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爵?

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爵?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92 更新时间:2024/1/24 7:21:28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政权,有的大一统,有的割据一方,这些政权,都无一例外会公开自己的爵位系统,从而让各级官员将领有一个上升的渠道和空间。这是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也是一种激励机制。

太平天国就有些奇怪了,几乎所有的爵位都是“王”,就连九五之尊的洪秀全,实际上就是皇帝,依然还是叫“天王”。这种现象,实在是让人理解不了。

可是,如果认真观察太平天国的发展历史,就知道这种混乱的体系,实在是太正常了。

太平天国第一次封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安建制”。

永安是太平军金田起义后第一次攻克的较大城市。当时敌军万重围困,革命的小火苗马上就要熄灭。为了平衡内部,大家通过“民主”方式选出六个王,分别是:

洪秀全为天王,特级爵位;

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列一等;

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列二等;

石达开为翼王,列三等。

这种体系,其实让太平天国势力的蛋糕分好了。最起码,太平天国的理论派和实践派有了比较明确的划分。

比如,洪秀全和冯云山是拜上帝教的理论家,掌握着上帝旨意的解释权;

比如杨秀清、萧朝贵是太平天国中的行政专家和军事专家,实际上负责实行上帝旨意;

而韦昌辉和石达开,这是太平天国的投资人,属于资历浅权力小的部分。

出身烧炭工的杨秀清和萧朝贵,实际上是功劳最大的那一个,属于这个合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韦昌辉和石达开,作为出资人,地位最低,免不了有些不服。

不服气也没办法,杨秀清和萧朝贵,一个东王一个西王,地位远高于后面几个。

不过,杨秀清和萧朝贵并不打算只是当一个东王或西王,他们通过跳大神的方式,掌握了上帝旨意的发布权。对这件事,洪秀全只能确认和解释,不能驳回。

所以,永安建制,实际上给太平天国的内讧埋下了隐患。

战争中,萧朝贵死了,冯云山也死了。杨秀清想弄死洪秀全自己当老大,韦昌辉还想弄死杨秀清当老二,石达开在外领军,大家都忌惮。

于是,一场天京政变下来,太平天国最初的六个王,只剩下最后一个洪秀全天王了。

翼王石达开,长了翅膀飞走了。天王,暂时还没打算升天,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干王、英王和忠王。

这三个王,说明洪秀全分享权力开始不以地名和方位进行了,所有的王都是虚封,所有的权利,都属于天王。

这就是中央集权,这就是洪秀全的成功。

但是,洪秀全水平不行,又害怕陈玉成和李秀成不忠,就封了自己的酒囊饭袋哥哥为安王福王。

从那时候起,洪秀全给人封王的方式疯狂,再也没有停下来。

到太平天国灭亡时,一共有2700多个王爵,以至于大多数的王,可能只能是手里有几个小兵而已。当年李鸿章打苏州,一口气就有8个王前来投降,李鸿章看不上这些人,直接给全部弄死。

这种胡乱封爵的方式,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南明小朝廷偏安一隅,也只敢封了秦王、晋王等几个一字王,功勋卓著如郑成功,也不过就是延平郡王。所以,清朝人就能承诺南明高层,你在那边是王,投降过来还是王!

太平天国的王,投降到清廷,直接砍头,成了土。

标签: 太平天国

更多文章

  • 明朝初年的“榜文”的历史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榜文

    在我国的古代社会之中,如果统治者想要将信息传达给百姓,榜文就是其中最为简便的方法,在历朝历代榜文的内容和发布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到了明代的时候,榜文逐渐成为了官方的发布信息的工具,往往包含了国家的政治方针等等。榜文的发展历史在汉代的时候是一种以布告的方式出现的,到了魏晋时期的时候百姓也可以发布榜文,

  • 在古代杀伤力足够大的冷兵器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杀伤力,足够,大的,冷兵器,都有,哪些,冷兵器,时代

    在冷兵器时代,古战场上收割敌人性命保全自己性命的武器,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兵器谱上有十八般兵刃,其排名顺序是一刀二枪三剑四戟五斧六钺七钩八叉,但是要按杀伤力排名,刀剑可能都进不去前三名,古代大将发誓“死于刀剑之下”,其实就是一个牙疼咒:除了被生擒后斩首,很少有大将在战场上死于

  • 三国都有哪些封侯的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封侯

    三国时期对于功臣的封爵制度仍然沿用汉朝制度,也即采用二爵制,就是只有王爵、侯爵两级。同时,因为汉高祖刘邦立下了“非刘氏不得为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的规定,所以,不是皇帝宗室的功臣,几乎是无法染指王爵的,也即侯爵就是这些文臣武将的最高荣誉了。当然,对于三国时期文臣武将获得的侯爵

  • 孔门七十二贤都有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门七十二贤

    孔丘孔仲尼是中国古代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共收了多少门徒?门徒中又有多少成为知名的贤者,至今仍在探索。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可是,同样,在《史记·

  • 中国古代“五礼”是哪几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五礼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也大多尊道重礼,儒家孔子便对礼极为推崇,后世王朝不断强化让礼制变得极其庞杂。就其外在形式而言,可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就内在精神来说,其核心则为宗法观念。礼分五类达一说法,最早源于《周礼》一书,后来为历代礼学家所沿用。五礼的内容繁多,范围广泛

  • “台湾”名称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台湾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已经存在关于台湾的记载,但当时并非称为台湾。沈莹《临海水土志》和《三国志吴志》将台湾称为“夷州”,《禹贡》中的“岛夷”、《汉书》、《后汉书》中的“东夷”等都是指今天的台湾。《隋书流求传》称台湾为&ldquo

  • 曹魏五子良将分别有哪些战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五子良将

    三国时期,天下人才辈出,在《三国演义》中,蜀汉有著名的五虎上将,在《三国志》中,陈寿将曹操麾下的五位战功卓越的将领放在一个列传中记载,称其为“五子良将”或者“魏五子”,他们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曹操在行

  • 清朝“八爷党”结局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接下来听听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因康熙晚年“九龙夺嫡”的原因,长期的夺嫡风波几乎耗尽了本就不深的兄弟情义,雍正继位之后,对曾经参与夺嫡的兄弟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其中大阿哥

  • 春秋战国四刺客分别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刺客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国之间包括诸侯国内部各势力之间往往上演着很多快意恩仇。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春秋有大义,也有小义,战国多游侠,其中有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也有不辨是非的职业杀手,那就是在《史记》中被司马迁满口称赞的刺客。看了《史记》中的春秋战国四大刺客

  • 蜀汉时期担任益州牧(益州刺史)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益州牧

    州牧、刺史这些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是比较常见的。接下来历史小编为您讲解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孙权表刘备为荆州刺史(作为交换,刘备表孙权为徐州刺史)。比如刘璋(?-220年),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东汉末年继父亲刘焉担任益州牧。再比如曹操曾担任兖州牧,袁绍曾担任冀州牧,刘表曾担任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