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玉器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介绍

玉器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132 更新时间:2024/1/6 23:41:09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中国玉器,历经朝代更迭,代代相传。中国玉器化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呢?

中国是世界上的产玉大国,因玉代表着美丽、富足和永恒,历来被国人所喜爱。中国人对玉的喜爱与崇拜,促成了玉器艺术在中国的早熟与巨大成就。在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史上,玉器艺术一直是一个奇葩,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自玉器问世以后,它就和整个社会历史的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中国有着8000年的用玉历史,3000年的玉器研究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尊玉、爱玉的民族心理。玉的神化和灵物概念、特殊权力都根植于此。玉文化本身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内涵丰富而又深厚的礼玉文化,始终贯穿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

起源

早在8000年前裴岗文化时期,就有玉器了。裴李岗文化的贾湖遗址出土了许多绿松石小型饰物和玉兵器等。在陕西南郑龙岗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墓地中,曾发现24件玉器,淅川下岗遗址也出土了少量仰韶文化的玉环和玉石坠饰。

这些玉器种类较杂,且与石质生产工具共出,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上,很可能只是把玉器作为较精美耐用的生产工具看待,并未赋予其特别含义。

新石器时期,玉璇玑是这一时期龙山文化典型的玉器,此类玉器有用途,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璇玑一词初见于《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成了人们猜测“璇玑”功用的一种依据。据《赏玉与琢玉》一书载:“璇玑:器形如壁,外形等距顺外出3个、4个或6个尖角。

发展

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玉器艺术的成长期,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首先是神权和礼仪特征,玉器在品种、数量、使用范围上更加丰富,在祭祀、丧葬和礼仪的运用上更加规范。其次是商周时期生活实用玉器大量涌现,开拓了实用玉器的先河。再次装饰器是商周玉器的大宗,这些装饰品既有美观作用,有些还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玉器的创作手法也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改革。在玉器制作过程中,夏商周由于对于人类社会的崇拜,在玉器制作底部尽可能地夸大局部。这个时候的玉器特点不要求形状非常类似,而是希望以一种类似于国画写意的手法突出玉器创作的神韵。

在玉器制作的过程中,人们在此时表达的是一种更加真实和天然的玉器创作手法、

周王朝是当时集玉器创作的大成,结合了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习俗,即祭祀活动,古代周王朝的玉器创作在这个时候相关的礼仪发展有了很密切的联系。

《周礼》中这样说道:“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六器:即“鑒、琮、圭、璋、琥、璜”。“璧”为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琮"为外边八角,中间圆形的玉;“圭"为长条形,上尖下方,亦有平头的玉璋为形状如圭,两头带尖,或有上端斜边的玉“琥"为弧形,雕成虎形的玉,“璜"则为弧形,一般雕成龙形、鱼形的玉。

古人的方位顺序为天、地、东、南、西、北,所以《周礼》中这样规定:“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过去,春秋战国常被人并列提及,但这是两个有时间差异的时期,表现在玉作上,当然有工艺、纹饰差异。早期为阴线双钩细虺龙纹,稍后隐地浮起,为夹杂粗扭丝纹的宽线虺龙纹。再后虺龙纹缩化,隐藏衍变为以云纹、谷纹细小扭丝纹相杂的抽象虺龙纹,只具其意而失形最后甚至意也消失了。这时的纹饰还有云纹、谷纹.鳞纹、绚索纹、扭丝纹等。

春秋玉器早期有一些圆雕作品,但整个时代以片状器为多,早期多单面饰,晚期以双面饰为大宗。

这一时期玉器作为天子分封诸侯的信物。

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儒家兴起,儒家提倡君子如玉。在儒学重视美玉的背后,不难发现,儒学有意赋予美玉以深刻的内涵,特别是孔子关于玉有德的论述,更是将儒学与美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儒学借玉器为载体,实现了完美的阐述与道德说教。由此,玉器成为儒家思想传承的介体,更成为儒学道德说教的完美利器。

东汉末,由于玄学的兴起及统治者对儒的冷淡使其发展得以抑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则呈现了全面衰退的局面,受其影响,玉器的发展也变得缓慢。

魏晋南北朝,随着儒学的衰退,玉器的质与量亦呈现衰落的势态。佛教与道教的兴起,呈现出与儒学相争之态,亦影响了玉器的发展。特别是道教信奉老庄之学,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玉器恰恰在此时被人们视为盘中餐,食玉成为一时之风气。

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那种包容万物的气势,不仅铸造了灿烂辉煌、举世瞩目的唐文化,而且单从玉器的角度来看,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唐代玉器的品种式样几乎是全新的,即使名称仍如前期,但形式也是各不相同,作用也较单纯,多数与实用和佩戴有关。汉魏时期曾有回光返照的礼器和盛极一时的葬玉几已消失。所见者主要有作佩饰用的玉簪(或玉簪头),玉梳(或玉梳背),玉镯、玉带板,玉人神仙佛以及作实用的玉杯等实用器具。

中国玉器发展至宋代又进入了一个灿烂的阶段。它以中国传统纹饰和自然写实为主,更加细致地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美的情趣,描写生活中美的动态。

此时的艺术作品,没有过分的矫揉造作,比较接近现实。同时也比较讲究细腻纯洁、意境高雅的文人格调,给人一种清新舒畅、自然恬静的含蓄美。摆脱了礼制的束缚,完成了向世俗化、生活日用化的转型,与当时的绘画、雕塑工艺同步发展。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

两宋玉器制作规模扩大,在皇宫里设制玉作所,民间出现大量玉器作坊,使玉器从官廷内院走入民间。宋代玉礼器大减,雕刻玉器以人为本,以人为用。玩味盛浓,民俗味道增加,工艺写实,贴近自然。

玉器发展到金元时期,题材与风格均发生了明显的创新与转变。在继承宋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较多的融入了本民族生活与文化的典型特征,体现了中原传统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和相互渗透,反映了金元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与传承、发扬,以及民族融合与一统。

元代玉器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变化不甚明显。但与宋代玉器纤细秀丽的风格迥然不同,元代玉器比较讲究作品的气韵和粗放性,不求具体描绘,不讲究细部的刻画,颇具元人健壮豪迈的气魄。

明清时期的玉器较为注重技巧,而非神韵。玉器发展已经从五代十国、宋、元时期讲究神韵,有一定的迷信思想体现,转变到精雕细琢、以材定型,以型喻美,通过玉器材料的特点来追求玉的特有之美,体现吉祥如意,如清慈禧太后非常喜欢的翡翠西瓜,就是从选材入手,突出玉器的创意,借助玉石材质的特点呈现出栩栩如生的西瓜。

标签: 玉器

更多文章

  • 古代有哪十大不务正业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

    高纬喜欢音乐高纬喜欢音乐几近痴迷,常自己填词作曲,抱了琵琶,自弹自唱。每到情浓兴处,还要招呼来上百名太监、奴婢,站好队,分声部地伴唱和唱。场面之恢弘,不逊于悉尼大剧院的音乐专场,火爆程度不输于时下的“超男超女”,堪称“乐队组合”的开山鼻祖。假如走噱定

  • 古代学生有假期吗?假期的分类有哪几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

    说到古代假期,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古代学生有寒暑假吗?拿到放假通知书,家中熊孩子看到上面的放假日期,大呼:“怎么才放一个月?也太少了吧!”没有办法,我只能告诉他,能放一个月已经非常幸福了,要知道,古代可是没有寒暑假的。古代的假期有三种。第一种是旬假。什么是旬假?就是每隔十天都

  • 天地会的创始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天地会

    天地会的创始人是谁?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谈及乾隆皇帝的政绩时,少不了“十全武功”,这是指乾隆在位期间,发动的十次大规模战役,其中,就包括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乾隆起初并不重视这次起义,当获知福建陆路、水师提督两班人马要去平叛时,他很是不屑,因为,在乾隆

  • 古代的县有多大?一般需要多少官员管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句话概括起来就是“郡县治,天下安”。这其中,县作为基层的行政区划,存续时间已有两千多年,与普罗大众联系最为密切,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当然,我们说到县,必然要提县制。县制

  • 古代打尖和吃法有什么区别 打尖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打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古代吃饭这个事情,在电视剧中还是有很多种说法的,毕竟这种情况在每个时期的说法都不一样,就好比说现在,吃早饭,有的地方是叫“过早”。所以在古代自然就有很多不同的叫法,那么打尖和吃饭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打尖和吃法有什么区别

  • 鸿胪寺是做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鸿胪寺

    鸿胪寺,中国古代官署名,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为九寺之一,唐代中央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政令仰承尚书省礼部。名称由来《明史.职官志三》:“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外

  • 中国的历代名相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名相

    中国有史以来,名公巨卿,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然而能载誉青史,众口相传,妇孺皆知者,寥寥无几。当然,并非每一人都会追求身后之名,或许应该说,相比于实实在在的权势和享受,大多数人对于身后虚名,其实是无所谓的。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奋斗于仕途的生命短暂的人们,也有少数幸运人士,成为了标志性人物,让后人难

  • 古代四大才女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四大才女

    相比古代四大才女,可能各位更熟悉古代四大美女。其实四大才女也很美,而且还有才,所以也是让无数后人感到向往,心生敬仰之情。这四大才女按年代分别是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儿和李清照,在历史上都是十分有名的人物,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她们的事迹。如果不太了解的话,可以趁此机会看看关于她们的生平故事,说

  • 王昭君一生嫁了几次 王昭君丈夫分别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王昭君

    说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她可是有“落雁”之称的。尤其是关于她的这个“昭君出塞”故事,可是流传千古啊。因为她一个人,就维护了汉族和匈奴之间的关系!那么王昭君一生是嫁了几次呢?分别都是嫁给的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 七一勋章的产生方式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七一勋章

    七一勋章,中共中央用于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以中共中央名义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奖项历程201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