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珞巴族饮食 珞巴族有何饮食习俗

珞巴族饮食 珞巴族有何饮食习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11 更新时间:2023/12/14 18:49:59

民族饮食化,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都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饮食原料的不同,饮食习惯就有明显的差异。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少数聚居于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一带。因此,人民的饮食习俗就受藏族影响较深,但是也有着自己民族的特色。

珞巴族生活的喜马拉雅东部山区称作“珞瑜”,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是天然的动植物国,给珞巴族的饮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珞巴族的许多食品来自采集,除种类繁多的野果、山芋、山薯等块根、野菜、竹笋外,这里还生长着珞巴话称作“达谐”、“达荠”、“达白”,汉语称木糌粑、棕心粉等的棕榈科植物,富含淀粉,是珞巴人的主食。

珞巴族的饮食制作方法,与他们的原料、气候条件、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珞巴族生活习俗受藏族影响较深,日饮食及食品制作方法,基上与藏族农区相同。饭食制作,米类是蒸与焖,面类是烙与烤,菜食制作,肉类是熏烤和炖煮,蔬菜是清煮或生食,没有蒸、炸、烹、炒的习惯。

珞巴族最突出的饮食嗜好是嗜酒好辣。凡用餐,必有辣椒佐餐。珞巴辣椒还是珞巴人与周边民族进行物资交换的主要产品。珞巴辣椒辣味强烈而清香,备受青睐,远近闻名。

珞巴族善酿酒,一般不喝茶,只爱喝酒。酒类极多,用稻米做的醪糟酒称作米酒,甘甜醇香;玉米或鸡爪谷做的水酒,清澈酸甜;用“达谐”、“达荠”和“达白”等做的酒,是珞瑜南部一些部落日常饮用的,清淡爽口,消渴解暑;还有竹花果、蜜蜡或其它水果做原料酿制的各种黄酒。珞巴人待客,以酒代茶。宾主边叙边饮,轮杯交盏,亲密非常。

珞巴族有一种招待客人的特殊食物——山鼠肉。珞瑜山鼠,体大圆肥,呈灰褐色,习居山野。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5月,是捕鼠的最好季节。人们捕捉到山鼠后,制成肉干,以备节庆和待客。

珞巴人还喜欢吃鱼,也常用鱼来招待客人。珞瑜水网密布,盛产鱼类。捕鱼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鱼笼捕鱼,有鱼网捕鱼,有垂钓,还有用箭射、棒打、截流逮捕等。

做鱼的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是放竹筒内置于火塘中烧食,或是直接放入火塘中烧烤,或用粘泥包裹埋入火灰中焖熟,也可以做成鱼干,主要用于交换。

此外,火灶是珞巴族的饮食圣地。有许多家庭祭祀是在火灶旁进行的。许多部落在每年的一定季节还有专门祭祀灶神的仪式。灶神常年守护着神圣的火灶,给一家人带来富裕、幸福和吉祥。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木偶戏是如何被发明的?发明者又是谁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木偶戏也叫傀儡戏。传说周穆王到昆仑打猎返回时,有一位叫偃师的工匠,亲自制作木偶人表演歌舞,颇得周穆王的赏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木偶真正作为戏剧性的表演,大约是汉以后的事情。《通典》上说:窟石晶土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表家乐也,汉末始用于嘉会。三国时,马钧制作的木偶纤巧细

  • "投壶"是一项什么游戏?为什么说投壶也是一种礼仪?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对“投壶”游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现代的人们在无聊的时候可以上网刷手机、打游戏,如今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等着人们去做,但是在古代的时候,没有手机给古人玩,那么古人无聊的时候会做什么呢?有一种游戏,古人会在无聊的时候玩,这种游戏叫做“投壶”

  • 探索中秋节的起源,它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2022年9月10日,我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你知道多少呢?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等,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天有一年中最迷人的月夜,人们围绕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相,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祭月、拜月、赏月、

  • 布朗族历史 "沧江怒水"之间的布朗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在伟大祖国的西南边陲,“沧江怒水”之间的山岳地带,有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善良的民族——布朗族。从茫茫的远古至今,布朗族人民一直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劳作、生息和繁衍,与周围的汉、傣、佤、拉祜、哈尼等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为开发和捍卫祖国边疆作出了贡献。作为跨国境民族之一的布朗族,他们还与居住在缅甸境内的

  •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大寒(GreaterCold)一、大寒节气的时间:每年01月20~21日二、大寒节气由来,大寒节气气候变化,大寒节气介绍: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

  • 汉族建筑 汉族园林的飞动之美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工匠喜欢把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用到艺术上去。这比起希腊来,就很不同。希腊建筑上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古代雕刻却用龙、虎、鸟、蛇这一类生动的动物形象,至于植物花纹,要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

  • 宋朝佛教渐衰,此时敦煌壁画的特色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宋朝佛教渐衰,因供养人张氏、曹氏家族跟敦煌关系疏远,还受到“院体”绘画的限制,敦煌飞天开始保守并走下坡路。那么此时的敦煌壁画特色是什么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敦煌壁画的动作虽然生动,但表情、动态刻画单调变化较少。身体很长、飘带较长。宋代的飞天缺少了热情洋溢的创作,飞天变得没有灵魂

  • 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中元节的习俗又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对中元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被叫做“鬼节”是因为,传说这一天地狱之门大开,鬼混被全部放出,但事实上,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同组成了我国的祭祖大节。那么大家知道中元节的由来吗?中元节的习俗

  • 西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整体风格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西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整体风格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敦煌西魏洞窟壁画内容、壁画描绘手法、西魏时期审美与文化与装饰色彩特征之间的关系,做了如下研究。敦煌壁画用色理念受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观影响,在敦煌壁画中,这种具有主观意向性

  • 今日立冬,气候将产生哪些变化?立冬有哪些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2022年11月7日18时45分,将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一个节气。元代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在古人传统的季节划分中,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因此自古以来立冬一直是民间非常重视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