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热瓦普是何起源?主要流行在哪些地区?

热瓦普是何起源?主要流行在哪些地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24 更新时间:2024/1/4 12:41:55

如果说“弹拨尔”是一种能奏出极富有魔力的乐器,那么“热瓦甫”这种乐器就是最为普及的乐器了。

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产生于元14世纪,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拉·艾斯木吐拉穆孜的《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它不但是维吾尔族喜爱的乐器,也是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所喜爱的弹拨乐器。

世界最大的民族乐器——热瓦甫

热瓦甫多为木制,外形独特,部是细的琴身,顶部弯曲,最下方是一个半球形的共鸣箱,琴面用驴、羊或蟒皮蒙裹,有5-7根弦,通用最外一弦弹奏旋律,其各弦作为共鸣弦,用它弹奏出的音乐音色清亮、纯净,现力强,所以大多用于独奏。热瓦甫不但有美妙的气韵更有美观大方的外形,琴身由很多的牛片或骨片镶嵌出形式多样的并带有规则性的纹路和图案,显得美观大方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热瓦甫在新疆的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中不但形制外观稍有不同,且在名称上也有所区别。

维吾尔族的热瓦甫种类很多,分为喀什热瓦甫、新型热瓦甫、多朗热瓦甫和牧羊人热瓦甫等。喀什热瓦甫因流行于喀什一带而得名,它发出的声音柔和,音量虽较,音色却委婉细腻。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乌孜别克族舞蹈 乌孜别克族特色舞蹈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乌孜别克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乌孜别克族属绿洲民族,其生活习俗与维吾尔族十分相近,其文化与生活习俗均有沿袭承继的成分。乌孜别克族舞蹈种类多种多样,主要有乌帕尔、加扎依尔、夏米来尔、迪尔哈拉奇、塔娜娃尔、木那捷特等。乌孜别克族舞蹈,舞步轻盈、身腰柔软、双臂优美、节奏明快。表演形式很多,有男、女单

  • 黍作为五谷之一却渐渐从大家视野中淡出,这是因为什么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五谷杂粮,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们说一个人长期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时要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安慰生病的人则会说“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五谷文化早已融入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普通又不凡,看起来似乎很日常,但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之

  • 蔡襄的《谢赐御书诗》写了什么?书法特色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蔡襄的《谢赐御书诗》写了什么?书法特色是什么?宋仁宗帝曾御书“君谟”赐蔡襄。为报答皇恩,蔡襄恭作表文并七绝一首献上,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此卷用5张纸拼接,共37行字。卷后有米芾、鲜于枢、吴宽、陈继儒和董其昌等名家题跋。本作品在当时已成名作,为内府所藏。蔡

  • 中国智慧故事之陪葬何益,这篇故事有什么哲理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陪葬何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春秋秦国的惠王由于早年驾崩,宣太后一直守寡在宫中,由于受不住寂寞,于是十分宠爱大臣魏丑夫,两人明来暗往也不避耳目之嫌。后来太后染上重病,一病不起,临死前越想越舍不得魏丑夫,便下了一道命令:要魏丑夫为她陪葬。魏丑夫吓得面无人色,大

  • 乌孜别克族历史 乌孜别克族称谓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乌孜别克族的先民由属印欧语系的伊兰人和南下的蒙古-突厥昔班尼汗国牧民混合而成。古代伊兰人主要生活在中亚细亚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也称为河中地区。公元前2世纪,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人部落开始陆续进入中亚细亚地区。随着交往的加深,当地土著的伊兰人部落受其影响,逐渐演变成操突厥语的人群。

  • 詹姓的起源是什么?詹姓女孩好听的名字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詹姓女孩好听的名字精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詹姓是我国百家姓之一,是一个源流很单一的姓氏,主要是源自于姬姓。詹姓的人口分布主要是在江西、湖北、浙江、四川地区。那么该怎么给詹姓的女孩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呢?有哪些詹姓好听的女孩名字呢?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古人将春雅称为"青春" 意指春天草木茂盛一派青葱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诗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的“三春”指的就是春天。每一个季度都有三个月,古代的人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有人误将“三春”理解为春天的第三个月,实则不然。汉朝班固的《终南山赋》这样写道:“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唐代李白有

  • 端午为什么叫做"端午"?古代端午节是怎么过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端午为什么叫作“端午”?南宋有一本关于节日资料的书《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端午,又可以称为:端五、端阳、重五、重午,时间是在仲夏五月五日。端午节吃

  • 汉朝时期法律制度开始走上"儒家化"道路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公元前206年,秦朝败亡。汉高祖刘邦在三年多的楚汉战争中击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或前汉。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汉,西汉即告结束。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东汉或后汉。从公元190年起,军阀割据混战,东汉名存实亡。至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称帝,东汉

  • 中国寓言故事之一枕美梦,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一枕美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焦湖庙,庙里有一个玉枕头,枕头上有一个小孔。据说,枕着这个枕头睡觉,可以在梦里经历许多美好的事情。那个时候,单(shan)父县有个名叫杨林的人,以经商为生,生意不怎么好,他一天到晚都愁眉苦脸的,希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