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一鸣惊人"背后有什么典故?与楚庄王有何关系?

成语"一鸣惊人"背后有什么典故?与楚庄王有何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19 更新时间:2023/12/15 4:54:32

楚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一鸣惊人”是中国自古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意思是比喻那些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成绩的人。在历史上春秋时期,楚庄王就是“一鸣惊人”,打败晋国,成就“春秋五霸”之一的。

楚庄王熊旅(?一公元前591年),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当了国君,当年楚庄王还不满20岁。当时正值晋国无力外顾之时,而楚国也处于不安定状态之下。由于楚穆王的去世,引起公子燮与斗克的谋反。幸好朝廷中有庐戢与叔麇两位忠臣,他们当机立断平定了叛乱。可是楚庄王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没有针对楚国的现状而颁布一条法令,而是白天打猎,晚上饮酒作乐,并下令拒绝一切劝谏,违者斩。

一天,大臣成公贾实在看不下去了,他请求面见楚庄王。楚一见成公贾就问:你有何事?成公贾故作慌张的答道:我是来出谜语为大王助兴的。楚庄王来了兴趣就让他说说看。成公贾说道:

南山上有只大鸟,三年里站在大树下不飞不动不叫,这是只什么鸟?楚庄王说: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鸟。这种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下去吧。

成公贾以为楚庄王已幡然醒悟,就兴冲冲告诉了好友大臣苏从,两人眼巴巴地等待。

可是几个月之后,楚庄王还是如故。

苏从见楚庄王依旧没有变化,便冒死直谏楚庄王。楚庄王听后立即下令罢去乐师鼓手、歌伎舞女,然后与苏从相对而坐,促膝谈心。

苏从此时才知道,原来楚庄王因为当时朝政十分复杂,权臣乱政,依附者甚多,忠奸难辩,才故意装糊涂。这样做就是要让奸臣充分暴露,让忠肝义胆的贤臣挺身而出,然后帮他出谋划策,整顿内政。

从此,楚庄王开始任用贤良,诛杀奸臣,使得楚国国力日益增强起来,为楚庄王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三年毫无作为的楚庄王之后开始改革政治,扩充军队,准备与晋国决一死战,一雪前耻。在他即位的第三年就消灭了庸国,第六年打败了宋国,第八年打败了戎族。从此楚国的势力和威望在其它诸侯国之间响亮起来。

楚庄王经过多年准备,挥师北上与晋国一决雌雄。公元前598年,楚庄王趁陈国内乱降服了陈国。由于陈国和郑国都是晋国的保护国,因此第二年又亲自率兵攻打郑国,正式向晋国发起挑战。晋国也不示弱。结果楚晋两国军队在邲阳决战,楚庄王大胜晋国,并使周围小诸侯国归顺他。最后楚庄王在宋国召集诸侯开会,于是代替齐、晋两国,成为诸侯的霸主

,成就了“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在位二十三年,让楚国强盛一时。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拼音】:yīxièbùrúyīxiè【解释】: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清·翟灏《通俗编》引宋·无名氏《圣宋掇遗》:“陶谷奉使吴越,忠懿王宴之

  • 历史文化探索:补天浴日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补天浴日,拼音是bǔtiānyùrì,意思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同样形容伟大的功业。出自《淮南子·览冥训》。那么成语补天浴日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上古时代,有一次,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

  • 历史文化探索:三人成虎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三人成虎,拼音是sānrénchénghǔ,意思是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可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出自《战国策·魏策二》。那么典故三人成虎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三人成虎出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2、三人成虎的典故战国时候

  • 成语"鸡鸣狗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鸡鸣狗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鸡鸣狗盗【拼音】:jīmínggǒudào【解释】: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成语故事】: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是四大公子之一,他养了食客三千多人,个各都有特殊的

  • 《红楼梦》里的贾母有多喜欢她女儿?贾敏的离开是她一生的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红楼梦》里的贾母有多喜欢她女儿?对于贾母来说,她一生中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若干年前一个错误的决定,造成了她一生中难以启齿的隐痛,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贾母的一生,有二子一女。对于那两个儿子,贾母都并不满意。长子贾赦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放着好好的官儿不做,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

  • 成语"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你知道成语“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名落孙山【拼音】:míngluòsūnshān【解释】: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成语故事】:宋代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幽默,很善于说笑话,所以人称滑稽才子。

  • 儒林外史中马二的形象如何?他都有怎样的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这位马二先生如其原型冯粹中是颇有“侠魄”的。“侠魄”在势利风习、文人圈子中是“稀有金属”,仅这一点就使作者对此君颇公正,使公正的读者对此君难出恶声。只是在说《外史》是“群丑图”热闹的季节,马二先生成了较为知名的丑角,其主要罪状是蛊惑天真的匡超人走八股道路,其实马二先生不过坚持了一下反映论,陈述了一个

  • 历史上真实的负荆请罪是什么样的?最后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负荆请罪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小学的课本中我们一定学过《将相和》这篇课文,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廉颇和蔺相如。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赵王为了赵国的蓬勃发展便大肆招揽贤才,就在这时赵王看见了蔺相如的才能便请他做赵国的丞相。廉颇作为一名久经沙场大将军

  • 成语"一筹莫展"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筹莫展【拼音】:yīchóumòzhǎn【解释】: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成语故事】:南宋孝宗十年(公元1173年),温州瑞安年仅18岁的蔡幼学便一举夺取朝廷礼部会试的第一名,成为当时最年轻的进土。当时的宰相张说就是宋孝宗的一个亲戚。朝中的政务

  • 成语"有名无实"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有名无实【拼音】:yǒumíngwúshí【解释】: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成语故事】: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韩宣子是当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但他见了叔向,不住地唉声叹气,说自己很穷。不料叔向听他这样说,便站起身拱手向他祝贺。韩宣子不解地问道:“我是有卿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