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魏的五大骠骑将军分别是谁?

曹魏的五大骠骑将军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64 更新时间:2023/12/23 12:13:14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提到武将的官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将军。不过,大将军作为武将的最高官职,自然是万中无一的存在。在汉末三国时期,仅次于大将军的武将官职,就是骠骑将军。骠骑将军,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为之,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东汉沿置后,有时加“大”,可称“骠骑大将军”。骠骑将军为二品或从一品,一般低于大将军,(西汉霍去病任骠骑将军,俸禄与大将军等)。在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这三国都设立了骠骑将军一职,比如马超曾是蜀汉的骠骑将军,东吴孙权曾被曹操封为骠骑将军等。其中,就曹魏来说,历史上出了五位骠骑将军:一位救了曹操一命,一位篡夺了曹魏大权!

一、曹洪

曹洪(?-232年),字子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曹洪早年随曹操起兵讨伐董卓。荥阳兵败,舍命献马,救驾于危难,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曹洪曾经救了曹操一命。在讨伐董卓之后,曹洪随军征伐四方,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官渡之战时,留守本阵,击退张郃、高览的猛攻。汉中之战时,抵御刘备,破斩吴兰、任夔,逼退张飞与马超。

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继位,曹洪出任骠骑将军,从而成为曹魏第一位骠骑将军。不过,因为曾经得罪曹丕等缘故,曹洪一度被曹丕关押起来。在这个时候,由于得到卞太后的求情,曹洪得以免死贬为庶民。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出任后将军,受封乐城县侯,累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232年),曹洪,谥号为恭。正始四年(243年),配享魏武帝(曹操)庙庭。

二、赵俨

赵俨(171~245年),字伯然,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名臣。对于赵俨来说,和荀彧等人一样,都是出自颍川地区的谋士。赵俨熟读经史,精明强干。建安二年,投靠大将军曹操之后,起家朗陵县令,历任司空府掾、司空主薄、都督护军、扶风太守等职。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历任魏国侍中、驸马都尉、河东太守、典农中郎将、度支尚书,封宜土亭侯。公元226年(黄初七年),曹丕驾崩后,曹叡即位,晋封赵俨为都乡侯,食邑六百户。

公元243年(正始四年),赵俨因年老多病请求返回京师。于是被征召为骠骑将军,升任司空。公元245年(正始六年),赵俨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穆侯,其子赵亭继承爵位。值得注意的是,在赵俨去世后,司马师兄弟参加葬礼,座上的客人有数百人,而夏侯玄晚到,所有客人都越席来迎接他,司马师因此而厌恶夏侯玄。

三、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十一月,曹丕登皇帝位,史称魏文帝。曹丕登基后,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重。临终时,令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曹叡即位,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治石阳县,即今武汉黄陂西南)。司马懿击退了孙权,又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张霸,斩首千余级。十二月,司马懿升任骠骑将军。

当然,对于司马懿来说,骠骑将军不是自己最后的官职,后来因为抵挡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北伐,司马懿又晋升为大将军、太尉等官职。曹芳即位之后,司马懿晋升为太傅,并在公元249年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从而篡夺了曹魏大权。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司马昭继续执掌曹魏大权,而司马炎则取代了曹魏王朝,建立了西晋王朝。

四、诸葛诞

诸葛诞(?-258年),字公休,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在淮南三叛时期,诸葛诞占据先机,屡立战功,因此得到朝廷重视,获封高平侯,迁征东大将军一职。不过,司马氏的狠辣手段也让诸葛诞心不自安。甘露二年(257年),朝廷升任诸葛诞为司空,并令其入朝述职。诸葛诞认为司马昭想解除他的兵权,遂起兵作乱,并与东吴达成合作意向。在此背景下,东吴“以诞为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寿春侯”。只可惜此后司马昭亲自率军前来征讨,诸葛诞寡不敌众,战死沙场。

对于诸葛诞来说,骠骑将军这一官职,实际上是东吴册封的,也即当时的诸葛诞,只能接受这一册封,从而换来东吴大军的支持。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尽管和东吴里应外合,诸葛诞还是败给了司马昭。在诸葛诞兵败被杀后,曹魏内部的反叛势力,自然被司马懿家族清除了,这为西晋取代曹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王昶

王昶(2世纪-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在三国时期,王昶出身太原王氏,少有名气,进入曹丕幕府,授太子文学。曹丕即位后,拜散骑侍郎,迁兖州刺史,撰写《治论》、《兵书》,作为朝廷提供参考。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升任扬烈将军,封关内侯。齐王曹芳即位,迁徐州刺史,拜征南将军。太傅司马懿掌权后,深得器重,奏请伐吴,在江陵取得重大胜利,升任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京陵侯。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爆发后,王昶所在的太原王氏,是支持司马懿的,至少没有帮助大将军曹爽。

正元年间(255年),王昶参与平定“淮南三乱”有功。因此,王昶获得了司马昭等人的封赏,从而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守司空。甘露四年(259年),骠骑大将军王昶去世,赠司徒,谥号为穆。对于王昶来说,他不仅是曹魏最后一位骠骑将军,也是曹魏后期的名将。在他去世后,曹魏尽管还有钟会、邓艾等名将,却没有人再担任骠骑将军这一官职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骠骑将军

更多文章

  • 固伦恪靖公主嫁给了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固伦恪靖公主

    联姻在古代是一种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与外族、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在古代封建社会中,联姻是许多统治者都喜爱的维持政治稳定与国家和平的一种方式,历朝历代都有这种现象。在清朝时期,作为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有着这种现象的,在清朝统治时期,清政府为了保持与蒙古族交好的关系,也采取了联姻的

  • “杖刑”的历史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杖刑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古时并列为四大文学,清初至乾隆时期,小说发展进入了巅峰期,各种文体层出不穷,不过多以揭露官场黑暗文体为主,比如《儒林外史》,其中范进中举是家喻户晓。清末时期的小说更是多以批判黑暗的官场为主,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他还写了一部《活地狱》,这其中就关

  • 国子监的历史起源及职能介绍 祭酒是个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子监,祭酒

    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序:“朗陵公何敬祖,咸之从内兄,国子祭酒王武子,咸从姑之外孙也。”西晋以来设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机构)最高级主管。相当于校长或教育部长(因为当时国子监为最高教育机构)。清光绪三十二年,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ld

  • 古代武将头盔上的枪尖是干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武将

    在我们现代的生活当中,战争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我们也早已经习惯了没有威胁的和平时代。但是在我国历史源远流长的过程中,战争基本是历朝历代最“普遍”的现状。内有起义军、外有倭寇匈奴的情况层出不穷,这也使得在冷兵器时代的古人们对于装备的作用非常看重。古人们对于战争当中使用的进攻型

  • 荀子有哪些弟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荀子除了将自己的思想著成《荀子》,他还重新整理了《诗经》、《春秋》、《易》等经典古籍。荀子的思想理论非常重视教育,反对各种迷信说法,在2000多年前,有人能有这样的认识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时,荀子还培育出了不少厉害的弟子,下面就来介绍下其中的六位。1、荀子俗话说

  • 衣裳中裳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裳

    说到衣裳两个字不知道大家理解多少,小编反正的理解就是穿的衣服呗,但是其实不仅仅如此哦,真正的衣裳还是有很多很多说法的,衣裳的意思不仅仅如此,那么衣裳具体指什么呢?衣裳中的裳又指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揭秘分析看看吧。1、衣裳中裳指什么衣裳中裳指的是:裙子。并不是裤子,所以大家不要搞错了。重要的事

  • 隋唐时期尚书省的主要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尚书省

    尚书省,为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隋唐对三省加以厘定,形成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三省制,尚书省也最终发展成形。尚书省是我国古代的官僚机构之一,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

  • 隋唐时期门下省的主要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门下省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的三省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西晋。门下省一般设有:侍中二人,正三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

  • 隋唐时期中书省的主要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书省

    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曹魏改称中书监,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三省六部制),为中央最高政府机关。唐宋以中书令为长官,任首席宰相;以中书侍郎为副长官,为固定编制的宰相;以

  • 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能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中国古代的官制制度,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完善于唐,宋辽沿用。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决策、审核和执行),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职责1、中书省主要负责起草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制敕。制敕作为一类特别的行政、政令文书,体现了皇帝在国家政务处理中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