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老师回答您夏朝,公元前2070年由大禹建立,都城能确定的是阳城(大禹建国时的还未能确定)。商朝,公元前1600年由商汤建立,都城亳,后来几次迁都,盘庚为王时,迁都到殷,政局才稳定下来,所以商又称殷商。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于公元前1046年由周武王姬发建立,都城镐京(今天西安西)。公元前771年,犬戎族灭西周,次年周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邑(今天洛阳),重建周王室,史称东周。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南征北伐,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王朝秦朝。秦朝虽短暂,但功绩甚大。确立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被后世沿用发展;秦朝疆域奠定了后世基础。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公元前202年,在楚汉争霸中获胜的刘邦在长安建立汉朝,史称西汉。西汉著名的历史事件有轻瑶薄赋的文景之治;汉武帝三次征伐匈奴;张骞“凿空”开通丝绸之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王莽专权,篡汉建立“新”朝。公元25年,在西汉末年农民起义中逐渐崛起的刘秀在灭掉新朝后在洛阳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在镇压起义过程中,群雄逐鹿中原,东汉王室衰微,逐渐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朝,公元581年,杨坚篡北周,建立隋,定都大业(长安,即今天西安)。隋朝虽短暂,但有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隋文帝杨坚确立科举制度,隋炀帝兴建大运河(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唐朝,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频发,公元617年,隋唐国公李渊发动晋阳兵变,618年在长安建立唐朝。唐朝大事有:贞观之治,武皇则天登基,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7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篡周自立,建立宋朝,建都东京(今天开封),史称北宋。建国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终宋一朝,“重文轻武”。1127年,金国南侵,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灭亡北宋。史称“靖康之耻”。同年,宋康王赵构南迁,定都临安(杭州),重建宋室,史称南宋。南宋初年,岳飞抗金的故事流传千古。
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夏朝到清朝的朝代,时间,都城,建立者,历史事件,经济文化,成
更多文章
中国古代史中的夏朝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你好!!据历史考证,夏朝是处于奴隶社会,而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之后,因为新石器时代大概在一万年前,因此,夏朝是在新石器时代之后。具体资料如下:夏朝(公元前2033至公元前1562)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
夏朝是否就是三星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我有一个很奇怪的想法。关于夏朝和三星堆!众所周知,三星堆时期从新石器时代到商朝末期。延续了了近两千年。而夏朝是从神话时代到有史以来的一个标志性王朝。两者可以说存在于同一个时代。并且,两个文明或者说国家,都没有任何文字流传,这个巧合加上巧合的事情,就不那么巧合了!第三,有一个关键人物大禹。大禹出生地在
徐中舒在《再论小屯与仰韶》中提出仰韶文化是夏文化的可能。现在看正确吗?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感谢邀请。徐中舒先生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大学者。上个世纪30年代初,他发表了《再论小屯与仰韶》(以下简称《再论》)。现在来看,文中的论点未必准确,实际上,后来他自己也修正了此文提出的看法。但是,《再论》一文的“破冰”及方法论意义,现在仍可说熠熠生辉。一,徐先生的《再论》一文,从虞、夏民族的分布区域考
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怎样对夏作出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中华文明源头探寻一直很尴尬。富贵寻祖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国家强盛了,中国历来讲求传承有序,发动各方力量完成中华文明早期阶段从传说到事实的跳跃。没有一个正规的历史是从传说和神话故事开始的。但是中华文明是。这个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事情。当时立项有点轻敌了。专家也有点大意了。总想借助先进的科研分析,加
为什么找不到夏朝的证明?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是不是真的存在,我觉得不一定非要找到一地方,有个石碑或者什么的,上面写着大大的夏字才算。比如说,夏朝曾经有个国封地,是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国。这是夏朝王族的封地,始封地就在河南方城县,而且在方城县就出土了很多和二里头风格特征一致的文物,而且还有石钺。年代,风格都一致。夏朝只要存在过,就会是多方面联
先秦时期的夏后氏与大夏有关系吗?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要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整个中国古史的架构问题。夏后氏与大夏二者相比,夏后氏是容易说清楚的。根据《国语》的记载,夏后氏是是用来称呼大禹一族的。而所谓的大夏民族,在先秦文献中的记载就非常含糊,也非常难处理。首先,从概念来说,大夏有政权概念,有地理学概念,有历史语言学概念,有民族学概念。不同的概念,其内涵
夏朝存在的争议跟巫师文化的突然消失是否有着某种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存在的争议与巫师文化的消失没有联系。夏朝存在的争议主要因为按照西方的标准,,一定要找到王朝存在的实证。而中国建筑以土木建筑为主,因战争、水火风光等自然浸蚀风化,逐渐消失在时光中。极少数遗存下来的古迹也深埋地下,暂未找到。自然西方为了打压中华文化,对夏朝一直不予承认。在商朝首都镐京被考古发现之前,
“三寸金莲”是传统文化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三寸金莲”不是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以来的一种陋习。古代小女孩,一般从4、5岁开始,就要用布条裹脚,又叫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社会上把缠足叫三寸金莲,这是对妇女的摧残和歧视。直到民国时,孙中山发布《大总统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劝禁缠足文”。
为什么汉服文化对中国影响这么大?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传统汉服神韵在于其内涵的千年国风,精美在于其彰显的中华优秀文化,魂在经过历史长河洗涤之后在襦裙纹样里留下的艺术传承。从历史学角度看,汉服已不简单是一种传统服装,更多代表的是中华文化的美学特性、艺术铺陈、民族气质以及辉煌灿烂的悠久文化,是中华儿女的根与魂,所以汉服为代表的汉服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特别
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还是汉族传统服饰?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汉服就是中国的传统服饰,因为,中国建国之初,汉族人口就占99%,现在少数民族人口膨胀,也只有9%,所以,中国的传统服饰就是汉服!而所谓的少数民族服饰,那个不是模仿汉服?那个不是汉服的改版?这也证明汉服就是中国传统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