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陈友谅的儿子有几个

陈友谅的儿子有几个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453 更新时间:2024/2/3 3:12:30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陈友谅儿子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陈友谅的儿子都几个呢?还有这个陈友谅的后人还有没有呢?如果有的话又去了哪里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了,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看看其中详细的情况吧。

根据传统意义上的正史记载,这个陈友谅是有2个儿子,分别是长子-陈善儿和次子-陈理。但是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法,话说野史里面这个陈友谅还有一个儿子叫“名梓”。

在《明史通俗演义》中记载,当时陈友谅败了被箭射死了,长子陈善儿也被处死了。但是陈友谅的妃子阉氏没死被俘虏了。阉氏长得很漂亮,所以朱元璋当时就以“英雄惜美人”为借口纳了阉氏为妾。阉氏一开始不从,但是阉氏想着自己还身怀六甲,如果以后生个儿子的话,还能复仇,所以就屈从了。后来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梓”,是朱元璋的八皇子,被朱元璋封长沙,为潭

看完《明史通俗演义》的记载,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想法,还是挺有意思的,小编觉得这个说法不可靠,大家想想啊,阉氏想到的事情未必朱元璋想不到?还能让你身怀六甲然后生个儿子复仇,这个说法有点不切实际了。

最后再说说陈友谅的后人去哪了,陈友谅的小儿子陈理是投降了朱元璋的,陈理被朱元璋封归德侯,但是在1372年的时候,陈理全家被流放到高丽去了,而且根据高丽的史料记载,陈理没有后代就死了。所以如果按照规意义上的正史来推断的话,这个陈友谅是没有后人的哦。

再说说陈友谅的绯闻儿子“梓”,“梓”最后被封了长沙王,但是在胡惟庸案件里面他也牵扯其中,最后和妃子一起自焚而死了,也没有后代了。

所以不管是从传统意义上的正史还是从野史来看,陈友谅都没有后人了。

标签: 陈友谅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弑兄夺位登上帝位的皇帝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弑兄夺位

    中国历史上,自从有了皇帝制度,对皇位的争夺就从来没有休止过。有与外人争的,不过更多的是与自家人争。父子、母子、叔侄、兄弟之间争夺皇位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在皇位争夺之中,什么父慈子孝,什么兄弟情深,早被抛之脑后。那么,历史上都有

  • 东北四大神兽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北

    我国的东北地区,由于有着漫长的冬季,所以在这个季节,人们多半都是呆在家里取暖,一般没什么户外活动的。而室内的活动又很有限,所以多半也是通过开玩笑聊天来打发时间的。时间长了,东北人就形成了一股子侃侃而谈的形象,在这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很有趣的方言了。见天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些东北华中的四大神兽,

  • 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作用分别是啥?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鱼鳞图册

    最近不少人对这个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赋役黄册和赋役黄册到底是什么呢?它们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期待大家加入。1、赋役黄册赋役黄册又叫明代黄册,大家也看到了,既然叫明代黄册,所以肯定就是明代的产物了,明

  • 战国时期的“君”和“侯”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时期,区别,相信,大家,应该,知道,很多,古装剧,里面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很多古装剧里面都有一些君或者侯的,而且这种称呼在战国时期非常多,比如说之前《大秦赋》里面,很多人对这个“君”和“侯”可是非常的感兴趣,但是就是不知道这两个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哪个职位更大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说到这个战国

  • 三武一宗灭佛指的是哪几位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灭佛

    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三武”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李炎灭佛是佛教与封建国家发生经济上的矛盾冲突、佛教与道教争夺宗教上的地位的斗争的结果。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

  • 廷尉是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廷尉

    廷尉,古代官职名,西汉时也称大理。战国时期秦国始置,秦朝、西汉沿置。列位九卿,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汇总全国断狱数,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属官有正和左、右二监。汉宣帝时初置左右平。王莽改廷尉曰作士。东汉时复名廷尉,仍掌审判。凡郡国谳疑罪,皆处当以报。属官有正和左监各一人。又有左平一人,

  • 客卿是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客卿

    客卿,古代官名,是春秋战国时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秦有客卿之官(爵为左庶长)。请其他诸侯国的人来秦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故称。后亦泛指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历史来源秦有客卿之官。请其他诸侯国的人来秦国做官,其位为卿(爵为左庶长),而以客礼待之,故称。后亦泛指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

  • 左庶长是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左庶长

    左庶长,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级左庶长是秦国沿用了几百年的官名,是最有实权的大臣职务。秦国尚左,在两个庶长中,左庶长为首,右庶长次之。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庶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四种庶长都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右庶长为王族大臣领

  • 流落到东吴最后又回到蜀汉的大臣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蜀汉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接下来历史小编为您讲解三国(220年-280年),是古代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公元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

  • 三国时期担任“武卫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卫将军

    武卫将军 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三国时期,除了曹魏,东吴也设立了武卫将军一职,职责和曹魏基本一致,都负责皇帝和都城的护卫工作。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有七位“武卫将军”:许褚上榜,另外六位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