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苏杭丝绸介绍?

苏杭丝绸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77 更新时间:2024/3/6 6:40:09

杭州丝绸

浙江省杭州市特产

杭州丝绸,浙江省杭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杭州丝绸,质轻。柔软,色彩美丽,在中国传统丝织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

2011年9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杭州丝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1994年什么在杭州宣告成功?

1994年杭州中国丝绸城首次赴京举办大型丝绸展销会以来,丝绸城以“弘扬丝绸化,兴杭州丝绸”为宗旨,以“流动市场”为载体,多次组织丝绸集团军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办展,每到一处都引起轰动并获得极大成功。今年上半年,丝绸城组织、参与的大连、郑州、北京等6次丝绸展,参展企业近200家,参展人次有50万人,成交额达1.2亿元。

杭州中国丝绸城的介绍:

然而竞争对手的数据却让杭州中国丝绸城相形见绌。中国纺织网的数据显示,位于江苏盛泽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仅在今年1至4月间,交易额就已高达152.03亿元,同比增长7.96%,数倍于杭州中国丝绸城去年全年的销售额。另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东方丝绸市场今年上半年商品交易额达到236亿元,市场资金流入量794亿元,新增经营户520家——接近杭州中国丝绸城目前的经营户总数。素有丝绸之府之称的杭州旅游城市中心,创办于1987年11月,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600家丝绸企业进城营业,经营各种真丝面料、丝绸服装、丝织工艺品、围巾、领带、丝绸原料及各类纺织品,产品辐射全国城乡,远销欧、美、港、台及东南亚地区,先后荣获“中国行业一百强”、“规范化文明达标市场”、“质量信得过专业市场”、“质量管理先进专业市场”、“物价信得过市场”等荣誉,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丝绸专业批发、零售市场,并被原国家国内贸易局列为重点联系批发市场。丝绸城古承钱塘蚕桑之盛,远自清朝时期就有丝绸作坊云集于此,今得江浙富庶之利,鹤立全国同类市场之首。十四年来,丝绸城立足“弘扬丝绸文化,塑造天堂形象”这一主题,坚持“以质兴市、促进流通、服务群众”的办场宗旨,具有完善的管理机构管理体制,注重固定市场的培育管理、流动市场的探索发展、信息市场的网络拓展,使丝绸城声名远播,博得了国内外游客、商客的青睐,已有杭州是“半为西湖、半为绸”的美誉。被誉为人间丝绸百花园的丝绸城并未满足于现状,追求新的目标,再创世纪辉煌是丝绸城发展的主题。2000年,根据中央、省、市领导关于“要把丝绸城建设成为融参观、旅游、购物消费、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专业特色街以及‘活’的丝绸博物馆和杭州旅游第十一景”的指示精神,通过二个月的整治和四年多的发展,一个装茸一新、富有民族特色、反映江南丝绸文化、古朴典雅的丝绸城特色街姿容已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特色街入口处两座青石贴面、青灰筒瓦、飞檐翘角、四龙欲飞、配以书法家刘江书写的“杭州中国丝绸城”红木匾额贴金的牌楼,显得古朴端庄;青蓝色波形瓦铺成的坡屋顶、檐廊、廊柱的骑楼式格局,配以古代丝绸红灯笼及仿古青砖墙面,显示了江南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黄色为主蓝色相间的方砖,两侧花岗岩砌成的路面显得格外清晰明快;黑底金字、铜色金属包边的经营户名称牌匾增加了古朴色彩;绿化与小品、庭院灯、座凳共同形成了购物间隙的休憩空间;在特色街檐坊上,其西侧为杭州西湖名胜古迹画,并配以与西湖风景相对应的中国历代诗词,其东侧为中国古代丝绸文化画与唐诗相间,共计200余幅,诗画并茂,使整个市场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杭州中国丝绸城不仅有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气息、绚丽的丝绸产品,而且紧跟时代步伐,实施“经济出成效、特色扩规模、管理上水平、科技创品牌”的综合长效管理战略,引入高新科学技术开发丝绸产品,提高丝绸商品的科技含量,实现市场质的飞跃。“而今漫步从头越,直挂云帆济沧海”,丝绸城经过艰难的十四年创业,终于迎来了今天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结合完美的崭新面貌,它是杭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已经成为杭州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窗口。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丝绸文化小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缤纷四月,西湖边百花绽放,倒映在湖面上,相映成趣。三(6)班的同学坐着大巴,一路欣赏着春天的西湖美景,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中国丝绸博物馆。首先我们参观了丝绸博物馆的各个陈列厅,有几千年前出土的各式丝织物,古代人的一副已经是式样各异,做工考究,设计独特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各个朝代的服饰不仅从款式还是花样还

  • 宁夏黄河的由来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1、传说在古时候,有个叫冯夷的人,他一心想成仙,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便可化为仙体,于是就东奔西跑到处找水仙花。他经常需要渡黄河,自然会多与黄河打交道。就这样,九十九天过去了,冯夷也已经吮吸了九十九天的水仙花汁液,他只需再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

  • 入木三分这篇短文写了王羲之的两个故事分别是?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原文译注及习题答案供参考:入木三分晋王羲之②,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③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④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⑤儿之幼令⑥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⑦

  • 为什么叫丝绸之路?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对历来同中亚、南亚、西亚和非洲许多国家的陆路交通线路始终不曾概括出一个专用名称,而19世纪以来的许多学者都想弥补这一缺失。187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1833-1905)在其《李希霍芬旅行中国日记》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

  • 王曦之练字很勤奋,简要写文中的哪两个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2113书法,十二岁时

  • 王羲之练字的故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从7岁开始,成天起早贪黑地练字。王羲之11岁那年,他想去父亲的房间找点字帖继续练字,发现父亲的枕边有几本书,于是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一看,那是本叫《笔论》的书,内容是教人写字时如何运笔。王羲之一翻开书,就忍不住开始记录那些执笔运笔的技巧,他读得爱不释手,不知不觉把书带出了父亲的房间来读。后来,王羲

  • 中国书法家的故事简短?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七岁时开始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不到三年就显出了才华,方圆百里都知道他是个少年才子,在一片赞扬声中,十岁的王羲之就有些飘飘然了。一天,王羲之到集市上去玩,看见的是,那招牌“鸭儿饺子铺”几个字却写得十分呆板,毫无功力,他便找到铺主,主人是一个白发老太太,正在包饺子,只见他包好一个饺子,就随手抛过矮

  • 写出三个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选其中一个写出关于他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1、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小故事】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成语“入

  • 黄河和银河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与银河相通的典故传说:关于黄河的源头,《荆楚岁时》曾记载有一则神话故事:相传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张骞奉命沿黄河西行数月,在黄河源头附近见到了织女,织女十分热情地恭迎并接待了这位汉朝使者。张骞返回时织女赠其一机石。张骞持机石返回长安向汉武帝复命,将机石献给汉武帝,并将寻找黄河源头

  • 湖州丝绸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浙江省湖州市素以“丝绸之府”、“鱼米之乡”著称全国。湖州丝绸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自远古以来,盛名不衰。湖州缓绢以其精美绝伦远销全国、世界,享有“衣被天下”之美誉,其间也经历了艰难的曲折。以古鉴今,回顾湖州丝绸发展的历史之路,对于振兴我国的传统工业,弘扬祖国丝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元朝湖州籍著名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