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越剧徐派的特点

越剧徐派的特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2144 更新时间:2024/1/18 3:52:24

派是徐玉兰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徐玉兰十三岁在家乡浙江新登入“东安剧社”学艺,初习花旦,后学武老生,唱功、武功都打下扎实基础;1941年12月改演小生,曾先后与施银花、赵瑞花、杏花、筱丹桂同台。

1947年在“丹桂剧团”演出《是我错》时,初显独特唱腔风格。同年秋领衔组建“玉兰剧团”后风格特色进一步发展,形成独自的流派。

特点

徐玉兰唱腔的特点是高亢激昂,热情奔放,刚柔并蓄,华彩跌宕。

徐玉兰嗓音条件好,音色甜亮,音域宽广,用音区为11度,唱腔中较多吸收越剧传统的“喊风调”以及绍兴大班、京剧中高扬的旋律和轮廓鲜明的润腔方法,旋律多在中高音区展开,音调大起大落,她的唱腔突破了越剧曲调较为平稳婉约的格调,注入高亢昂扬的因素,尤其是其[弦下腔]突破了原来的唱腔功能,在悲伤痛楚之外更能表现激昂奔放的情绪。

如《北地王·哭祖庙》这段[弦下腔],开头一句[倒板]曲调高昂激越,气氛强烈,整个唱句的音调、形式及落音中吸收融化了绍剧[正工]、[二凡]的因素,为全曲奠定了悲剧性的基调。

唱段高潮部分“把先帝东荡西扫、南征北剿……白白断送在今朝”这一垛句,则吸收了京剧[高拨子]的高昂音调及节奏形态,唱法上则运用越剧的润腔处理,使这段唱曲调激昂,节奏铿锵有力,人物的感情如江河喷涌而出。周恩来总理就曾称赞道:“谁说越剧都是软绵绵的?徐玉兰的‘哭祖庙就很高亢壮烈么!”

感情丰富

徐玉兰的常用乐汇丰富,并始终以各种形态反复贯串于唱腔中,因此特征音调鲜明。特别是起腔、甩腔旋律华彩,节奏多变,如《红楼梦·金玉良缘》的起腔“今天是从古到今、天上人间、第一件称心满意的事啊”,音调自低到高,层层上扬,在“事”字上跳至最高音,然后快速下行,整句唱音域宽至13度,淋漓尽致地宣泄了人物当时的感情。

《红楼梦·宝玉哭灵》的第一句叫头“林妹妹,我来迟了,我来迟了”,以轻声呼唤,第二个“我来迟了”,音量加强,呼天抢地,给整个唱段造成强烈的悲剧气氛。接着转入唱腔,开始四句运用了[弦下腔]的[散板]、[嚣板],“金玉良缘将我骗”起音较高,“骗”字以强烈的喷口唱出,然后在长腔中吸收了绍剧高昂的音调,接下来“害妹妹魂归离恨天”等三句旋律由高而低,层层下行,形成哭诉音调。

紧接着转入一个双哭头“林妹妹啊,林妹妹啊”,前一个旋律由高音层层下沉,后一个则由低音逐步上扬。这种双哭头在越剧中很少见。在经过四句[中板]后,进入长达16句的[慢清板],节奏稳实,感情处理十分细腻。

《红楼梦·读西厢》中“但愿得今晚梦游普救寺”这句甩腔,吸收了[四工腔]明快的唱腔因素,把腔幅扩展至8小节,曲调大幅度高低起伏,最后“啊”字的拖腔又运用了跳音唱法,把人物浮想联翩的神情表现得栩栩如生。

标签: 徐派

更多文章

  • 越剧范派的来历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派

    范派是范瑞娟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范瑞娟十一岁进“龙凤舞台”科班,先学花旦,后改学小生,由于刻苦用功,加上嗓音条件好,很早就显露艺术才华。1938年1月来上海后,广泛吸收各种艺术营养,勤学苦练,练就较为宽厚的音色。在唱腔和表演上,她继承了越剧前辈小生竺素娥的朴实的风格,并博采众

  • 越剧剧目来源和样式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越剧

    越剧自1906年从说唱艺术演变成戏曲后,剧目来源主要三方面:一将原唱书节目变成戏曲形式演出,如《赖婚记》、《珍珠塔》、《双金花》、《懒惰嫂》、《箍桶记》等剧目。二从兄弟剧种中移植,如从新昌高腔移植的有《双狮图》、《仁义缘》、《沉香扇》等剧目,从徽班移植的有《粉妆楼》、《梅花戒》等剧目,从东阳班(婺剧

  • 传统古乐泉州南音简介 泉州南音的价值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音

    泉州南音简介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

  • 中元节晚上能出门吗?中元节有哪些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元节

    元节相信大家都知道,关于中元节的传说和故事有很多,有的人说中元节晚上不能出门,否则会碰到一些东西,那么中元节晚上能出门吗?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中元节晚上能出门吗中元节晚上其实也是可以出门的,但还是应该尽早回家,不要在外逗留太晚。据说,在这段期间,幽冥界的孤魂野鬼都争先恐后地来人间逍遥,

  • 七月半鬼节有什么来历?为什么称七月半为鬼节?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鬼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其实,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中元节,是华人很重视的一个日子,每一年的中元节都会有许许多多普渡祭拜的盛会举行。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中元节,也是佛教的“

  • 入伏吃什么去湿气?入伏喝什么去湿气?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入伏

    虽然入伏后天气会变得更加炎热,但同时我们体内的湿气也会更重,所以入伏后去湿气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入伏吃什么去湿气?入伏吃什么对身体好?接下来跟历史一起了解一下吧。入伏吃什么去湿气薏米红豆粥原料:薏米和红豆按2:1配。做法:把薏米和红豆洗净浸泡一晚。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用猛火煮开,改慢火煮至薏米烂

  • 去湿气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去湿气最好的食物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去湿气

    说到去湿气的好方法,不少人会说吃红豆薏米水是比较好的,确实这样食物是能够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的,但是不太适合胃寒的人喝这个,因此大家知道去湿气最好的方法以及去湿气最好的食物有哪些吗,去湿气吃什么最好,接下来大家就随历史小编一起了解看看~去湿气最好的方法说到去湿气,还得是食疗,去除湿气很彻底。在食疗中首

  • 清朝服饰有何特点?清朝服饰好看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服饰

    清朝男子的服饰分为礼服、吉服、常服和行服.礼服包括朝服、朝冠、朝带、朝珠、端罩、衮服等等.朝冠和朝服是大朝、大祀时穿的。大朝就是朝会.清朝沿袭明代的朝会制度,每逢皇帝继位、大婚、册立皇后和元旦、冬至、以及万寿节(皇帝生日)的日子,皇帝就穿朝服,百官文武也都按品级穿朝服.皇帝的朝服是明黄色,披领及袖

  • 越剧《汉文皇后》剧情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越剧

    汉文皇后,越剧历史剧。张波1982年编剧。潮剧也有此剧目。剧目简介写汉文帝即位不久,册立窦姬为皇后,并找回了与窦姬失散12年的弟弟窦广平。正当姊弟沉浸在团圆欢乐之际,不料广平因幼稚无知,中人奸计,犯下死罪。文帝与窦后情深,对窦广平一案在执法与徇情上犹豫不定。然窦后深明大义,闻知弟弟凶讯虽痛不欲生,但

  • 西藏喇嘛教的历史起源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喇嘛教

    藏传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了“古象雄佛法”,也就是"雍仲本波佛法”(简称"本教"),“雍仲本教”是幸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