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黄泥造人;共工怒触不周山,水火不容;后羿射日,嫦娥飞升;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炎黄统中原,合力斩蚩尤;神农尝百草,伏羲创八卦,华夏民族自此生。
中国有几千年历史几千年文化
中华文明历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多个,而其中又以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为主,中华文明是多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多源一体”的文明形成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中华文化定义为中国所有民族(即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但由于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并且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外界普遍认知的中华文化基本上就是汉文化。扩展资料黄河文明的兴盛期黄河文明的兴盛期,是进入封建帝国文明的历史阶段,自秦汉开始直至北宋,一千多年来,河洛地区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帝都文化推动着全国科学文化大踏步前进。秦始皇统一六国,废封建,立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汉承秦制,对这一重大文明创造进一步规范、完善和推广。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家等学说,在历代王朝都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汉学是汉代学者创立的一个重要学派,源远流长,影响很大,他们对经学研究的成果,一直被后世学者奉为经典。发现20世纪初黄河文明在仰韶文化被人们发现以来,大多数的遗迹文物都出现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被认为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然后随时间的推移朝长江流域等周边地区扩散变成了主流观点。但是,1959年初春嘉兴南湖乡发现的马家浜遗址和1973年到1978年间浙江余姚市挖掘发现的河姆渡遗址,颠覆了这个说法。马家浜文化早期的罗家角遗址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文化推定是从公元前5000年到3300年左右,大量种植水稻的情形出现。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显然是不同的系统文明,到目前为止,“黄河文明即中国文明”的教条,随着考古科学的进展和时间的推移被推翻。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黄河文明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长江文明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