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肝胆相照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关于肝胆相照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61 更新时间:2024/1/7 18:12:32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肝胆相照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陰侯列传》和(宋代)赵令畸《侯鲭录》。

【释义】肝胆:借指真心诚意。比喻待人忠诚真挚,不耍心机,不玩权术。

【历史典故】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蒯通的人,他足智多谋,很善于分析形势,为人出谋划策。他所处的时代,正值楚汉相争之际,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处于相持阶段,一时之间难分胜负。刘邦的部下中,韩信势力非常强大,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想说服韩信建立第三种势力,与项羽、刘邦鼎足而立。

于是,他化装成看相的去见韩信,他对韩信说:“小人不才,对于占卜之事略知一二。给人看相,我一看他的骨相,就知道他的贵贱;二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他的喜忧;三看他的一性一格是否果断,就知道他能否成就大业。用这三方面来推断一个人的前途几乎可以说万无一失。”

韩信听了,说:“好啊!那你给我看看,怎么样?”

蒯通说:“看您的面部,做官再高也不过封侯,而且很危险。看您的背部,富贵自不用说。”

蒯通看韩信已经动了心,便接着说:“如今楚汉相争,百姓死伤无数。两方相持不下,他们的胜败,便决定于您。您帮助项羽,项羽就胜;您帮助刘邦,刘邦就胜。我愿意剖开自己的心腹,拿出自己的肝胆,为您出主意,只是怕您不肯采用。我建议您,依靠自己的势力建立第三种力量,和他们三足鼎立。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您必须当机立断,不能再犹豫不决了。您去帮助项羽,刘邦一定饶不了您;您去帮助刘邦,刘邦怕您夺他的天下,也很危险。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上天给你的福分你不要,反而要犯错误;机会到来你不动手,反而会有灾祸降临。’请您认真地想想。”

蒯通已经将整个形势分析得很透彻了,但韩信认为刘邦对他很好,一方面不忍心背叛刘邦,另一方面也不相信刘邦会对他下毒手。他最终没有采纳蒯通的建议。后来,他被刘邦猜疑,还被吕后杀死了。

【成长心语】

肝胆相照的情谊并非友情的极致,却是友情的根本,唯有先将自己的心打开,朋友才能走进你的世界,分享你的喜乐,分担你的痛苦。朋友不分界线,不问贫贱,不管出身,可以是所谓的同道中人,即使曾经是敌,今日也可击掌为友。朋友不一定是能够帮你解决燃眉之急的人,却一定是给你勇气在困境中站直了别趴下的人。朋友不会介意你多久打来一次电话,多久才有一点消息,上次遇见匆匆几秒又何妨,心里记得的永远不会退色。罗曼·罗兰曾说过:“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打开你的心,让朋友进去,让它不再孤单,给自己一个体味天上人间快乐的机会。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关于掩鼻之谗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掩鼻之谗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如何解释成语"如火如荼"?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如火如荼”?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如火如荼【拼音】:rúhuǒrútú【解释】: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成语故事】: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

  • 成语"口若悬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口若悬河"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口若悬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口若悬河”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口若悬河】故事的主人公:郭象,西晋时期玄学家。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好老庄,善清谈。注《庄子》,别成一书。“儒墨之迹见鄙,道家言遂盛焉”。流传至今。【口若悬河】是什么意思

  • 成语"木梗之患"是什么意思?"木梗之患"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木梗之患”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木梗之患”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木梗之患】故事的主人公: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孟尝君(?—公元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时期“四公

  • 成语"残杯冷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残杯冷炙”?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残杯冷炙【拼音】:cánbēilěngzhì【解释】:残:剩余;杯:指酒;炙:烤肉。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成语故事】:“残杯冷炙”这则成语的意思的“炙”是烤。原意是吃剩的酒食,现指

  • 历史文化探索: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英雄无用武之地,汉语成语。释义:比喻有才能却没地方或机会施展。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卷35蜀书5《诸葛亮传》: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

  • 成语"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卧薪尝胆”?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卧薪尝胆【拼音】:wòxīnchángdǎn【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

  • 成语"察言观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察言观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揣摩对方说的话,观察对方的脸色表情,以便摸清对方的真正意图。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察言观色”是一个成语,同时也是一个典故。那“察言观色”的典故出自哪里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提到“察言观色”,就要说说孔子

  • 成语"路不拾遗"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路不拾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路不拾遗【拼音】:lùbùshíyí【解释】: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成语故事】: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邯郸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

  • 范蠡写了一封120字的信,竟贡献了6个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古代还有很多著名人士,比如范蠡。范蠡曾写了一封信,只有120个字,却贡献了6个成语,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遗大夫种书吾闻天有四时,春生冬伐;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贤人乎?蠡虽不才,明知进退。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免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