荡的“淮南三叛”,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抵抗活动。曹魏自曹操立国,曹丕篡汉,直到曹睿主政,前后几十年,不说根深蒂

  • 古代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还需要哪些制香的工具?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香炉,文史百科

    明·枣红色蚰龙耳金斑连座铜宣德炉香具是使用香品时所需要的一些器皿用具,也称为香器(严格说来,制香时使用的工具称为“香器”,用香时的工具称为“香具”)。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还有手炉、香斗、香筒(即香笼)、卧炉、薰球(即香球)、香插、香盘、香盒、香夹、香箸、香铲、香匙、香囊等。造型丰富的香具,既是为了

  • 古代曾经红极一时的当铺行业,究竟是怎么赚钱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当铺又被称为典当行,其当户大多都是贫苦百姓。此外,当价一般不超过原价的一半,而且赎当时还必须付出利息。当然,这个行业的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不过发展至今,当铺这个词汇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代曾经红极一时的当铺行业,究竟是怎么赚钱的?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某些生活不下去的

  • 在三国时期的战役中,“十万大军”真是各方兵力投入的标配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十万大军,文史百科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三国时期“十万大军”是各方兵力投入的标配,像官渡、赤壁、夷陵之战更是动辄百万人起步的战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在正史中,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受战乱、灾荒、瘟疫等影响,汉末三国时期的人口损失非常严重。据历史学家葛剑雄估计,三国初年的总人

  • 古代的蹴鞠是怎么玩的?它的具体玩法规则又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蹴鞠,文史百科

    蹴鞠是古代的民俗体育运动,被称为中国的古代足球。那么蹴鞠与现在的足球有什么不同呢?古代蹴鞠是怎么玩的呢?它的玩法规则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蹴鞠,“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所以“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民俗体育活动,在

  • 龚自珍在诗集《己亥杂诗》中,收录了哪首最脍炙人口的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龚自珍,诗,文史百科

    提起晚清诗坛的健将,龚自珍的知名度数得上前三。龚自珍一生中留下了数百首诗歌,系统地收录在了诗集《己亥杂诗》之中。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莫过于下面这四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为何在那个时候留下了这四句诗,而这首诗又为何引起了如此多的共鸣,以致广为

  • 刘表可是东汉皇室宗亲,他为何却没有参与围剿董卓?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开篇,便是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的情形,于是宦官祸乱朝纲,黄巾军起义此起彼伏。黄巾军虽然来势汹汹,却也很快便被镇压了,倒是宦官之乱一直没能解决。这个时候,后来成为了一方诸侯的袁绍,对大将军何进提出了一个建议,加剧了汉室的倾颓——他建议何进,请董卓入京,威胁太后除掉宦官。结果,此事败露,引起了

  • 古代离别时有折柳相赠之风俗,那么为什么要折柳相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折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折柳缘由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

  • 都说隋炀帝得位不正,是唐初史官给的莫须有罪名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开皇二十年(600)是文帝诞生六十周年,文帝自觉精力衰退,于是日常政务交给杨广处理,只参与重大事务裁定,自己颐养天年,改年号为仁寿,意思是仁者有寿。仁寿四年(604)七月,文帝刚过完生日不久,就病危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时有种说法是贪恋皇位的杨广早已经等的不耐烦了,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