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木偶戏是如何被发明的?发明者又是谁呢?

木偶戏是如何被发明的?发明者又是谁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03 更新时间:2023/12/6 11:12:18

木偶戏也叫傀儡戏。传说周穆到昆仑打猎返回时,有一位叫偃师的工匠,亲自制作木偶人表演歌舞,颇得周穆王的赏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木偶真正作为戏剧性的表演,大约是汉以后的事情。《通典》上说:窟石晶土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表家乐也,汉末始用于嘉会。

三国时,马钧制作的木偶纤巧细腻,玲珑剔透,能表演多种技艺,因而马钧也获有天下之名巧的美称。到了唐宋时期,木偶的制作更加完美。两宋时期,种类繁多起来,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等。

元、明、清以后遍及全国。过去北京就有挑担的民间艺人走街串巷演木偶戏,人们称之为乌啾啾的。只用一根扁担将一方箱式的小舞台支撑起来,四周用幔布围住,艺人独自在里边敲锣打鼓,又演又唱,颇见功夫。

偃师

是《列子·汤问》中记载的一位工匠,善于制造能歌善舞的人偶。

《列子·汤问》。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不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

穆王曰:“日以俱来,吾与若俱观之。”翌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

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领其颅,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

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合会复如初见。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穆王始悦而叹曰:“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诏贰车载之以归。

周穆王去西方巡视,越过昆仑,登上弇山。在返回途中,还没到达国界,路上碰上一个自愿奉献技艺的工匠名叫偃师。

穆王召见了他,问道:“你有什么本领?”偃师回答:“只要是大王的命令,我都愿意尝试。但我已经制造了一件东西,希望大王先观看一下。”穆王说:“明天你把它带来,我和你一同看。”第二天,偃师晋见周穆王。穆王召见他,问道:“跟你同来的是什么人呀?”

偃师回答:“是我制造的歌舞艺人。”穆王惊奇地看去,只见那歌舞艺人疾走缓行,俯仰自如,完全像个真人。巧妙啊!它抑低头就歌唱,歌声合乎旋律;它抬起两手就舞蹈,舞步符合节拍。其动作千变万化,随心所欲。穆王以为他是个真的人,便叫来自己宠爱的盛姬和妃嫔们一道观看它的表演。

快要演完的时候,歌舞艺人眨着眼睛去挑逗穆王身边的妃嫔。穆王大怒,要立刻杀死偃师。偃师吓得半死,立刻把歌舞艺人拆散,展示给穆王看,原来整个儿都是用皮革、木头、树脂、漆和白垩、黑炭、丹砂、青雘之类的颜料凑合而成的。

穆王又仔细地检视,只见它里面有着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部则是筋骨、肢节、皮毛、齿发,虽然都是假物,但没有一样不具备的。把这些东西重新凑拢以后,歌舞艺人又恢复原状。穆王试着拿掉它的心脏,嘴巴就不能说话;拿掉肝脏,眼睛就不能观看;拿掉肾脏,双脚就不能行走。穆王这才高兴地叹道:“人的技艺竟能与天地自然有同样的功效吗!”他下令随从的马车载上这个歌舞艺人一同回国。

鲁班造的云梯,墨翟做的木鸢,他们都自认为是技能的最高水平了。他们的学生东门贾和禽滑釐听说了偃师的技艺,就分别告诉自己的老师。于是,这两位老师傅便终身不敢再谈论技艺,而只有时刻老老实实地守着他们做木工用的圆规和直尺勤学苦练。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投壶"是一项什么游戏?为什么说投壶也是一种礼仪?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对“投壶”游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现代的人们在无聊的时候可以上网刷手机、打游戏,如今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等着人们去做,但是在古代的时候,没有手机给古人玩,那么古人无聊的时候会做什么呢?有一种游戏,古人会在无聊的时候玩,这种游戏叫做“投壶”

  • 探索中秋节的起源,它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2022年9月10日,我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你知道多少呢?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等,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天有一年中最迷人的月夜,人们围绕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相,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祭月、拜月、赏月、

  • 布朗族历史 "沧江怒水"之间的布朗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在伟大祖国的西南边陲,“沧江怒水”之间的山岳地带,有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善良的民族——布朗族。从茫茫的远古至今,布朗族人民一直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劳作、生息和繁衍,与周围的汉、傣、佤、拉祜、哈尼等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为开发和捍卫祖国边疆作出了贡献。作为跨国境民族之一的布朗族,他们还与居住在缅甸境内的

  •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大寒(GreaterCold)一、大寒节气的时间:每年01月20~21日二、大寒节气由来,大寒节气气候变化,大寒节气介绍: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

  • 汉族建筑 汉族园林的飞动之美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工匠喜欢把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用到艺术上去。这比起希腊来,就很不同。希腊建筑上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古代雕刻却用龙、虎、鸟、蛇这一类生动的动物形象,至于植物花纹,要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

  • 宋朝佛教渐衰,此时敦煌壁画的特色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宋朝佛教渐衰,因供养人张氏、曹氏家族跟敦煌关系疏远,还受到“院体”绘画的限制,敦煌飞天开始保守并走下坡路。那么此时的敦煌壁画特色是什么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敦煌壁画的动作虽然生动,但表情、动态刻画单调变化较少。身体很长、飘带较长。宋代的飞天缺少了热情洋溢的创作,飞天变得没有灵魂

  • 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中元节的习俗又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对中元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被叫做“鬼节”是因为,传说这一天地狱之门大开,鬼混被全部放出,但事实上,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同组成了我国的祭祖大节。那么大家知道中元节的由来吗?中元节的习俗

  • 西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整体风格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西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整体风格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敦煌西魏洞窟壁画内容、壁画描绘手法、西魏时期审美与文化与装饰色彩特征之间的关系,做了如下研究。敦煌壁画用色理念受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观影响,在敦煌壁画中,这种具有主观意向性

  • 今日立冬,气候将产生哪些变化?立冬有哪些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2022年11月7日18时45分,将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一个节气。元代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在古人传统的季节划分中,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因此自古以来立冬一直是民间非常重视的节

  • 金木水火土代表什么,古代五行说到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五行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哲学的一套学问叫五行始终学说,中国古代王朝轮换运用的就是这一套学问。比如东汉末年,张角黄巾起义,口号叫“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五德说创立于春秋战国时候,是著名的阴阳家邹衍所创,刘邦建立的汉朝,汉人认为秦朝尚黑色为水德,大汉就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