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三国这个战争不断的年代,诞生了哪些有勇有谋的军团?

在三国这个战争不断的年代,诞生了哪些有勇有谋的军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95 更新时间:2024/1/4 17:26:19

在这个战争不断的年代,除了出来很多优秀的军事家,也少不了有勇有谋的军团。战争是需要团队合作的,正是有了这些优秀的团队,才使得三国历史更加的震撼人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陷阵营

陷阵营是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说到陷阵营就不得不说说它的主帅高顺,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

以忠诚闻名,吕布被平灭之后,一言不发而引颈受戮,这在反复无常的吕布阵营中颇为罕见,曹操对吕布手下无法劝降而杀的也只有他一人(陈宫是因为深知曹操底细,不能不杀)吕布的确没有帅才,对高顺不能很好使用,但深知陷阵营的战斗力,故此“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吕布的悲剧,也是这支精兵的悲剧。

2、丹阳兵

这是陶谦的老本,他自己就是丹阳人,作为徐州的老军阀,陶手中虽然没有好的战将,但是握有一支精锐的“丹阳兵”,因此也可以对抗曹操这样的大鳄。“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刘备增援陶谦的时候,陶谦赠送了数千丹阳兵给刘备。后来随着刘备转战千里的部队,就是这支精兵。其余的丹阳兵则在曹豹指挥下诱发了吕布夺徐州的战争,估计后来吕布的部下中不乏丹阳勇士。但是显然还有少许残留在当地的丹阳兵,他们成为好生食鱼鳖的广陵太守陈元龙部下,就是这点儿丹阳兵,后来竟然击退了小霸王孙策的渡江攻击!从刘,吕与曹操的激烈战斗看,丹阳兵属于东夷孓遗,基本就是一支廓尔喀部队,能征惯战,吃苦耐劳,有项羽子弟兵之风。

3、白耳兵

白耳兵,是刘备的亲军卫队,刘备既然是个老革(老兵痞的意思),他身边的白耳兵自然也是深经战争的惊涛骇浪。值得一提的是白耳兵的指挥官陈到,陈到,字叔至,汝南人,随刘备身经百战蜀国建立后封亭侯,征西将军,协助李严镇守白帝,《三国志》称“征南(赵云)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列”。夷陵蜀军战败,陈到与傅彤断后,傅彤战死,陈到率白耳兵数百,几百杆枪就挡住了吴军的狂追,白耳兵战斗力可见一斑。

这位蜀国猛将在《三国演义》里面居然连名字都没有,实在奇怪,因为他本来是刘备帐下仅次于赵云的悍将,这可能是因为罗贯中给蜀国写出的猛将之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史实,只好委屈陈到了,另外陈到在历史上“名位常并赵云,俱以忠勇之将称”,有了一个赵云已经够典型,罗贯中可能在构思的时候将二人合并了,于是演义中陈到的威猛只好在赵云的影子里闪现了。

4、白马义从

沮授为监军,白绍:“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在三国的征战中,“白马义从”只是一颗流星,它是公孙瓒的精锐骑兵部队,可惜,只经过短暂的辉煌,就在界桥战役中被袁绍的大将鞠义歼灭了。公孙瓒是在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作战中以勇猛豪迈而成名的,他善使双头铁矛,《后汉书》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白马义从后扩充成相当规模的部队,一时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可惜,界桥之战公孙瓒碰上了他一生的克星鞠义,白马义从就此一蹶不振。“。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剌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这是一个典型的用弓弩击破骑兵的战例。值得一提的是有资料提到赵云原是白马义从之一,也算给这支精兵保留了种子。顺便说一句,《英雄传》记载,袁绍听到白马义从,有这样一段对话--绍笑曰:“彼有‘白马义从’,某有‘大戟士’,安惧哉?”呼合:“隽,盍为吾破之!”合自张望不言–那么,张颌的大戟士,是不是袁绍军中的又一支精兵呢?

5、无当飞军

所谓无当飞军,是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汉劲旅,和刘备传统的王牌军——白耳兵,以及西凉马氏军团鼎足而三,一时瑜亮。这支军队富有特色,从部队性质上说,给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于法国的外籍军团,是一支职业雇佣军。

蜀汉政权原来就曾经使用过三苗后裔的武陵蛮(从河南南迁,和西南夷不是一个雇佣军,在伐吴战争中大显身手,连猛将甘宁都死于这些蛮族手中。七擒孟获——当然只是一个象征的战争中,诸葛亮更充分认识到了南中少数民族的英勇善战。这并不奇怪,历史上,农耕民族普遍缺乏果毅精神,而游牧,渔猎民族则往往好勇斗狠。

随着南中战争结束,恢复和平,这些剽悍的战士便陷于失业,把这样的力量留在南方,无疑是社会极大的不稳定因素。看看台湾在抗战后发生的二二八事件,带头闹事的就是从原曰军中复员的台湾籍高砂部队成员。为此,诸葛亮对此实施了一箭双雕的有利政策,就是征召少数民族战士加入蜀国政府军,而经费问题,就由当地地方豪强解决。

为了彻底避免南方割据势力死灰复燃,在诸葛亮主持下,蜀国不惜本钱,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这就是无当飞军的来历。这支军队的成员到达蜀郡以后,就成为蜀国的军户,世代为蜀国当兵为生,成为职业军人。时成都和南中的繁华不可同曰而语,南中夷族素重勇士,故每有空缺,南人必奔走而告,刺血踊跃,以此为荣。让人想起英国军队在尼泊尔招募廓尔喀营雇佣军的场面。

6、虎豹骑

虎豹骑是曹操最精锐的部队。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比如曹真、曹休曹纯。大家都知道曹操最信任曹氏将领,虎豹骑历来由曹氏将领统帅,由此可见其重要。《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其精锐可见一斑。

虎豹骑的战绩:首先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南皮之战中,在战场上杀死袁谭;接着又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时,在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首级;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坂坡之战中击破刘备;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大破以马超为首的关西军团;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在下辩击破张飞和吴兰。

据《后汉书》曹操的军队最高指挥机关叫“霸府”,军队分三部分:中央军(姑且这么说,不是国民党的)、地方军、屯田军。地方军是州郡的守军,屯田军是边防军。中央军分内外两军,外军实际上是驻守在外但受曹操直接指挥的,中军称武卫营,是京城及皇宫的禁卫军,是曹操的直属部队,通常10万左右。中军的中军就是虎豹骑,是最核心的精锐,一部分保卫曹操及霸府,一部分常年留守皇宫,统领多由曹操亲属统领,称领军将军,曹仁、曹纯都当过虎豹骑的领军将军。例如《魏书九夏侯曹传第九》说曹纯“初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从围南皮”。其他资料也很多,这个虎豹骑的确是存在的,而且肯定是曹操最强的军队。

7、西凉骑兵

我们习惯叫马超的骑兵为西凉铁骑,但是实际上西凉的骑兵基本都是轻甲,应该叫西凉轻骑。西凉轻骑有很强的机动力,这个和西凉出产良马有很大关系,还有就是西凉轻骑的轻装。西凉轻骑有远程作战能力,但不是使用弓箭,而是罗马式标枪,这种远程武器虽然命中率不如弓箭,但是因为质量大,可以给装备重甲的士兵(包括虎豹骑)造成伤害。

另外,西凉轻骑的灵活机动,在平原作战中可以给敌人频繁施以骚扰,敌退我进,敌进我退,在敌出现松懈之时又可以突然发动小规模集团冲锋,直接扰乱敌阵,甚至“斩首”。这就是为什么曹操要抢建土墙的原因。西凉轻骑中多有西羌和匈奴的士兵,使得西凉轻骑使用游击战法得心应手,只要不是攻城,在平原作战(也就是潼关以西的雍凉,壶关以北的并幽)中,西凉骑兵很难在正面交锋中输给对手。

8、虎卫军

曹操拥立献帝后组建的军队,由典韦,许楮带领,这些禁卫军也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勇士,十分精锐。这支军队可谓是战功赫赫,多次救曹操于极度为难之中。其战斗力之强悍无需质疑,碰到征战的时候,常常率先冲锋陷阵。典韦宛城护主时,手下十多个校尉“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而许褚的手下很多都是最初跟随他一起投军的侠士,随军征战,军功赫赫,不少人后来都得到了封赏和提拔,成为将军,甚至获得封侯。虎卫军并不是用于冲锋陷阵的那一类部队,而是曹操的侍卫队,就像是保镖一样。在《三国志·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中记载:“……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

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在这里可以看出,在正史之中有“虎士”的记载,所谓“虎士”也可以理解为虎狼之士,即武艺高强之人。这些虎士都是由许褚统领的,而许褚后被封为虎卫中郎将,“虎卫”之称便由此传开。由此可见,演义中的虎卫军就是由正史之中的“虎卫”之称演变而来,大抵上应该算是演义作者的创作而赋予了这只由“虎士”所组成的侍卫部队以“虎卫军”的称号。

这些军团可以在众多作战小团队中脱颖而出,自然是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也正是这些军团的努力,才使得他们的将领赢得了多次战争,他们是需要被历史铭记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御马监只是负责养马的,为何却说这一机构堪称明朝皇权支柱?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虽说在明代内官二十四衙门中,司礼监排在第一位,其掌印太监也被认为是宫中宦官第一人,有“内相”之称。但说起御马监,大家不要认为它只是一个养马的机构,要知道,御马监掌印太监可是掌管着内廷的财政权以及军权,是可以和司礼监抗衡的存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御马监只是负责养马的,为何却说这一机构堪称明朝皇权

  • 曹植著有《画赞序》,他如何明确绘画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曹植著有《画赞序》,是中国画论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篇专题论画的文章。它可以同汉代的《毛诗序》相提并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毛诗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专谈诗歌的文章,阐述诗歌的伦理教化作用;《画赞序》则主张绘画在"教化"方面应具有的功用。这当然是儒家思想。但曹植在这里明确了绘

  • 天水雕漆继承了古代的传统技艺,它有着怎样的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天水雕漆既继承了古代雕漆的传统技艺,又吸取了雕塑、绘画当中的营养,经过匠人不断的细心切磋,创造出了富有自己特点的一些雕漆产品,这些雕漆产品既大方又雅致,表现出了西北较为“浑厚”的风格,其使用的装饰方法大多都是一些石刻进行镶嵌而成,采用五光十色的石料或者象牙、玉石等雕刻成花鸟、人物、走兽、文物等,然后

  • 在司马懿选择造反时,曹魏大臣和军队为何会集体倒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在洛阳发动兵变,控制了魏国中央,开启了司马氏篡位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懿轻而易举的就掌握了魏国的权力中枢,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而在地方上,除了后来局部动荡的“淮南三叛”,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抵抗活动。曹魏自曹操立国,曹丕篡汉,直到曹睿主政,前后几十年,不说根深蒂

  • 古代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还需要哪些制香的工具?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香炉,文史百科

    明·枣红色蚰龙耳金斑连座铜宣德炉香具是使用香品时所需要的一些器皿用具,也称为香器(严格说来,制香时使用的工具称为“香器”,用香时的工具称为“香具”)。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还有手炉、香斗、香筒(即香笼)、卧炉、薰球(即香球)、香插、香盘、香盒、香夹、香箸、香铲、香匙、香囊等。造型丰富的香具,既是为了

  • 古代曾经红极一时的当铺行业,究竟是怎么赚钱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当铺又被称为典当行,其当户大多都是贫苦百姓。此外,当价一般不超过原价的一半,而且赎当时还必须付出利息。当然,这个行业的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不过发展至今,当铺这个词汇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代曾经红极一时的当铺行业,究竟是怎么赚钱的?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某些生活不下去的

  • 在三国时期的战役中,“十万大军”真是各方兵力投入的标配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十万大军,文史百科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三国时期“十万大军”是各方兵力投入的标配,像官渡、赤壁、夷陵之战更是动辄百万人起步的战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在正史中,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受战乱、灾荒、瘟疫等影响,汉末三国时期的人口损失非常严重。据历史学家葛剑雄估计,三国初年的总人

  • 古代的蹴鞠是怎么玩的?它的具体玩法规则又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蹴鞠,文史百科

    蹴鞠是古代的民俗体育运动,被称为中国的古代足球。那么蹴鞠与现在的足球有什么不同呢?古代蹴鞠是怎么玩的呢?它的玩法规则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蹴鞠,“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所以“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民俗体育活动,在

  • 龚自珍在诗集《己亥杂诗》中,收录了哪首最脍炙人口的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龚自珍,诗,文史百科

    提起晚清诗坛的健将,龚自珍的知名度数得上前三。龚自珍一生中留下了数百首诗歌,系统地收录在了诗集《己亥杂诗》之中。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莫过于下面这四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为何在那个时候留下了这四句诗,而这首诗又为何引起了如此多的共鸣,以致广为

  • 刘表可是东汉皇室宗亲,他为何却没有参与围剿董卓?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开篇,便是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的情形,于是宦官祸乱朝纲,黄巾军起义此起彼伏。黄巾军虽然来势汹汹,却也很快便被镇压了,倒是宦官之乱一直没能解决。这个时候,后来成为了一方诸侯的袁绍,对大将军何进提出了一个建议,加剧了汉室的倾颓——他建议何进,请董卓入京,威胁太后除掉宦官。结果,此事败露,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