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初年的“榜文”的历史作用

明朝初年的“榜文”的历史作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22 更新时间:2024/1/6 14:27:18

在我国的古代社会之中,如果统治者想要将信息传达给百姓,榜就是其中最为简便的方法,在历朝历代榜文的内容和发布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到了明代的时候,榜文逐渐成为了官方的发布信息的工具,往往包含了国家的政治方针等等。榜文的发展历史在汉代的时候是一种以布告的方式出现的,到了魏晋时期的时候百姓也可以发布榜文,隋唐时期的时候榜文的内容开始丰富起来,除了日的政策之外还有许多的法律上面的内容,甚至是公布科举取士的内容。

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对于榜文内容的发布上也是十分看重的,首先结束了原本战乱的时代之后,朱元璋意识到了国家法律的重要性,于是乎开始修撰了大明的律法,并且会将这些律法传达给百姓,榜文就是其中最为简便的一种方式。所以说在明初的时候,榜文所涉及的内容大多都是和法律有关。

一、明初时期的榜文

明初的时候社会并不是十分稳定的,伴随着战争使得国家的秩序上还是比较的混乱,朱元璋在平定天下的 同时开始着手巩固自身新生的政权。法律成为了朱元璋所关注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框架,法律和教化一起运用才能有效的进行治国,所以在当时榜文就成为了公布法律等事项的一个工具,能够有效的教化百姓,在地方上,百姓和官员都能够通过读榜文从而知法守法,从而引领整个社会开始达到安定的效果。一般而言榜文的发布都是根据皇帝自身的需要开始将问题传达给相关的官员进行详细的拟定榜文,从而下放到地方上进行发布。

六部或者是都察院开始按照皇帝的旨意进行编纂榜文,通常都是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将榜文内容填充,最后过目皇帝,如果皇帝同意了,那么就会进行印刷到各个地方上面的衙门上。衙门会根据榜文进行印刷,但是没有权利对于榜文的内容进行更改,最后开始在各地进行张贴。

二、明初时期榜文作用

首先就是法律规范的普及,通过榜文在地方上加速了法律的普及速度,同时在政府打击犯罪的时候最为有效。地方上发生了重大的犯罪活动,通过榜文就能够将处置的结果告知百姓,从而起到了威慑和安抚百姓的作用,并且针对不同的人群,榜文带来的法律也是不同的,对于打击违法现象,维护统治安定是一个良好的工具。针对不同的人群,这里是指对于僧道、军人等特殊有人群进行管制,因自身的地位比较的特殊,所以有不同的法律对其进行监管。

朱元璋深知官吏如果贪污腐败对于社会的影响力有多坏,所以在榜文的内容上有不少是针对官员犯罪行为的治理,劝诫官员要遵纪守法。在明初的时候,朝并不是十分的稳定,急需要法律进行巩固,而朱元璋对于官员的不信任,使得开始出现了重典治官的现象,榜文的法律内容大多也和官员有关。

《明史》记载:“今违君逆命之臣相继叠出。宪首作威福,胡臣继踵阴谋,公侯都督亦。“

有从者。赖天地宗庙社稷之灵,悉皆败露,人各伏诛。今有反贼蓝王又复逆谋,几构大祸,已于洪武二十六年正月初十日俱各伏诛。若不昭示中外,将谓朕不能保全功臣者,尔刑部将各人情词图形榜示。

结语

榜文就是一种告示,是皇帝针对一些事项进行颁布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体现出来了就是皇帝的意志。榜文在明初的时候内容在于社会上的治理,目的就是迅速的能够稳定地方上的政权,从而建设国家力量,并且朱元璋对于官员的不信任开始采取了重典治国,通过榜文来对官员进行治罪,训导官员要遵纪守法。榜文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会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从而出现不同的内容。

标签: 榜文

更多文章

  • 在古代杀伤力足够大的冷兵器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杀伤力,足够,大的,冷兵器,都有,哪些,冷兵器,时代

    在冷兵器时代,古战场上收割敌人性命保全自己性命的武器,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兵器谱上有十八般兵刃,其排名顺序是一刀二枪三剑四戟五斧六钺七钩八叉,但是要按杀伤力排名,刀剑可能都进不去前三名,古代大将发誓“死于刀剑之下”,其实就是一个牙疼咒:除了被生擒后斩首,很少有大将在战场上死于

  • 三国都有哪些封侯的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封侯

    三国时期对于功臣的封爵制度仍然沿用汉朝制度,也即采用二爵制,就是只有王爵、侯爵两级。同时,因为汉高祖刘邦立下了“非刘氏不得为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的规定,所以,不是皇帝宗室的功臣,几乎是无法染指王爵的,也即侯爵就是这些文臣武将的最高荣誉了。当然,对于三国时期文臣武将获得的侯爵

  • 孔门七十二贤都有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门七十二贤

    孔丘孔仲尼是中国古代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共收了多少门徒?门徒中又有多少成为知名的贤者,至今仍在探索。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可是,同样,在《史记·

  • 中国古代“五礼”是哪几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五礼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也大多尊道重礼,儒家孔子便对礼极为推崇,后世王朝不断强化让礼制变得极其庞杂。就其外在形式而言,可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就内在精神来说,其核心则为宗法观念。礼分五类达一说法,最早源于《周礼》一书,后来为历代礼学家所沿用。五礼的内容繁多,范围广泛

  • “台湾”名称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台湾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已经存在关于台湾的记载,但当时并非称为台湾。沈莹《临海水土志》和《三国志吴志》将台湾称为“夷州”,《禹贡》中的“岛夷”、《汉书》、《后汉书》中的“东夷”等都是指今天的台湾。《隋书流求传》称台湾为&ldquo

  • 曹魏五子良将分别有哪些战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五子良将

    三国时期,天下人才辈出,在《三国演义》中,蜀汉有著名的五虎上将,在《三国志》中,陈寿将曹操麾下的五位战功卓越的将领放在一个列传中记载,称其为“五子良将”或者“魏五子”,他们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曹操在行

  • 清朝“八爷党”结局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接下来听听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因康熙晚年“九龙夺嫡”的原因,长期的夺嫡风波几乎耗尽了本就不深的兄弟情义,雍正继位之后,对曾经参与夺嫡的兄弟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其中大阿哥

  • 春秋战国四刺客分别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刺客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国之间包括诸侯国内部各势力之间往往上演着很多快意恩仇。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春秋有大义,也有小义,战国多游侠,其中有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也有不辨是非的职业杀手,那就是在《史记》中被司马迁满口称赞的刺客。看了《史记》中的春秋战国四大刺客

  • 蜀汉时期担任益州牧(益州刺史)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益州牧

    州牧、刺史这些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是比较常见的。接下来历史小编为您讲解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孙权表刘备为荆州刺史(作为交换,刘备表孙权为徐州刺史)。比如刘璋(?-220年),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东汉末年继父亲刘焉担任益州牧。再比如曹操曾担任兖州牧,袁绍曾担任冀州牧,刘表曾担任荆州

  • 水镜先生的八个学生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其实叫司马徽,字德操,是颍川阳翟人。他出生于东汉末年,精通奇门、兵法、经学。他为人不仅典雅大方,而且学问见识都很广大,所以有“水镜先生”之称。他是一名隐士,世人大多都只知道他的三位名徒(“卧龙”孔明、“凤雏”庞统、&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