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军粮都有什么 军粮一般能存多久

古代军粮都有什么 军粮一般能存多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9 更新时间:2024/1/24 6:11:33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一般行军打仗都会自带军粮,而且如果有人克扣军粮的话会被定很严重的罪。那么在古代,军粮里面都有什么呢?这些军粮一般都能存放多久呢?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古代军粮都有什么

秦汉虽然合在一起,但其实秦和西汉早期军队吃的东西和战国时代比较接近。当然,别纠结这些,主要来说说整个汉朝时,军队口粮出现的变化。

当时的普通百姓吃的主要是以小麦、粟、稻做成的米饭,和今天的有些不同,外加食盐、蔬菜、肉蛋。普通人一天可以吃两顿,贵族吃三顿,皇帝吃四顿。军队是由普通人组成的,所以,军队里一般也是吃两顿。

汉军中主要的干粮有两种,分别被称为粕和糗。就是将米、麦、高粱等谷物炒熟,然后捣碎以便于携带,和后世的炒米、炒面差不多,吃的时候就是抓一把干粮,就着热水往下送。条件比较好的军队,还会提供一些咸菜干之类的东西。

汉朝时的烹饪方法和前朝没什么区别,也喜欢将粮食、蔬菜、盐混在一起熬成稠粥。其实吧,在宋以前,华夏族和汉族都是这样吃饭的。但汉朝军队相比以前又出现了一个新变化,就是干粮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当时的干粮是将食物煮熟,晒干做成的。在需要食用时,用开水泡好即可。

另外,汉朝出现了豆腐,汉末的三国时期,在四川出现了馒头(很惊讶,为啥不是出现在北方)。

古代军粮最残酷的就是吃人。东汉末年,袁绍围困东武阳,城内粮食断绝,从老鼠到马鞍都吃光了。最后守将臧洪亲自杀死自己的爱妾,以食兵将。这还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到了前秦苻坚时期,在长安的一次战斗,守军斩首了1800名突入城内的敌军,随后这些敌军的尸首就成为军粮。军官们也把这些人肉带回家给自己的妻子食用。

2、军粮一般能存多久

2.1、肉食

2天1周。鱼、牛肉、猪肉和禽肉等新鲜肉食冷藏时间不要超过两天。肉末买回家后,应尽快做成食品。熟肉冷藏时间稍长些,但是最好一周内吃完。熟猪排应该在三天内吃完,非冷冻的火腿、熏肉或腊肉的保质期最多1周。

2.2、调味品

3个月1年。番茄酱保质期为812个月;蛋黄酱可保存6个月;调味品可在冰箱中保质1年;芥末在冰箱中可保质8个月。沙拉酱可储存9个月;酱油开后最好3个月用完;黄油可冷藏1年不变质;果酱保质期一般为1年。

2.3、煮熟的蔬菜和谷类

37天。蔬菜煮熟后保质期更短,熟的西兰花放入冰箱别超过三天。米饭、高汤及剩菜在冰箱中放置时间不可超过一周。

2.4、酒类

3天10年。啤酒冷藏可保质3个月,常温下最好别超过1个月。红葡萄酒在阴暗凉爽处可储藏几十年,但是一旦开启,葡萄酒最好放入冰箱储存。朗姆酒、杜松子酒、伏特加、威士忌和白兰地则没有保质期限制。

2.5、罐头食品

12年。如果在阴凉干燥处保存,罐头食品保质期一般为1年,有些时间更长些。罐装食品打开后,如果发出酸味,应立即扔掉。如果罐子鼓起,就表示已经变质了。

2.6、冷冻食品

1个月1年。冷冻食品并非可无限期保质。冰激凌和雪糕保质期为1个月。全鸡冷冻,保质期可达1年。冷冻蔬菜和冷冻面包保质期为3个月,牛肉末冷冻保质期为4个月,鸡胸和鸡翅等可冷冻保鲜9个月。

标签: 军粮

更多文章

  • 太子一般自称什么 太子是怎么称呼自己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子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太子的事情,这其中就有人问了,话说这个太子一般都自己叫自己什么呢?因为皇上一般称自己为“朕”,王爷也称“孤”,那么这个太子也应该有自己的一些叫法的,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1、对皇帝、皇后、太后。太子

  • 五一劳动节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五一劳动节

    说到这个五一劳动节,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节日就是来放假的,很少有人会知道这个劳动节是怎么来的,以及这个节日的意义。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五一劳动节的来历,以及它的意义在哪。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五一劳动节怎么来的“五一劳动节”来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全

  • 交子的正式发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交子

    有宋一朝虽然积弱,但绝不积贫,此时的中华文明不但在科学技术方面达到了古代中国的顶点,还在中国人一直不擅长的金融领域登峰造极,其结晶就是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益州官府经过充足的准备,开始发行世界上第一种由公权力担保的纸币:交子。实际上,此时的益州社会早就习惯了用纸

  • 古代真的有两三米高的人吗 古代人身高大部分都是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古代人的身高一直都是一个谜,有的地方记载的是他们竟然有两三米高,这放到现在的话基本上就是一个“巨人”了。那么在古代真的有这么高的人吗?古代人的身高大部分都是多少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真的有两三米高的人吗先秦时期各国各有各的衡量标准,

  • 都统和提督哪个权力大 都统和提督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都统

    清宫剧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都统”和“提督”这两个官职。很多朋友们在面对这两种官员的时候会搞不清楚两者之间的去别到底在哪,哪个的级别更高一些。那么接下来吾爱诗经网就这个问题,梳理了解一下史料之后来给大家具体讲一讲,都统和提督的区

  • 成吉思汗账下四獒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吉思汗

    蒙古四獒的介绍蒙古四獒是四个人物,蒙古四獒分别为蒙古军大将:速不台、者勒蔑、哲别、忽必来四人。四人因为勇猛忠心被称为“蒙古四獒”,意思为蒙古军中像凶猛而忠诚的猎犬的四位先锋。蒙古四獒之一速不台速不台:(1176~1248)蒙古军大将。兀良哈部人。早年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

  • 曹魏的五大骠骑将军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骠骑将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提到武将的官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将军。不过,大将军作为武将的最高官职,自然是万中无一的存在。在汉末三国时期,仅次于大将军的武将官职,就是骠骑将军。骠骑将军,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为之,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东汉沿置后,有时加“大&rdquo

  • 固伦恪靖公主嫁给了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固伦恪靖公主

    联姻在古代是一种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与外族、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在古代封建社会中,联姻是许多统治者都喜爱的维持政治稳定与国家和平的一种方式,历朝历代都有这种现象。在清朝时期,作为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有着这种现象的,在清朝统治时期,清政府为了保持与蒙古族交好的关系,也采取了联姻的

  • “杖刑”的历史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杖刑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古时并列为四大文学,清初至乾隆时期,小说发展进入了巅峰期,各种文体层出不穷,不过多以揭露官场黑暗文体为主,比如《儒林外史》,其中范进中举是家喻户晓。清末时期的小说更是多以批判黑暗的官场为主,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他还写了一部《活地狱》,这其中就关

  • 国子监的历史起源及职能介绍 祭酒是个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子监,祭酒

    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序:“朗陵公何敬祖,咸之从内兄,国子祭酒王武子,咸从姑之外孙也。”西晋以来设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机构)最高级主管。相当于校长或教育部长(因为当时国子监为最高教育机构)。清光绪三十二年,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