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武帝刘彻被册立为太子后,在哪五个女人的争斗中登上皇位?

汉武帝刘彻被册立为太子后,在哪五个女人的争斗中登上皇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61 更新时间:2024/1/5 21:58:17

汉武帝刘彻七岁时被册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强盛最辉煌的时期。古代史料《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大汉天子却是一个在五个女人争斗夹缝中登上大位的皇帝。有关史料上所说的“太子生母栗姬因嫉妒错过好局,长公主与王美人连手废荣立彘。”就是说的这件事情。汉景帝元年,即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刘的第十个儿子降生人间,被取名为刘彘,后改名刘彻。当时围绕在刘彻周围有五个女人,这五个女人虽然身份不同,地位不等,但是她们却都是大汉王朝后宫中既能呼风唤雨,也可点石成金的漂亮美女。她们把大汉王朝搅弄得昏天黑地,腥风血雨,但是随着薄皇后和太子刘荣的被废,以及窦太后力挺梁王继位的失败,这个毫不起眼的“彻儿”,后来竟成为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一代君王汉武帝。

在这场争夺皇位的连环大戏中,这五个女人第一个登台出场的女人是薄皇后。薄皇后,汉景帝刘启的第一个皇后。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他的祖母就给他指定了这门亲事,因而薄氏也就成为了太子妃。而这个太子妃在汉景帝即位以后,自然也就成了薄皇后。然而薄氏虽贵为皇后,却一生始终没有怀孕生子。这在“母以子贵”的帝王之家是一个致命硬伤!汉景帝有十四个儿子,分别出自六个妃嫔,唯独这个正宫皇后没有子此,不知道是当时的天意使然,还是薄皇后的命运不济?于是,大汉王朝因为薄皇后的无子继位而引发了一场宫闱的争斗,更是一场后刘启时代的皇位角逐。

正因为“皇后无子”,也就是汉景帝没有嫡子,他的十四个儿子都有了被立为太子的可能。这样,刘彻也就突破了“立嫡”第一关。虽然如此,但是还有难以逾越的第二关,也就是“立长”关。排行第十的刘彻距离太子之位依然遥遥无期。这时,刘彻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女人出现了。这个女人就是汉宫美人王娡。

王娡,汉武帝的生身母亲。但她早年由母亲臧儿做主,嫁入金王孙家,生下一个女儿。女儿嫁了金龟婿,臧儿本已志得意满。算命先生突然向臧儿泄露天机:你的两个女儿将来都能大福大贵。王娡已经嫁得很不错了啊!但是,臧儿不满足,于是再次决定,把王娡从金王孙家里夺回来,重新嫁入了帝王家!不久,王娡和妹妹王儿姁先后被臧儿送入大汉的宫中。没想到这个被送到太子宫中的王娡,竟然一口气生了一个皇子,三个公主,一龙三凤。而她妹妹王儿姁更了不得,接连生了四个皇子。

汉景帝四年,即公元前153年,四岁的刘彻被立为胶东王。同年,汉景帝又封他的长子,也就是栗姬的大儿子刘荣做了皇太子。王娡抛夫弃女,投身大汉后宫,生了龙子,封地封王,首战告捷。但是,她的野心并没有到此终止,毕竟胶东王距离皇太子之位相差甚远,王娡不会就此偃旗息鼓。

第三个影响少年刘彻命运的女人是长公主刘嫖。长公主也称馆陶公主、窦太主,她是窦太后的第一个女儿。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就是那个名传千古的“金屋藏娇”的阿娇。长公主的眼光相当高,正所谓“嫁人不要嫁别人,一定要嫁皇帝接班人”。只有当朝太子才配得上她家的金枝玉叶。

刘嫖下手很快,即刻向新立的太子刘荣抛去橄榄枝。但是,刘嫖觉得十拿九稳的这门亲事立即就告吹了,原因是被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拒绝了。就再刘嫖碰了一鼻子灰的节骨眼上,皇十子刘彻的母亲王娡王美人来到了她的面前。于是长公主刘嫖和王美人王娡一拍即合,当即定下了攻守同盟,意欲联手独霸后宫。其实,这个攻守同盟并不复杂,就是将长公主的女儿阿娇嫁与王美人的儿子刘彻,再拥立刘彻为太子。长公主刘嫖为了让女儿能当上大汉的皇后,她一心要成为废立太子的操盘手。

长公主刘嫖和王美人王娡联手首先要对付的,就是影响刘彻命运的第四个女人栗姬,栗姬是汉景帝长子刘荣的生身母亲,为汉景帝一共生了三个儿子。汉景帝四年,即公元前153年,栗姬的大儿子刘荣被册封为太子,但栗姬却意外地没有被封后,心中对此十分不满。就在此时,长公主刘嫖前来向她提亲,然而却遭到栗姬不计后果地就断然拒绝了。栗姬的断然拒绝,不仅得罪了大汉的长公主,同时也使刘荣的太子宝座失去了有力的支撑,这是栗姬所始料不及的。

于是,这位大汉的长公主便开始“倒栗挺王,废荣立彻”全面操盘。她的第一步,就是利用自己与汉景帝的姐弟关系,攻讦栗姬。长公主对景帝说,栗姬派她的侍者在长公主背后诅咒和唾骂她。汉景帝的城府极深,当时并未发作,但他对栗姬的好感指数从此一路暴跌。刘荣当上太子还不到一年,栗姬失宠,刘荣被废为临江王。

影响刘彻命运的第五个女人便是当时左右大汉朝政的窦太后。窦太后,名漪,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津有味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驾崩,皇后吕雉以皇太后的操纵国政。当时,窦氏年轻貌美,虽居皇宫却未得高祖临幸,但依然妩媚动人,而且聪明伶俐有余。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

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就这样她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到了代国,代王刘桓却非常喜欢她,先与她生了个女儿刘嫖,后又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刘启和次子刘武

代王原来的王后生了四个儿子后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为汉文帝后,原王后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死。这样,文帝即位不久,于前元元年,即公元前180年的春天册封窦氏为皇后,长子刘启立为太子,刘嫖封为馆陶长公主,幼子刘武先封为代王,后封为梁孝王。文帝去世后,景帝刘启即位。这时已经双目失明的窦皇后成了皇太后。窦太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景帝对这个同胞手足也感情至深,不仅同辇进出,而且想传位于他。

初元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当时还未立天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皇位传给你。”刘武口上辞谢,内心却很欢喜。窦太后听了也极高兴。皇太后又提出想以武为嗣,征求大臣意见。大臣们都反对,刘武继位之事失败。于是,她就转而支持刘彻登上了太子之位。其实,中国帝王史上,“太后现象”不容小视。所以,做了皇太后的窦氏,在皇帝的继承权上,是很有发言权的,而与王美人一条心的长公主正是窦太后的亲生女儿。而刘彻不仅是自己的的孙子,也是自己的外孙。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徽州民居作为徽派三绝之一,那么它为何能享誉海内外?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徽州民居,是徽派三绝之一,指徽州地区的具有徽州传统风格的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也称徽派民居,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徽古民居建筑之所以享誉海内外,成为徽派,一方面是他保留的完整性,风格的统一性,造型的多样性,形式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在

  • 提及田园诗人鼻祖陶渊明,他如何与菊花结下不解之缘?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提及中国田园诗人鼻祖东晋隐士陶渊明,人皆言之爱“斗酒聚比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确,陶渊明爱饮酒作诗,只贪杯中物,不爱戴乌纱。但陶渊明一生更爱菊,与菊结下不解之缘。菊花的品质其实也正是陶渊明一生“清风高洁”的象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我们还是从《饮酒·五》中

  • 在三国这个战争不断的年代,诞生了哪些有勇有谋的军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在这个战争不断的年代,除了出来很多优秀的军事家,也少不了有勇有谋的军团。战争是需要团队合作的,正是有了这些优秀的团队,才使得三国历史更加的震撼人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陷阵营陷阵营是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

  • 御马监只是负责养马的,为何却说这一机构堪称明朝皇权支柱?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虽说在明代内官二十四衙门中,司礼监排在第一位,其掌印太监也被认为是宫中宦官第一人,有“内相”之称。但说起御马监,大家不要认为它只是一个养马的机构,要知道,御马监掌印太监可是掌管着内廷的财政权以及军权,是可以和司礼监抗衡的存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御马监只是负责养马的,为何却说这一机构堪称明朝皇权

  • 曹植著有《画赞序》,他如何明确绘画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曹植著有《画赞序》,是中国画论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篇专题论画的文章。它可以同汉代的《毛诗序》相提并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毛诗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专谈诗歌的文章,阐述诗歌的伦理教化作用;《画赞序》则主张绘画在"教化"方面应具有的功用。这当然是儒家思想。但曹植在这里明确了绘

  • 天水雕漆继承了古代的传统技艺,它有着怎样的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天水雕漆既继承了古代雕漆的传统技艺,又吸取了雕塑、绘画当中的营养,经过匠人不断的细心切磋,创造出了富有自己特点的一些雕漆产品,这些雕漆产品既大方又雅致,表现出了西北较为“浑厚”的风格,其使用的装饰方法大多都是一些石刻进行镶嵌而成,采用五光十色的石料或者象牙、玉石等雕刻成花鸟、人物、走兽、文物等,然后

  • 在司马懿选择造反时,曹魏大臣和军队为何会集体倒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在洛阳发动兵变,控制了魏国中央,开启了司马氏篡位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懿轻而易举的就掌握了魏国的权力中枢,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而在地方上,除了后来局部动荡的“淮南三叛”,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抵抗活动。曹魏自曹操立国,曹丕篡汉,直到曹睿主政,前后几十年,不说根深蒂

  • 古代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还需要哪些制香的工具?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香炉,文史百科

    明·枣红色蚰龙耳金斑连座铜宣德炉香具是使用香品时所需要的一些器皿用具,也称为香器(严格说来,制香时使用的工具称为“香器”,用香时的工具称为“香具”)。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还有手炉、香斗、香筒(即香笼)、卧炉、薰球(即香球)、香插、香盘、香盒、香夹、香箸、香铲、香匙、香囊等。造型丰富的香具,既是为了

  • 古代曾经红极一时的当铺行业,究竟是怎么赚钱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当铺又被称为典当行,其当户大多都是贫苦百姓。此外,当价一般不超过原价的一半,而且赎当时还必须付出利息。当然,这个行业的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不过发展至今,当铺这个词汇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代曾经红极一时的当铺行业,究竟是怎么赚钱的?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某些生活不下去的

  • 在三国时期的战役中,“十万大军”真是各方兵力投入的标配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十万大军,文史百科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三国时期“十万大军”是各方兵力投入的标配,像官渡、赤壁、夷陵之战更是动辄百万人起步的战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在正史中,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受战乱、灾荒、瘟疫等影响,汉末三国时期的人口损失非常严重。据历史学家葛剑雄估计,三国初年的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