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学说(思想)有18种、16种之说,传统观点有14种或12种之说。最初有“三教九流之称。最有代表性的是:
一、儒学:主创人为孔孟。孔子山东曲阜人,祖辈从河南夏邑迁出。
二、道学:老庄,皆河南人。
三、墨学:墨子墨翟(di),河南人(一说山东人)。
五、杂学:主创人吕不韦,河南人。
六、名家:主创人邓析,河南人。
七、小说家:主创人宋,河南人。
八、医家:主创人华佗,安缴亳(bo
)州人。
九、阴阴家:主创人周文王等。
十、农家:主创人许衍,河北人。
西汉初期,政治、思想、经济上面临着怎样的问题?
<一>,西汉初立,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
1,战国时期的旧贵族,心不向汉。
2,北方匈奴不敬汉朝,经常侵犯汉朝边境。
3,南方南粤丶夜郎、闽越…都不归附汉朝。
4,天下百姓,人心思定。
<二>,西汉初年,经济上面临的问题:
1,国困民贫,朝廷财力不足。
2,豪强势力强大,占有的大量资源。
3,天下百业凋零,百废待兴。
<三>,西汉初年,思想上面临的问题:
1,诸子百家,图谋重新崛起,都希望自家学说成为国家的正统理论,因此国家思想不统一,不存在正统的主体思想。
2,各个利益集团都竭力维护自身利益,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认识,说穿了对皇权有畏而无敬。
有鉴于西汉初立,所面临的困境。西汉平定边境丶镇压豪族丶确立主体思想,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西汉采取了息事宁人,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去触碰任何利益集团,不去触动任何利害关系。采取了“熬”的方式,去应对天下。
如此一来,天下各方势力都能安心,百姓也能安居乐业,边患也不太严重。在汉朝这种“无为而治的国策之下,汉朝经过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逐步发展壮大了,为汉武大帝的惊天伟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