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我国有哪些商代之前的史前遗址跟夏文化可能有关?

我国有哪些商代之前的史前遗址跟夏文化可能有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79 更新时间:2023/12/24 3:42:55

首先连二里头遗址考古队长否认二里头是夏朝更不是夏都,然后国家物总局给二里头遗址的批复上明确要求二里头遗址不得使用夏都二字。然后西安杨官寨城市遗址距今六千到七千年,已发掘面积80万平米。第二陕西黄帝陵附近的石峁古城遗址距今4300年到5000年,已发掘面积425万平米,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城市遗址,有内城,外城,皇城,大道,祭祀台,冶金手工作坊遗址,烽火台,瓮城,又出土四千多件玉器。符合夏代时间又符合黄帝时期。

在二里头遗址以前的遗址中,还有哪些遗址发现了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

感谢邀请。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二里头遗址之前的青铜器出土,大约有马家窑文化的林家遗址、陶寺遗址、新砦遗址等等。

一,二里头遗址,年代测定虽有争论,但对上限为公元前1800年前后,没有明确不同意见。在属于遗址的靠近古伊洛河的高地上,北距宫殿区200余米,发掘出了唯一一处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铸铜作坊区。此处作坊显然曾长期使用,在二里头衰落后被迁至郑州商城遗址。学者陈国梁著有《二里头文化铜器研究》一文。历年来,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器共131件。其中,兵器、工具和装饰品较多;作为礼器的容器较少,计有鼎1、1、觚1、(jiǎ)2、爵13。二,目前已知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是甘肃东乡县林家遗址出土的青铜小刀。这个遗址属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西发展的一个分支。出土遗址层的碳14年代测定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个青铜小刀,被收入《中国青铜器全集》,被证实是双范制作有两个模子,工艺水平已经不低,但零星发现不足以证明中国当时已进入了青铜时代。三,1983年,在山西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是一个长五六厘米,宽两厘米多的铜铃,由接近98%的纯铜铸成,称红铜。陶寺遗址的年代为公元前2800-2200年,早于夏代,甚至早于传说中的舜时代。陶寺铜铃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最早的复合范铜器这个铜铃说明,中原地区在龙山时代已掌握了复合范铸造工艺,为青铜礼器群的问世打好了技术基础。有学者认为,铜铃是当时陶铃的仿制品,大概也是第一件金属乐器,说明中国进入了“金石之声”的年代。徐中舒先生的观点更值得重视,他认为,木铎、铜铃,皆为“者及令长用为宣布教令之具”。“令”、“今”、“金”等字皆从此意而来。四,2003年,陶寺遗址又出土了一个铜齿轮形器。经金相分析,铜齿轮形器与一件玉瑗粘合在一起,套在墓主的手臂上,估计是臂钏一类的饰物。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此墓主只是稍富,并非社会上层贵族,能以铜器做饰物,足见青铜已较普遍;第二,此环形器为砷青铜,砷青铜溶液流动性强,可以推断出当时已能够制作非常精致匀整的模范,才能保证砷青铜的铸造。这两条信息说明,陶寺此时的青铜铸造已经不是一个很原始的状态。后来,陶寺的都邑遗址区又发现了一块青铜器残片,很可能是盆的口沿,仍属砷青铜,年代约陶寺中期,证明此时陶寺已开始铸造和使用青铜容器。(陶)

五,1980年,在属于龙山文化末期的“新砦类型”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灰坑中,发现了一片青铜器残片。该灰坑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050-前1994年。此铜片只有5-6厘米见方,薄壁,略呈圆弧状,下部有转折。发掘者比照王城岗出土龙山文化陶(guī),推测此残片应为铜的腹与袋状足的残片。经冶金史专家分析检测,可知该铜片系由锡铅青铜铸造而成。二十年后的2000年,新砦遗址又发现了一件残长8厘米多、形似镰刀的铜片。学者许宏说,他第一眼就认定,这块残片是铜或类酒器流部(倒酒的槽或管)的残片。六,许宏在《何以中国》一书中,依据当前的年代认识,把东亚地区最早的几件复合范铜铸品的年代排列如下表陶寺中期砷铜容器(盆?)残片公元前2100-前2000年;陶寺晚期红铜铃公元前2000-前1900年;王城岗龙山后期锡铅青铜容器(?)公元前2050-前1994年;新砦“新砦期”红铜容器(鬻、?)公元前1850-前1750年。许宏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刀,年代约公元前3000年。之后亦有铜制品出土,多为器形简单的小件工具和装饰品等生活用具,锻、铸均有,红铜、黄铜、砷铜和锡铅青铜互见,而不见容器和兵器。制造工艺处于初级阶段,尚未熟练掌握合金比例,不懂得复合范铸造技术。如果用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的话说,把这个阶段称为“铜石并用时代”,那么从陶寺、王城岗和新砦的上述发现中,显然已看到了中国青铜时代的曙光。七,学勤先生2007年在山西大学有一个讲演,题目是《再谈青铜器与山西古代史的关系》。里面有几个重要的观点第一个,很多青铜器被盗挖了,他说,上海博物馆在海外收购了一件很漂亮的铜器,一看就明显具有二里头文化的特色;还说,他2001年在香港转机去台湾讲学,见到了私人收藏家的珍贵早商青铜器。第二个,他认为,如果青铜器还能有进一步的发现,很可能是在山西,龙山后期那一片地区发展很快,而且有铜矿优势。第三个,他认为,中国的青铜器,是在公元前2000多年发展起来的,这个时间,与古埃及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差不多。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阳城找到夏朝都城遗址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阳城遗址在河南有两处,分别在周口商水县和信阳河区;另外还有山西和河北各有一处阳城遗。夏朝的都城目前认定的是,洛阳偃师和许昌禹州。洛阳二里头是夏朝都城,这是考古界的基本共识。在二里头,你会发现一个王朝的身影。二里头,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小村庄,地处伊河、洛河之间的洛阳偃师市。这个村庄有着中国传统村落典型

  • 夏朝时代的地图是什么?疆域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时代的地图,及疆域。夏朝地图制本关于夏朝时期地图是什么?这个问题应该还没有考证。或许有,只是我不了解,不知道罢了,毕竟我不考古人员。极有可能是布匹、兽皮所制。再或者没有地图及疆域概念。不过商代已经有地图出现,不然商汤怎么可能制定周密路线计划,绕一大圈灭夏呢?是吧!再或者是为,联络四方各诸侯国戎、

  • 二里头夏都遗址为什么曾经引起过轰动?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二里头夏都遗址引起轰动,这是必然的,因为世界上其它国家一直以为都不承认夏朝的存在,又或者说夏朝是否存在过这还是一个有待商议的,所以引发轰动是在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二里头夏都遗址位于洛阳盆地偃师市境内,其年代距今约3800~3500年,也就是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为夏、商时期。在二里头夏都

  • 我们都认为我们国家有夏朝甚至有虞朝存在。但为什么殷墟中的甲骨文没有一次提到过夏朝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指鹿为马的故事。夏朝的存在,如同黑白不相杂一样的清楚,为什么西方学者忽悠了一批国内学者?自诩为学者的人,跟着西方论调儿走呢?个中意味,见仁见智吧。他们说,夏朝不存在的根据,是一口咬着不放的“考古发掘,并未发现夏的遗址或者夏的文字。”的老调儿。我的回答:不能因为你考古发掘不到关

  • 三星堆遗址,会不会就是一直都未找到的夏朝都城?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三星堆遗址几乎比夏朝还要早,当然也不排除就是传说中的“夏朝”,只是三星堆偏离了中原文化圈,且没有文字表明三星堆就是历史中的夏朝。所以,史学界也不会承认,毕竟在古蜀国的遗址上面发掘出来的。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古蜀国在夏朝时期并没有与中原交往,他们认为古蜀国比较封闭偏远,属于同一时期的另外一个文明。不过三

  • 夏朝没有文字记载,夏朝可能会用什么样的文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从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来看,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朝代是商朝,包括郭沫若在内的一些考古学家和文字学家一直将商朝晚期发现的甲骨文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文字。按照这种观点,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距今就只有3300多年。可是我国号称五千年文明古国,没有文字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来证实我们的五千年文明呢?很显然,即使商朝是考

  • 陶寺遗址内,有夏朝王陵吗,夏朝有其他遗址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龙山文化的蛋壳高柄杯有关夏代社会发展的情况,古代文献记载既少,又多模糊不清。关于夏代的地下考古工作,目前还在继续探索中。经过多年的调查和发掘,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等地,发现了一种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内涵较典型,称为“二里头文化”。这一文化遗存的时

  • 现在都发现了哪些可能属于夏文化的考古遗址?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专业话题用词要严谨一些:1、遗址,是指大型遗址?还是文化遗址?如果是文化遗址,那就多了去了,只要3600年前的就可以断定为夏文化遗址。以出土的文化特征为例:《礼记明堂位》:“灌尊,夏后氏以鸡夷,殷以,周以黄目。”这个就是“鸡夷”说白了就是长得像鸡。而殷商人的器皿没有长得像鸡的,也没有“鸡腿”状的。那

  • 夏朝的都城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夏都---安邑,即山西临猗城西南的古郇阳城遗址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有470多年的历史,历经17帝王。这仅仅是推测,那么还有什么根据可以证明我们历史上实实在的确存在一个夏朝?汉朝的司马迁凭什么写《史记夏本纪

  • 洛阳有哪些你非常推荐的博物馆和历史古迹?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的古迹很多。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石窟位于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它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马寺钟声,位于洛阳市东13公里的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