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都统和提督哪个权力大 都统和提督区别

都统和提督哪个权力大 都统和提督区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212 更新时间:2024/2/3 18:43:36

清宫剧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都统”和“提督”这两个官职。很多朋友们在面对这两种官员的时候会搞不清楚两者之间的去别到底在哪,哪个的级别更高一些。那么接下来吾爱诗经网就这个问题,梳理了解一下史料之后来给大家具体讲一讲,都统和提督的区别。

1、先来说一下都统

都统这个名称的诞生源于皇太极时期,在此之前它有另一个名字固山额真。努尔哈赤建立八旗时,将满洲兵丁隶属不同的“牛录”,牛录也就成了八旗最基层的组织单位,每个牛录的人数为300人,设牛录额真一名(皇太极时期改为佐领)。

牛录之上是甲喇,五个牛录编为一个甲喇,设甲喇额真一名(皇太极时期改为参领);五个甲喇为一个固山,设固山额真一名,即后来的都统。努尔哈赤时期,由于只有满洲八旗,且人数不多,因此固山额真一般都是由贝勒们担任,这个时期的固山额真,也就是八旗的旗主。

皇太极继位后,在满族八旗的基础上,增设蒙古、汉军八旗,编制等同满洲八旗。固山额真从原来的8个增加为24个,因此这个时期担任固山额真的就不一定是宗室贝勒,也有一些异姓功臣。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固山额真(后面都以都统称之)在这个时期权力最大,享有议政、参政之权。

到了康熙时期,为了分散八旗宗室王公的权势,以皇子们统领下五旗,并分派大臣兼领都统之职。这个时候,都统不再是纯粹的武官,很多都是以内阁大学士、议政大臣兼任。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康熙时期,八旗驻防地方的制度已趋完善。朝廷在各省设立八旗驻防军,八旗驻防的最高长官为将军(正一品)、都统(从一品),这个都统的概念就不是某一旗的统帅,而是驻军的最高统领,因此在称呼上使用“八旗驻防都统”。

乾隆继位后,官制改动较大,将原来的驻防将军降为从一品,和都统的地位等同。从这个时期开始,在京八旗都统的地位也随之降低,原先的八旗各旗的都统基本上就是头衔,没有多少的实际权力。

比如乾隆朝的阿桂就曾担任蒙古镶蓝旗都统、汉军镶黄旗都统,但这个头衔比起首席军机大臣、大学士来讲,无疑就是个锦上添花的差事。再如和珅担任过正蓝旗满族都统、镶黄旗满族都统,这与他的其他要职比起来,也不值一提。

当然,担任在京八旗都统的更多是一些闲散宗室王公,这些人大多没有实际的差事,无非就是到衙门点卯上班,支取俸禄而已。

唯一有实权的就是驻防八旗都统,大清在全国共设立了十四个将军,分别是: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绥远城将军、江宁将军、福州将军、杭州将军、荆州将军、西安将军、宁夏将军、伊犁将军、成都将军、广州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设都统的只有两个地方,即直隶张家口都统、热河都统。

2、再来说一下提督

清入关后,将明代的降军编为绿营,成为国家的正规军。绿营的最高长官为提督,在清初时期,提督的权力还是很大的,或协助八旗作战,或单独作战,享有较高的指挥权。

到了康熙时期,国家承平,绿营不再是国家的主力作战军队,而是成了各省的地方武装。从这个时期开始,绿营则称呼“各省绿营”,各省提督虽然为从一品的高官,实际上形同虚设,甚至处处要仰总督、巡抚的鼻息,没有任何的自主权。

不过提督和上面提到的都统一样,也有一些特殊的设置。比如水师提督、九门提督、丰台大营提督,这几个提督和各省绿营提督不同,尤其是九门提督和丰台大营提督,都是最受皇帝信任的旗人才能担任,且都是事关京师安危的要职。

自乾隆以后,不管是八旗都统还是绿营提督,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大多没有军政实权。但是清代向来视八旗为亲生儿子,所以都统虽然品级和提督是一样的,但从政治地位上来说,又明显高于提督。

一般情况下,八旗都统的晋升空间更大,在京可以升任部院尚书,甚至是大学士、军机大臣。在外可以晋升总督、巡抚一类的封疆大吏。

而提督的晋升空间几乎就被堵死了,很少有人能够升任总督、巡抚一类的实权官。这一点在晚清时期尤为明显,比如湘军、淮军集团中,那些以战功出身的将领,最高也就到提督这个级别。

有人对此会有疑问,比如曾国荃刘铭传不都是行伍出身,最后都做到了巡抚、总督了吗。其实这也是小概率事件,事实上,湘、淮军集团中,不是进士、举人出身的将领,能够做到这个级别的,也仅仅就这两人而已。要知道,湘、淮军中,行伍出身的提督总数有数百人之多。

标签: 都统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账下四獒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吉思汗

    蒙古四獒的介绍蒙古四獒是四个人物,蒙古四獒分别为蒙古军大将:速不台、者勒蔑、哲别、忽必来四人。四人因为勇猛忠心被称为“蒙古四獒”,意思为蒙古军中像凶猛而忠诚的猎犬的四位先锋。蒙古四獒之一速不台速不台:(1176~1248)蒙古军大将。兀良哈部人。早年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

  • 曹魏的五大骠骑将军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骠骑将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提到武将的官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将军。不过,大将军作为武将的最高官职,自然是万中无一的存在。在汉末三国时期,仅次于大将军的武将官职,就是骠骑将军。骠骑将军,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为之,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东汉沿置后,有时加“大&rdquo

  • 固伦恪靖公主嫁给了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固伦恪靖公主

    联姻在古代是一种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与外族、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在古代封建社会中,联姻是许多统治者都喜爱的维持政治稳定与国家和平的一种方式,历朝历代都有这种现象。在清朝时期,作为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有着这种现象的,在清朝统治时期,清政府为了保持与蒙古族交好的关系,也采取了联姻的

  • “杖刑”的历史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杖刑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古时并列为四大文学,清初至乾隆时期,小说发展进入了巅峰期,各种文体层出不穷,不过多以揭露官场黑暗文体为主,比如《儒林外史》,其中范进中举是家喻户晓。清末时期的小说更是多以批判黑暗的官场为主,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他还写了一部《活地狱》,这其中就关

  • 国子监的历史起源及职能介绍 祭酒是个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子监,祭酒

    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序:“朗陵公何敬祖,咸之从内兄,国子祭酒王武子,咸从姑之外孙也。”西晋以来设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机构)最高级主管。相当于校长或教育部长(因为当时国子监为最高教育机构)。清光绪三十二年,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ld

  • 古代武将头盔上的枪尖是干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武将

    在我们现代的生活当中,战争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我们也早已经习惯了没有威胁的和平时代。但是在我国历史源远流长的过程中,战争基本是历朝历代最“普遍”的现状。内有起义军、外有倭寇匈奴的情况层出不穷,这也使得在冷兵器时代的古人们对于装备的作用非常看重。古人们对于战争当中使用的进攻型

  • 荀子有哪些弟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荀子除了将自己的思想著成《荀子》,他还重新整理了《诗经》、《春秋》、《易》等经典古籍。荀子的思想理论非常重视教育,反对各种迷信说法,在2000多年前,有人能有这样的认识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时,荀子还培育出了不少厉害的弟子,下面就来介绍下其中的六位。1、荀子俗话说

  • 衣裳中裳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裳

    说到衣裳两个字不知道大家理解多少,小编反正的理解就是穿的衣服呗,但是其实不仅仅如此哦,真正的衣裳还是有很多很多说法的,衣裳的意思不仅仅如此,那么衣裳具体指什么呢?衣裳中的裳又指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揭秘分析看看吧。1、衣裳中裳指什么衣裳中裳指的是:裙子。并不是裤子,所以大家不要搞错了。重要的事

  • 隋唐时期尚书省的主要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尚书省

    尚书省,为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隋唐对三省加以厘定,形成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三省制,尚书省也最终发展成形。尚书省是我国古代的官僚机构之一,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

  • 隋唐时期门下省的主要职权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门下省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的三省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西晋。门下省一般设有:侍中二人,正三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