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宁夏黄河的由来传说故事?

宁夏黄河的由来传说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447 更新时间:2024/3/6 6:40:03

1、传说在古时候,有个叫冯夷的人,他一心想成仙,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便可化为仙体,于是就东奔西跑到处找水仙花。他经需要渡黄河,自然会多与黄河打交道。就这样,九十九天过去了,冯夷也已经吮吸了九十九天的水仙花汁液,他只需再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

谁知到了河中间,突然水面上涨,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了。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达成自己成仙的心愿,成为一名河伯。

2、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百姓称之为将军柱,传说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方便两岸人民的来往,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从此,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渐渐长高。

有一天,鲁班的妻子送饭到岸边,等了一阵不见鲁班,便到岸边看个究竟,谁知她在岸边看见一个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着巨石,一个手拿着铁锤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声惊叫。鲁班一慌,一锤砸在了自己腿上。手中的石头也飞到了对岸的山上,桥也就没有建成。至今在将军柱上有一个十分光滑的石头,好像是整个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间则是脊柱,把石头一分为二,好像是长期靠着休息时留下的。

3、相传在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河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大海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

大海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啊!”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大海无可奈,告诉他:“有机会你去我的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更加宽阔了,隔河望去,对岸的牛马都分不清。

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为天下最壮观的景色都在自己这里,他在自得之,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决定去那里看看。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

海神北海若正笑容满面地欢迎他的到来,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洋一片,无边无涯,一眼望不到边,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俗话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浩瀚无边的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岂不是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了,哈哈!”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入木三分这篇短文写了王羲之的两个故事分别是?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原文译注及习题答案供参考:入木三分晋王羲之②,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③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④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⑤儿之幼令⑥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⑦

  • 为什么叫丝绸之路?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对历来同中亚、南亚、西亚和非洲许多国家的陆路交通线路始终不曾概括出一个专用名称,而19世纪以来的许多学者都想弥补这一缺失。187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1833-1905)在其《李希霍芬旅行中国日记》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

  • 王曦之练字很勤奋,简要写文中的哪两个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2113书法,十二岁时

  • 王羲之练字的故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从7岁开始,成天起早贪黑地练字。王羲之11岁那年,他想去父亲的房间找点字帖继续练字,发现父亲的枕边有几本书,于是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一看,那是本叫《笔论》的书,内容是教人写字时如何运笔。王羲之一翻开书,就忍不住开始记录那些执笔运笔的技巧,他读得爱不释手,不知不觉把书带出了父亲的房间来读。后来,王羲

  • 中国书法家的故事简短?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七岁时开始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不到三年就显出了才华,方圆百里都知道他是个少年才子,在一片赞扬声中,十岁的王羲之就有些飘飘然了。一天,王羲之到集市上去玩,看见的是,那招牌“鸭儿饺子铺”几个字却写得十分呆板,毫无功力,他便找到铺主,主人是一个白发老太太,正在包饺子,只见他包好一个饺子,就随手抛过矮

  • 写出三个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选其中一个写出关于他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1、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小故事】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成语“入

  • 黄河和银河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与银河相通的典故传说:关于黄河的源头,《荆楚岁时》曾记载有一则神话故事:相传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张骞奉命沿黄河西行数月,在黄河源头附近见到了织女,织女十分热情地恭迎并接待了这位汉朝使者。张骞返回时织女赠其一机石。张骞持机石返回长安向汉武帝复命,将机石献给汉武帝,并将寻找黄河源头

  • 湖州丝绸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浙江省湖州市素以“丝绸之府”、“鱼米之乡”著称全国。湖州丝绸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自远古以来,盛名不衰。湖州缓绢以其精美绝伦远销全国、世界,享有“衣被天下”之美誉,其间也经历了艰难的曲折。以古鉴今,回顾湖州丝绸发展的历史之路,对于振兴我国的传统工业,弘扬祖国丝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元朝湖州籍著名书画家

  • 宋朝时陆上丝绸之路是什么局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宋朝时陆上丝绸之路的局面是日益衰落。北宋时期土地版图大幅缩减,政府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到了南宋时期,更无法涉足西北地区,丝绸之路衰落日益明显,而海上丝路崛起,逐渐有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迹象。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要道,早在文献记述丝绸之路之前2000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线路已经开通。“丝绸之路”

  • 书法名家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有许多让人称道的故事:书成换白鹅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