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百步穿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百步穿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433 更新时间:2024/1/17 7:36:16

解释成语“百步穿”?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百步穿杨

【拼音】:bǎibùchuānyáng

【解释】: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成语故事】:

最早出自西汉·《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太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标志。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镞正好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彩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地说:“嗯,有了百步穿杨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地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咏絮才高语出《世说新语·言语》,那关于它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咏絮才高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咏

  • 成语"城狐社鼠"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城狐社鼠"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城狐社鼠”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城狐社鼠”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城狐社鼠】故事的主人公:谢鲲(281年-324年),字幼舆,两晋时期名士、官员,太保谢安的伯父,太常卿谢裒之兄,因官至豫章太守,世称谢豫章。刘隗(273~333)东晋大臣,起家

  • 成语"两袖清风"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两袖清风”?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两袖清风【拼音】:liǎngxiùqīngfēng【解释】: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成语故事】:明代的地方官进京见皇帝时,要送礼物给皇帝及权贵,以博取他们的欢

  • 成语"一鸣惊人"背后有什么典故?与楚庄王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对楚庄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鸣惊人”是中国自古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意思是比喻那些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成绩的人。在历史上春秋时期,楚庄王就是“一鸣惊人”,打败晋国,成就“春

  • 如何理解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拼音】:yīxièbùrúyīxiè【解释】: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清·翟灏《通俗编》引宋·无名氏《圣宋掇遗》:“陶谷奉使吴越,忠懿王宴之

  • 历史文化探索:补天浴日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补天浴日,拼音是bǔtiānyùrì,意思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同样形容伟大的功业。出自《淮南子·览冥训》。那么成语补天浴日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上古时代,有一次,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

  • 历史文化探索:三人成虎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三人成虎,拼音是sānrénchénghǔ,意思是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可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出自《战国策·魏策二》。那么典故三人成虎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三人成虎出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2、三人成虎的典故战国时候

  • 成语"鸡鸣狗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鸡鸣狗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鸡鸣狗盗【拼音】:jīmínggǒudào【解释】: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成语故事】: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是四大公子之一,他养了食客三千多人,个各都有特殊的

  • 《红楼梦》里的贾母有多喜欢她女儿?贾敏的离开是她一生的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红楼梦》里的贾母有多喜欢她女儿?对于贾母来说,她一生中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若干年前一个错误的决定,造成了她一生中难以启齿的隐痛,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贾母的一生,有二子一女。对于那两个儿子,贾母都并不满意。长子贾赦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放着好好的官儿不做,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

  • 成语"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你知道成语“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名落孙山【拼音】:míngluòsūnshān【解释】: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成语故事】:宋代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幽默,很善于说笑话,所以人称滑稽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