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打仗为什么要扛旗子

古代打仗为什么要扛旗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162 更新时间:2024/2/8 15:16:08

古代打仗因为没有即时通讯系统,所以只能靠军旗还有击鼓的方式士兵们传达指令。那在古代战场,各个不同的军旗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其实在古代为什么会出现以少胜多的战役,甚至几万的士兵能战胜兵力强于自己数倍的敌人,例如官渡之战、还有赤壁之战等。主要原因就将领在战场上,对士兵的临时指挥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这要是放在现代,在双方武器装备同等的情况下,想要以少胜多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一件事。

人多虽然能在兵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但不能有效控制这些士兵那还是一盘散沙,变的毫无战斗力。所以平时对士兵的训练非重要,总不能上了战场突然忘了军旗或者鼓声的意思,那就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所以古代战场的军旗化,往往就是能打胜仗的关键。

旗帜对于古人来说就是通讯利器,能有效传递各种信息还有位置。

在古代军旗中,“纛”是军队最大的旗,也称为“旗头”,一般都是插在帝车上。纛也是一代一代传了下去,直到后来变成了一种象征至高无上意思的旗帜。皇帝亲征往往是最能够激发军队士气的,士兵们只要看到纛,就明白自己是与皇帝同在一线作战,战斗力自然飙升几个等级。所以纛在战场上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提升士气。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军旗,叫牙旗。牙旗一般都是主将或者主帅所立,士兵打仗也需要知道统领的位置,这样才能准确接收下一步指示。古代最早官署为牙,居住的屋子叫牙宅,将领也叫牙将,所以军旗就取名牙旗。

到了北年间,“牙”字经过讹变成了“衙”,大家对后面这个字应该就比较熟悉了,衙门我们经常能在古装影视剧中见到。所以牙旗在战场上就是象征主帅的标志。

号旗在古代战场上是最重要的一种旗帜,号旗分很多种颜色,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指令。代表进攻、防守、撤退、检查士兵伤亡情况等,这些都是通过号旗实现的。所以将领能不能把号旗使用好,就是一场战役胜负的关键。

在平时训练中,士兵可能要记十几种不同颜色号旗所代表的意思,记错其一可能就全乱了,所以这方面的训练显得十分重要。只要训练有素,就有以少胜多的可能。

号旗在不同朝代叫法可能会不一样,但作用都是差不多的。有些号旗会用不同的图案已作区分,因为敌人可能已经猜透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意思,所以只能跟着变阵。

现代战场我们已经有了即时通讯系统,使得传达信息变的更高效,但如防止信号不被干扰也是个大问题。如果和总部失去联系,那士兵的处境就非常被动了。

标签: 打仗

更多文章

  • 清朝的“九门提督”的职责是什么?“九门提督”退休之后有多少退休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九门提督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九门提督”退休之后有多少退休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官员的退休金和退休福利是与其任职时的地位和职权息息相关的。九门提督始设立于康熙年间,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是清代的驻京武官的官名,品级为从一品,主要管理都城附近驻扎的满汉蒙八旗步

  • 朱瞻基的《三鼠图》画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朱瞻基

    朱瞻基的《三鼠图》画了什么?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瞻基(13991435年),即明代宣德皇帝。自号长春真人,明仁宗长子,永乐九年(1411年)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成祖征讨。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号宣德,成为明朝第5位皇帝。其在位十年(14261435年),庙号

  • 古代屏风是用来干嘛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屏风

    屏风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种十分常见的家具,古人家中几乎都会摆放屏风。据说屏风早在周朝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也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从名字就能得知,屏风早期就是用来挡风的,后来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屏风又有了美化、协调、分隔等作用。如果挑选适当,往往能和家中其他家具形成一种自然的美感,

  • 五谷丰登的五谷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五谷丰登

    五谷丰登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意思是粮食有好的收成。不过你知道这里说的“五谷”指的是哪五谷吗?实际上五谷在古代还不止一个说法,一般被认为是稻、黍、稷、麦、菽,另一种则是把稻换成了麻,因为早期稻主要产自南方,北方种稻很少。可以说五谷孕育出了人类文明,我们跟五谷在这千年时间内

  • 中国古代的官场有哪些礼仪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官场

    在古代流传着一种叫做“十恶不赦”的说法,其中“十恶”里就提到了一条叫做“大不敬”的罪名,此罪名听起来名头倒是不小,但是实际上这个罪名最开始指的就是官员们在官场上礼仪不够周全。在《红楼梦》里面,描述了一个混世人精卜世仁,当其侄孙问

  • 中国古代的“成人礼”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人礼

    《天圣令》可以看出许多条文在唐令和宋令中发生了变化。例如,宋令将冠假(因举行冠礼而给予官员的休假)放在“右令不行”的附抄唐令部分。这表明,宋代已经取消了冠假。这种变化与冠礼实行的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冠礼作为成人之礼,是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仪礼.士冠礼》篇详细记载了士

  • 汉朝的“河西四郡”是指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河西四郡

    所谓“河西四郡”主要是指汉朝在今天甘肃境内设置的武威郡、酒泉郡、张掖郡和敦煌郡。秦亡后,汉朝一方面注重开拓疆域;另一方面又非常强调各民族的统一,随之,甘肃也进入了历史的新阶段。河西四郡西汉初年,河西走廊一直是由匈奴占据,战事频繁,成为汉朝心腹大患。为此,汉武帝极力主张联合西域

  • 盘点历史上三位被誉万里长城的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万里长城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檀道济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檀道济檀道济是史上第一个自比长城的名将,他早年随刘裕参加北伐后秦和北魏等战争,屡建功绩,名震一时,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到宋文帝时,他已是仅存于世的北府军名将,声威远播,又掌握重兵,朝廷对之甚为猜忌。后来被骗入朝,将其枉杀,朝野为之叹惜。檀道济

  • 文官武将是怎么分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官

    文武分离是国家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政治、军事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文官武将分开,是指有了专职军将,文官不再率兵作战,这在史学界已达成共识。但是,文官武将究竟何时分开?人们尚存不同见解。从《史记》等古籍看,西周继承了夏商体制,虽分别设立了各种文官、武职,但卿、大夫既执掌政务,又受王命率兵出征,司马只主

  • 三班衙役是指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衙役

    三班衙役是指衙门里的勤杂人员,他们一般分成三个部分。一是站班皂隶,类似今天的法警,负责跟随长官左右护卫开道,审判时站立在大堂的两侧,增加庄严气氛,维持秩序,押送罪犯,执行刑讯及笞杖刑。电视剧中官员出场时喊堂威的就是他们。二是捕班快手,类似今天的刑事警察,负责传唤被告、证人,侦缉罪犯、搜寻证据。也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