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如何成为一代文学之盛?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如何成为一代文学之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28 更新时间:2023/12/12 8:21:49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

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

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

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

《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抒写艳思恋情的专门文体,“诗言志词言情”、“词为艳科”都是宋词这种创作主流倾向的归纳。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被后人推尊为“豪放词”开山祖的苏轼,其绝大多数词仍属“艳科”范围。即使是“艳情”之外的题材,也要受到主流倾向的渗透,或多或少地沾带着“艳”的情味宋词创作的主流倾向,正属于被孔子屏弃的淫靡的“郑卫”之声一流,与风雅篇什背道而驰。它只有表层次上的享乐生活追求,决没有深层的意蕴供回味。

所以,宋词人们一面沉湎于声色的快乐享受,另一面又自我掩饰,自我辩解,“自扫其迹”。后人“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也为其曲意解释。贪图享受,人所难免,兴发情动,形诸歌咏。事后又觉得不合雅趣,有失颜面。这种矛盾普遍存在于歌词的创作之中。

如能将艳情的表述含蓄化、朦胧化,似有兴寄,让接受者产生无限言外托喻之想。且将字面、句子、声韵皆加以锻炼,使其具有典丽高雅之风貌,岂不是两全其美?基于这样的立场,“去俗复雅”作为宋词创作的主要努力方向,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零星的努力到形成创作流派,从创作的实践到出现较完整。

苏轼应该可以说是文人抒情词传统的最终奠定者,而一些人认为,这也正是历史发展的下坡路的开始,宋词只是一味的寄情山水,或者歌以明志。

陈师道用“以诗为词”评价苏词,道中苏词革新的本质。从整体上观照,词的“雅化”进程,某种意义上也是词逐渐向诗靠拢的一个过程,努力跨越“言志”与“言情”界限的过程,所以,陆辅之才说:“雅正为尚,仍诗之支流。不雅正,不足言词。”苏轼以前,这个过程是渐进的,至苏轼却是一种突飞猛进的演变。

首先,苏轼词扩大了词境。苏轼之性情、襟怀、学问悉见之于诗,也同样融之于词。

其次,苏轼词提高了词品。苏轼的“以诗入词”,把词家的“言情”与诗人的“言志”很好结合起来,文章道德与儿女私情并见乎词,在词中树堂堂之阵,立正正之旗。即使写闺情,品格也特高。词至东坡,其体始尊。

再次,苏轼改造了词风。出现在苏轼词中的往往是清奇阔大的景色,词人的旷达胸襟也徐徐展露在其中。传统区分宋词风格,有“婉约”、“豪放”之说,苏轼便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凡此种种“诗化”革新,都迅速地改变着词的内质,东坡的复古,正是词向诗的靠拢,突出“志之所之”,也是向唐诗的高远古雅复归。

至此,词之“雅化”也取得了本质性的突破。

按长短规模分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音乐性质分

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分

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昭君出塞是流传千古的故事,她让西汉与匈奴的关系改变?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落雁”之称。王昭君出塞,是流传千古的故事,其维护了汉族和匈奴之前的关系,使之稳定了半个世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昭君是西汉人,出身于一普通平民之家,其父老来得女,十分疼爱。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明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后汉元帝选秀女,迫于皇命

  • 姬昌的嫡次子叫“姬发”,但嫡长子为什么却叫“伯邑考”?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姬昌,他的嫡长子叫“伯邑考”,而嫡次子却叫“姬发”。只看名字,这三个人真的是一家吗?为什么不是一样的姓氏?所以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姬昌、姬发都不是正确的称呼,当时的人们不会这么叫他俩。姬发确实姓姬,名发,但是可不能称他

  • 嘉庆皇帝为何在乾隆死后十五天,就迅速地杀掉了和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嘉庆,和珅,文史百科

    和珅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之一,在乾隆的庇佑下肆无忌惮,搜敛了无尽家财。乾隆活着的时候,和珅曾数次闯祸,犯了许多大错,然而,皇帝却偏爱这位“脑满肠肥”的精明家伙,始终没将其定罪。嘉庆登基后,把目光瞄向了早就看不顺眼的和大人,费尽心思查找罪状将其灭了满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然

  • 说到饮食文化,那么中国的餐具是如何变迁发展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餐具,文史百科

    说到饮食文化,不能不提餐具,那么中国的餐具是如何变迁发展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餐具”的出现《人类简史》中,人类最开始的时候虽然发明了火,让我们占据了一个巅峰位置,但是早期的智人祖先们并不懂得如何把食物保存起来。不过,因为后来盐和糖的出现,使得保存食物的时间更长,而

  • 清朝常以天国上朝自居,汤若望为何却能混得风声水起?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汤若望,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一般都非常自傲,特别是清朝常以天国上朝自居,对外国人不屑一顾,甚至称之为蛮夷,但是却有一个例外,他不仅在清朝混的风声水起,得到顺治帝的敬佩,死后康熙帝更是为其亲自撰写祭文,他就是汤若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汤若望生于德国的莱茵州科隆城的一个古老贵族之家

  • 如果曹操死在华容道,对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有何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华容道,文史百科

    无论是关羽、曹操还是诸葛亮,他们都是三国时期顶级的人物,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三国志中都是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关羽重义气,曹操为一统天下而努力,其次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值得一提的是,在后人的眼中,关羽已经成为了“关公”,后人的祭祀。从这一点来说,关羽的义气受到了人们的认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唐朝人是怎么踏青的?唐朝人踏青有什么活动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人是怎么踏青的?唐朝人踏青有什么活动吗?隋朝时期,踏青是一项十分普及的民俗活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尤其是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士女游春活动最盛。隋朝时,著名画家展子虔绘《游春图》,对明媚的春光及人们成群结队游春的情景有形象的描绘。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

  • 一个大奸臣就可以毁掉一个国家,隋朝时期的大奸臣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隋朝的宇文化及,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奸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古代,每个朝代的兴衰,每一个朝代的衰败,它不仅是皇帝,一个人的问题,而且还可能跟他身边的大臣有关系,如果朝廷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大奸臣,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保了,一个大奸臣可能会毁掉一个国家,这真的是一个事实。今天就让

  • 说到三国中的谋士,为何会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言?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郭嘉,文史百科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在三国历史上,可是一名非常厉害的军事,不然也不会有传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可以看出就连诸葛亮都非常忌惮他的存在。那么郭嘉在历史上真的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历史上郭嘉真的厉害吗郭嘉年

  • 宋仁宗可是有着三个儿子,赵曙为何却进宫成了备胎皇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因宋仁宗赵祯早年无子,于是在景祐二年(1035年),幼年的赵曙被宋仁宗接入皇宫,赐名为赵宗实,交给曹皇后(后来的曹太后)抚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的赵氏皇族从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就开启了子嗣艰难的“魔咒”。宋真宗五个儿子皆早夭,赵宗实的父亲赵允让也有过进宫做“备胎”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