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从夏到清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

历史上从夏到清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264 更新时间:2024/1/24 19:51:55

中国从大禹建立夏朝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经历了将近4000年的历史,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明中著名的政治事件:唐朝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杀死亲生兄弟李建成、李元吉,成就一代帝王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称七王之乱,叛乱平等后汉朝推行推恩令,逐渐消弱诸侯实力。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长沙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发动了历时十六年之久的大规模混战,因此史称“八王之乱”,严重地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经济事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隋唐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南方成为经济发达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口超过了北方;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文化事件: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个学派的知识分子阐述自己的理论和治国,主张出现了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著名的有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墨家代表人物墨子、兵家代表人物孙子孙膑。是我国古代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1)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2)政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夏朝相比有什么进步 初一历史啊!求解求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是我国文明史的开端,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所以他带有一定的氏族社会时的残余。首先在政治方面商朝确立了以商王为首的奴隶主专制制度,比起夏朝,商的制度更为全面,主要体现在官吏的设置上。夏王以下设百官,主要官吏有羲氏、和氏,负责政教和农业生产;六卿负责军事;车正、牧正、庖正分别负责车辆、畜牧和膳食。商王

  • 夏朝的政治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牧正也就是司徒司空,庖正也就是冢宰宗伯,车正也就是司马司寇。三个就是三公,史书记载为宅。各有2个副手,史书记载为俊,也就是六卿。作战时,三公各指挥1800兵,共5400兵,再加王的卫队400兵。二十七大夫加八十一元士,每人指挥50兵,也就是三公的5400兵,每公1800兵,有2个俊卿为副手、9个大夫

  • 早夏朝前还有一个华朝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没有。在古籍中,比夏朝还早的有一个虞朝,就是舜帝的朝代,不过也没有得到很广泛的认可。但是从没有一部书中提到什么华朝。就算是华胥氏,也不是华朝。良渚文化算不上是朝代只可以说是史前文明商朝有文物吗?有商代有大量的文物特别出名的是玉器和铜器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

  • 有人说良渚文化是中国夏代以前的朝代,对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有一定道理。(1)、夏代的大致历史时间距今约4000年到3500年,虽然没有完全证明夏代的存在资料,但在考古学上已经发现了比商代早的城址,在时间和地理位置上都和夏代相符合,具体是夏代的什么性质的建筑有待考证。(2)、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分布范围遍及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和宁绍平原地区

  • 良渚文化因素被殷商记载下来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没有。殷商时代,文字还不成熟,也没有留下完整的史料。现有的最早的文字史料甲骨刻辞、青铜器铭文,内容绝大多数都已著录发表。内容涉及到殷人的经济生产、政治军事活动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如:农业、畜牧、田猎、阶级关系、军队、监狱、战争、方国、鬼神崇拜、天文历法、气象、建筑、疾病等。但关于良渚文化,作为石器时

  • 良渚文化对我国历史有过影响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1936年在浙江杭县(现属余杭县)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

  • 于良渚文明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因1936年原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先生首先发现于余杭市良渚镇而命名。距今约5300-4000年。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

  • 夏朝都城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河南省发现的二里头遗址被推测为是夏王朝的都城,它是良渚文化消失约三百年后的遗址,历史学家人工复原了夏朝宫殿,在人工堆积的土台上建筑宫殿的方法与良渚文化十分相似。在那里出土了黄河流域以前从未发现过的象征军士统制权的“玉钺”。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洪水之后良渚的人们迁到了二里头并带来了玉器文化,如果是这样中

  • 夏朝和良渚文化有没有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而近年来通过考古,发现良渚文化的范围达到了山西南部。因此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的交流可能在夏以前就有了。从时间上看,二者差了1000多年,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原始社会晚期到奴隶社会早期的一些发展痕迹,比如城市的出现和阶级的分化等等。“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总面积达29

  • 介绍一下良渚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员11月29日在杭州宣布,一座290多万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域被发现。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等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