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越剧傅派的建立与发展历史介绍

越剧傅派的建立与发展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52 更新时间:2023/12/12 21:35:12

越剧花旦流派之一,由傅全香创立。

傅全香的表演富于激情,以花衫戏见长,唱腔上借鉴了京剧程砚秋及昆曲,评弹的演唱方法,尖团音规范分明,真假嗓结合演唱,润腔华彩,跌宕婉转,富有表现力。

傅全香的嗓音明亮、音域宽广、润腔华彩,且真假嗓结合,曲调跌宕多姿、波澜起伏,表演富于激情,以“花衫”戏见长,善用强烈的外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最擅长于表现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悲剧妇女形象。

重视收放开合与花腔的润色,唱腔美若呖呖莺声,被誉为“金嗓子”,“越剧花腔女高音”,所创立的“傅派”唱腔是越剧花旦中的重要流派。《情探》"行路"一场的唱做念舞,是傅派艺术最具创造性的精品。

傅全香,原名孙泉香,1923年8月30日(农历七月十九)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县(现嵊州市)甘霖镇后庄村。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1933年,她入四季春科班学习花旦,1940年以《恒娘》一剧声誉鹊起,1943年在“四季春”挂头牌,50年代初期,傅全香在《十八相送》和《织锦记》中首开定腔定谱先例,她广泛借鉴京昆和评弹的唱法,在程派“真声假一点,假声真一点”的理论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的特色:嗓音明亮宽广,细腻传神,唱腔俏丽多变,表演富于激情,创立了越剧“傅派”。

2017年4月7日,荣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2017年10月24日12时18分,傅全香同志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4岁。

傅派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情探》中的敫桂英、《李娃传》中的李亚仙、《杜十娘》中的杜十娘、《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人比黄花瘦》中的李清照等。

傅派优秀传人

何英(原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陈飞(绍兴小百花越剧团)、陈艺(浙江越剧团)、陈颖(上海越剧院)、颜恝(即颜佳)(原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陈岚、薛莺、徐涵英、陆梅英、张蓉华、胡佩娣(西安越剧团)、洪芬飞(宁波越剧团)、张腊娇(乐清越剧团)、张金月等。

薛莺(1928年3月2017年11月),女,艺名筱傅全香,1928年3月出生,浙江上人,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家一级演员、越剧名家、全国群英会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浙江越剧团副团长、浙江政协委员、浙江人大代表。

2017年11月2日5点18分,薛莺因病逝世,享年90岁。

胡佩娣,1946年1月出生,浙江宁波人,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原西安市越剧团著名越剧演员,曾任西安市越剧团团长,工花旦,宗傅(全香)派,是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老师的得意门生,为不少傅派弟子指点过唱腔。上海越剧院优秀青年演员盛舒扬是她的学生。胡佩娣唱作俱佳,表演极具感染力,其代表作有:《红梅记》、《红珠女》、《锦楼绮缘》、《问君能有几多愁》等。

洪芬飞女,一级演员。浙江宁波人,1954年9月1日出生。1954年9月1日出生。1970年进入宁波市京剧团学花旦,10年中打下扎实的功底,曾主演阿庆嫂、红嫂、柯湘、白素贞、李铁梅等角。1980年随团改建为宁波市越剧团,转演越剧花旦,唱傅派。

标签: 傅派

更多文章

  • 越剧徐派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徐派

    徐派是徐玉兰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徐玉兰十三岁在家乡浙江新登入“东安剧社”学艺,初习花旦,后学文武老生,唱功、武功都打下扎实基础;1941年12月改演小生,曾先后与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筱丹桂同台。1947年在“丹桂剧团”演出《是我错》时,初显独特唱腔

  • 越剧范派的来历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派

    范派是范瑞娟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范瑞娟十一岁进“龙凤舞台”科班,先学花旦,后改学小生,由于刻苦用功,加上嗓音条件好,很早就显露艺术才华。1938年1月来上海后,广泛吸收各种艺术营养,勤学苦练,练就较为宽厚的音色。在唱腔和表演上,她继承了越剧前辈小生竺素娥的朴实的风格,并博采众

  • 越剧剧目来源和样式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越剧

    越剧自1906年从说唱艺术演变成戏曲后,剧目来源主要三方面:一将原唱书节目变成戏曲形式演出,如《赖婚记》、《珍珠塔》、《双金花》、《懒惰嫂》、《箍桶记》等剧目。二从兄弟剧种中移植,如从新昌高腔移植的有《双狮图》、《仁义缘》、《沉香扇》等剧目,从徽班移植的有《粉妆楼》、《梅花戒》等剧目,从东阳班(婺剧

  • 传统古乐泉州南音简介 泉州南音的价值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音

    泉州南音简介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

  • 中元节晚上能出门吗?中元节有哪些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元节

    元节相信大家都知道,关于中元节的传说和故事有很多,有的人说中元节晚上不能出门,否则会碰到一些东西,那么中元节晚上能出门吗?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中元节晚上能出门吗中元节晚上其实也是可以出门的,但还是应该尽早回家,不要在外逗留太晚。据说,在这段期间,幽冥界的孤魂野鬼都争先恐后地来人间逍遥,

  • 七月半鬼节有什么来历?为什么称七月半为鬼节?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鬼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其实,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中元节,是华人很重视的一个日子,每一年的中元节都会有许许多多普渡祭拜的盛会举行。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中元节,也是佛教的“

  • 入伏吃什么去湿气?入伏喝什么去湿气?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入伏

    虽然入伏后天气会变得更加炎热,但同时我们体内的湿气也会更重,所以入伏后去湿气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入伏吃什么去湿气?入伏吃什么对身体好?接下来跟历史一起了解一下吧。入伏吃什么去湿气薏米红豆粥原料:薏米和红豆按2:1配。做法:把薏米和红豆洗净浸泡一晚。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用猛火煮开,改慢火煮至薏米烂

  • 去湿气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去湿气最好的食物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去湿气

    说到去湿气的好方法,不少人会说吃红豆薏米水是比较好的,确实这样食物是能够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的,但是不太适合胃寒的人喝这个,因此大家知道去湿气最好的方法以及去湿气最好的食物有哪些吗,去湿气吃什么最好,接下来大家就随历史小编一起了解看看~去湿气最好的方法说到去湿气,还得是食疗,去除湿气很彻底。在食疗中首

  • 清朝服饰有何特点?清朝服饰好看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服饰

    清朝男子的服饰分为礼服、吉服、常服和行服.礼服包括朝服、朝冠、朝带、朝珠、端罩、衮服等等.朝冠和朝服是大朝、大祀时穿的。大朝就是朝会.清朝沿袭明代的朝会制度,每逢皇帝继位、大婚、册立皇后和元旦、冬至、以及万寿节(皇帝生日)的日子,皇帝就穿朝服,百官文武也都按品级穿朝服.皇帝的朝服是明黄色,披领及袖

  • 越剧《汉文皇后》剧情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越剧

    汉文皇后,越剧历史剧。张波1982年编剧。潮剧也有此剧目。剧目简介写汉文帝即位不久,册立窦姬为皇后,并找回了与窦姬失散12年的弟弟窦广平。正当姊弟沉浸在团圆欢乐之际,不料广平因幼稚无知,中人奸计,犯下死罪。文帝与窦后情深,对窦广平一案在执法与徇情上犹豫不定。然窦后深明大义,闻知弟弟凶讯虽痛不欲生,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