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天地会的创始人是谁?

天地会的创始人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3 更新时间:2024/1/19 21:57:26

天地会的创始人是谁?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谈及乾隆皇帝的政绩时,少不了“十全武功”,这是指乾隆在位期间,发动的十次大规模战役,其中,就包括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

乾隆起初并不重视这次起义,当获知福建陆路、水师提督两班人马要去平叛时,他很是不屑,因为,在乾隆看来,不过就是一帮匪类上蹿下跳,能蹦跶多久。事实却是打脸的,最后,清廷派出福康安,率军六万(有说十万),多路进攻,才平定了这次起义。

据说,此次平叛花费了一千万两白银,乾隆盛期时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四千万两白银/年,就这样的打仗,国库不耗空才怪。也正是因为这次起义,乾隆惊恐地发现,居然有个秘密组织,在他眼皮子底下存活了这么多年。并且,在大臣提交的总结报告中,还提到了“天地会”。

那么,天地会和这次起义有必然联系么?

很多学者持否定答案,天地会只不过是不知不觉中卷入了这场起义之中罢了。

那么,天地会又是何人在何地创建的呢?

说法各异。

有关创立地点有两个:

一、福建漳州高溪庙、观音亭。

证据:一副对联。

地镇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

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

这不是书中的暗号吗?

二、福建漳州和平县高隐寺。

证据:印章、宝剑、神像、壁龛以及会薄(秘籍)等文物,还有多处遗址。

尤其要提一下会薄所记的内容,高仙寺(关帝庙)就是当年天地会五祖逃难结义之地,而高隐寺是天地会英雄聚集地(有点水浒中忠义堂的意思),这些英雄从高隐寺出发,分赴各地发展天地会。

这个说法倒是和某些历史资料吻合。

话说,康熙初年,西南叛乱,清兵征剿无果,正在清廷犯难之际,莆田少林寺武僧挺身而出,成功地击退了敌军,且事后拒绝了朝廷封赏。少林寺武僧这番不屑功名的态度,被某些人解读后居然认为:这帮和尚有“贰心”,康熙也认同这个观点。

结果就是:莆田少林寺遭了大难,毁于大火,只有五个武僧逃出,他们为了报仇,开始广结天下有识之士。

民间故事中,天地会是郑成功创立的,这说法基本可以先放一边。清史资料中说:天地会是一僧人创立,提喜和尚。还有说:是万五道宗,也就是达宗和尚创立的。如果,天地会创立于康熙年间,那么,提喜和尚只能说是传人,将天地会进一步发扬光大。

高隐寺陆续发现瓷质和木质的十八手观音佛像,每只手都持有法器,有专家解读:这就是“反清复明”的象征,如左边的第一只手手持月亮,右边的第一只手手持太阳,就是“明”字。万五道宗本人相当钟情十八手观音,他创建的寺庙都是以十八手观音为主祀之神的。

所以,是否可以就此定论:天地会就是万五道宗创立,地址就在高隐寺?

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我们再来看看其它佐证。

和平县大溪镇有一个“庄上土楼”,是叶氏后人的聚居地,但叶家人一直称其为“庄上城”。《漳州传统古村落》有一篇《大溪镇庄上村》,其中有一段文字“族谱记载筑楼者名为叶冲汉”。该楼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开始修建,书中说叶冲汉后来加入了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有人就此考证,这个土楼不简单,没准就是当时天地会的城堡。

话说,当年林爽文起义被镇压后,供词中开始出现“天地会”一词,这给朝廷的印象就是,这一组织就是“反清复明”的。事实上,它最初创立时,应该就是一个底层老百姓之间的互助社团。然而,清廷禁止结社(为了禁锢百姓的思想),对任何结社团体都是毫不留情的镇压,之后,天地会并没有在清廷的镇压中消失,反而茁壮成长,并且,有了主动的“反清”意识。天地会主动提出“反清复明”口号,是在嘉庆年间,这应该也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推动的。

嘉庆年间就爆发了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白莲教在民间存在时间相当长,唐、宋年间就有,白莲教徒接受的思想就是“反清复明”,且教众遍及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天地会要发展会员,就得提出贴合民心的口号,它在乾隆年间的口号是“顺天行道”,这口号很是空泛,和史上那些起义并无二样。但即便如此,也不要小看这些口号,这就和现在的企业文化等同,很多人在投简历时,也会看看这个企业和自身的三观是否相同,这就是志同才能道合的道理。

鸦片战争后,天地会发动的武装起义,影响更大。辛亥革命时期,天地会及其分支积极参加和支持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海外的洪门组织,不仅在经费上对革命党人给予大力支持,而且派人直接回国参加革命。但进入民国以后,国内的天地会组织大多成为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或为反动统治阶级反对革命﹑镇压人民的帮凶。海外的洪门组织,则大多数仍继续作为团结华侨的重要纽带而存在,只有少数成了黑社会组织。

现代中国大陆的中国致公党,就是由近代天地会在海外的分支致公堂发展而来。

标签: 天地会

更多文章

  • 古代的县有多大?一般需要多少官员管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句话概括起来就是“郡县治,天下安”。这其中,县作为基层的行政区划,存续时间已有两千多年,与普罗大众联系最为密切,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当然,我们说到县,必然要提县制。县制

  • 古代打尖和吃法有什么区别 打尖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打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古代吃饭这个事情,在电视剧中还是有很多种说法的,毕竟这种情况在每个时期的说法都不一样,就好比说现在,吃早饭,有的地方是叫“过早”。所以在古代自然就有很多不同的叫法,那么打尖和吃饭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打尖和吃法有什么区别

  • 鸿胪寺是做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鸿胪寺

    鸿胪寺,中国古代官署名,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为九寺之一,唐代中央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政令仰承尚书省礼部。名称由来《明史.职官志三》:“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外

  • 中国的历代名相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名相

    中国有史以来,名公巨卿,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然而能载誉青史,众口相传,妇孺皆知者,寥寥无几。当然,并非每一人都会追求身后之名,或许应该说,相比于实实在在的权势和享受,大多数人对于身后虚名,其实是无所谓的。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奋斗于仕途的生命短暂的人们,也有少数幸运人士,成为了标志性人物,让后人难

  • 古代四大才女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四大才女

    相比古代四大才女,可能各位更熟悉古代四大美女。其实四大才女也很美,而且还有才,所以也是让无数后人感到向往,心生敬仰之情。这四大才女按年代分别是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儿和李清照,在历史上都是十分有名的人物,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她们的事迹。如果不太了解的话,可以趁此机会看看关于她们的生平故事,说

  • 王昭君一生嫁了几次 王昭君丈夫分别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王昭君

    说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她可是有“落雁”之称的。尤其是关于她的这个“昭君出塞”故事,可是流传千古啊。因为她一个人,就维护了汉族和匈奴之间的关系!那么王昭君一生是嫁了几次呢?分别都是嫁给的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 七一勋章的产生方式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七一勋章

    七一勋章,中共中央用于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以中共中央名义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奖项历程201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2015年

  • 和乾隆帝一起入皇陵的妃子有几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帝

    《如懿传》热播,剧中讲述乾隆与诸位后妃故事,着中描绘乾隆与其继后乌拉那拉氏。其实历史上乾隆最恨的后妃就是乌拉那拉氏,在乌拉那拉氏死后未给她谥号也没让她葬入帝陵,就随便丢在妃陵。乾隆皇帝一生七十多后妃,最后也就有无位后妃与其同葬。可以看出最终有资格和乾隆皇帝一起随葬才是他最爱的人,而不是《如懿传》中

  • 吕母为什么起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母

    吕母(?18年),姓名不详,吕育之母,琅琊郡海曲县(今山东省日照市)人。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领导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吕母作为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点燃反抗王莽反动统治的火炬,率领大军打破县城,杀死贪官。天凤五年(公元18年),因病去世,起义军归附“赤眉军&r

  • 古代什么时候有户口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户口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传统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此后,经过三国至南北朝的整顿,到隋唐时期日趋完备和周密。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