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掩鼻之谗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关于掩鼻之谗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23 更新时间:2023/12/23 22:19:37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掩鼻之谗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

【释义】本意指遮掩了鼻子,泛指女人因嫉妒而进谗离间加害别人。

【历史典故】

战国时,楚怀王沉迷于生色犬马,整天和她的爱妾郑袖游宴,过着腐朽糜烂的生活。后来,魏国国君为了讨好楚怀王,也为了腐蚀他的斗志,献给他一名绝世美女,楚王非常宠爱。

夫人郑袖顺承楚王之意,也很喜欢新来的美人,她为美人购来衣物,备下宫室卧具,任美人选择,其喜爱美人的程度超过了楚王。楚王知道郑袖不嫉妒美人,很感激她。这时,郑袖对美人说:“大王很喜欢你的漂亮容颜,但不喜欢你的鼻子,你以后见了大王,就用手掩住自己的鼻子。”美人照郑袖说的办了。楚王见美人一到自己跟前就掩鼻子,就郑袖询问原因,郑袖遮遮掩掩地回答不知道。楚王一再逼问,郑袖回答说:“不久前她曾说大王身上有臭味,她闻见难受。”楚王听了非常生气。

次日,楚王又召郑袖、美人三人同坐,郑袖事先告诫楚王身旁的人说:“大王今天如有命令,必须立即执行。”三人坐下后,楚王让美人靠前,美人又遮掩了鼻子,楚王勃然大怒,下令割掉美人的鼻子。当然,没有鼻子的美人再也不能与郑袖争宠了。

【成长心语】

自古以来,君子常常就斗不过小人。小人的卑劣手段层出不穷,而君子要忙于正事,无暇分心与小人纠缠。现实中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小人,对这种人一定要提防,不要笨拙地出手,以免招致不必要的伤害。如果过分地接近小人,对自己而言是一种负担;冷落了他,又会招致嫉恨,,不知其心怀何鬼胎。所以,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上策。这样,你就不会被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所伤,你的人生也不会出现许多不必要的波折。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解释成语"如火如荼"?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如火如荼”?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如火如荼【拼音】:rúhuǒrútú【解释】: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成语故事】: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

  • 成语"口若悬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口若悬河"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口若悬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口若悬河”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口若悬河】故事的主人公:郭象,西晋时期玄学家。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好老庄,善清谈。注《庄子》,别成一书。“儒墨之迹见鄙,道家言遂盛焉”。流传至今。【口若悬河】是什么意思

  • 成语"木梗之患"是什么意思?"木梗之患"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木梗之患”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木梗之患”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木梗之患】故事的主人公: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孟尝君(?—公元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时期“四公

  • 成语"残杯冷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残杯冷炙”?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残杯冷炙【拼音】:cánbēilěngzhì【解释】:残:剩余;杯:指酒;炙:烤肉。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成语故事】:“残杯冷炙”这则成语的意思的“炙”是烤。原意是吃剩的酒食,现指

  • 历史文化探索: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英雄无用武之地,汉语成语。释义: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卷35蜀书5《诸葛亮传》: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

  • 成语"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卧薪尝胆”?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卧薪尝胆【拼音】:wòxīnchángdǎn【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

  • 成语"察言观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察言观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揣摩对方说的话,观察对方的脸色表情,以便摸清对方的真正意图。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察言观色”是一个成语,同时也是一个典故。那“察言观色”的典故出自哪里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提到“察言观色”,就要说说孔子

  • 成语"路不拾遗"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路不拾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路不拾遗【拼音】:lùbùshíyí【解释】: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成语故事】: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邯郸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

  • 范蠡写了一封120字的信,竟贡献了6个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古代还有很多著名人士,比如范蠡。范蠡曾写了一封信,只有120个字,却贡献了6个成语,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遗大夫种书吾闻天有四时,春生冬伐;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贤人乎?蠡虽不才,明知进退。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免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

  • 成语"同仇敌忾"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同仇敌忾”?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同仇敌忾【拼音】:tóngchóudíkài【解释】: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成语故事】:东周春秋时期,有一首流传于军中的歌谣,表现了士兵们慷慨从军;同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