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找不到夏朝的证明?

为什么找不到夏朝的证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90 更新时间:2024/1/22 2:49:43

夏朝是不是真的存在,我觉得不一定非要找到一地方,有个石碑或者什么的,上面写着大大的夏字才算。

比如说,夏朝曾经有个国封地,是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国。这是夏朝王族的封地,始封地就在河南方城县,而且在方城县就出土了很多和二里头风格特征一致的文物,而且还有石钺。年代,风格都一致。

夏朝只要存在过,就会是多方面联系,多方面印证的,文字存在与否根部不是夏朝是否存在的障碍。

而且,目前来看,我个人认为,夏朝的存在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对很多人来说,承认与否只在于你是否钻那个牛角尖儿的问题。

那西方人基于政治的,种族的偏见,就是不承认,那又怎样呢?你来不来,承认不承认,它都在那里。

这方面,不是中国人政治为纲,恰恰是西方人是这样。

夏朝与古蜀有关系吗?

这个问题算是问到我头上了。本人经过六七年对三星堆的研究,并由此对整个先秦史体系进行过深入的审查,可以自信地告诉题主:

我的答案:夏朝与古蜀有关系,具体说,三星堆就是《史记》中从炎黄之战到后羿代夏这一段时期的历史;金沙文化则为后杼复国之后的夏。为什么这么肯定?我的自信是建立在长期坚持不懈研究三星堆以及整个先秦史基础上的。围绕着我的这些观点,我已经发布了一部分文章在我的头条号上,当然有些内容现在还在整理,以后也将逐渐公布出来。

这里,我就概括地说明一下夏朝必在古代蜀地的理由:

第一,民族资料吻合。《新语术事》、《史记六国年表》、《吴越春秋》等大量的早期文献均明确记载大禹兴于西羌,其地即今在四川汶川,距离著名的三星堆遗址不到八十公里。

第二,语言材料有力。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汉藏语系具有同源关系。其中,嘉绒藏族的语言被称为汉藏语系的活化石。并且,笔者也在头条发布的文章中指出,嘉绒藏族就是先秦历史中极其重要的戎族后裔。

第三,文化地位有力。从公元前2000年起三星堆开始修建大城到殷墟崛起之前,在中国境内没有综合实力能超过三星堆青铜文明的考古文化。三星堆大城面积达3.6平方公里,其规模在先秦时期仅次于石峁和殷墟洹北商城。具体论述可见我头条内文章《发现夏朝,走进三星堆:论西戎集团和甲骨文中的江汉古族(中)》。

第四,考古材料有力。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如纵目面具、青铜神树、大立人像、金面具人头像、祭祀神坛以及金沙的太阳神鸟金饰等均具有世界性的文化地位,这已经为考古学界肯定,这殷墟崛起之前,三星堆文明是中国当仁不让的文化高峰。

第五,文化学材料有力。《左传》有后羿代夏的记载,这一事件后来演化为后羿射日的神话。能发生这种演化,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具有的宗教文化特征息息有关。同时,从民族学材料来看,中国流传射日神话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南、西南地区,其中,又以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最多。

第六,系统性解释能力最强。这条的意思是:以三星堆和金沙为夏,可以更为合理地解释我国的先秦史料、考古材料、民族演化、文化形成以及早期中国与周边文化的互动关系等种种问题,笔者把这一体系称为“夏与商周并行论”。

笔者之所以会建立这么个体系,是因为在研究三星堆的过程中,发现《史记》的体系无法解释大量的先秦材料以及现在已经发现的大量考古材料(如三星堆、金沙、盘龙城、新干大洋洲等),具体的研究可以查阅本人的《一误两千年》以及《夏与商周并行论》和《金沙文明解码》等文章。

笔者围绕着这个并行体系下已经发布一部分文章,均能做到叙述流畅。这里试举一例:按《左传》记载,后羿代夏后,少康曾担任有仍氏牧正。而距离三星堆遗址不到十公里的竹瓦街出土窖藏中,正好有带“牧正”铭文的青铜觯。更令人吃惊的是,传世文献中少康也有叫杜康,而《元史》正好记载杜康墓在今竹瓦街所在的阳镇;可以对比的是,在以《史记》为代表的传统历史体系下,对竹瓦街青铜器铭文这样重要的考古材料就难以做出有效解释。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夏朝的论证涉及的问题极为复杂,故以上所论只能简略地进行说明,更详细的论证可以看我的头条号文章,并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与我讨论。笔者研究三星堆和先秦史多年,我的口号是:研究三星堆,关注古史微。

再加一句:朋友们,读后别忘点赞哦。谢谢啦!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先秦时期的夏后氏与大夏有关系吗?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要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整个中国古史的架构问题。夏后氏与大夏二者相比,夏后氏是容易说清楚的。根据《国语》的记载,夏后氏是是用来称呼大禹一族的。而所谓的大夏民族,在先秦文献中的记载就非常含糊,也非常难处理。首先,从概念来说,大夏有政权概念,有地理学概念,有历史语言学概念,有民族学概念。不同的概念,其内涵

  • 夏朝存在的争议跟巫师文化的突然消失是否有着某种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存在的争议与巫师文化的消失没有联系。夏朝存在的争议主要因为按照西方的标准,,一定要找到王朝存在的实证。而中国建筑以土木建筑为主,因战争、水火风光等自然浸蚀风化,逐渐消失在时光中。极少数遗存下来的古迹也深埋地下,暂未找到。自然西方为了打压中华文化,对夏朝一直不予承认。在商朝首都镐京被考古发现之前,

  • “三寸金莲”是传统文化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三寸金莲”不是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以来的一种陋习。古代小女孩,一般从4、5岁开始,就要用布条裹脚,又叫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社会上把缠足叫三寸金莲,这是对妇女的摧残和歧视。直到民国时,孙中山发布《大总统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劝禁缠足文”。

  • 为什么汉服文化对中国影响这么大?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传统汉服神韵在于其内涵的千年国风,精美在于其彰显的中华优秀文化,魂在经过历史长河洗涤之后在襦裙纹样里留下的艺术传承。从历史学角度看,汉服已不简单是一种传统服装,更多代表的是中华文化的美学特性、艺术铺陈、民族气质以及辉煌灿烂的悠久文化,是中华儿女的根与魂,所以汉服为代表的汉服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特别

  • 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还是汉族传统服饰?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汉服就是中国的传统服饰,因为,中国建国之初,汉族人口就占99%,现在少数民族人口膨胀,也只有9%,所以,中国的传统服饰就是汉服!而所谓的少数民族服饰,那个不是模仿汉服?那个不是汉服的改版?这也证明汉服就是中国传统服饰!

  • 为什么有人说,宋国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战门时期的宋国是由微子启所建,宋国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商丘市睢商区。当时宋国非常富裕,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出现大批的商人大贾。宋国是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处于中国传统核心地位的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四大思想之发源地,被誉为礼义之邦,。墨子,庄子,和惠子三位圣人都出自于宋国。就连大圣人孔子的祖先也是宋国人

  • 从包头到石卯水库怎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从昆曲出发上110国道往西一直走,过了西水泉就会看到一座加油站,叫什么我忘了,顺着加油站旁边的一条小路往北一直走就到了,现在可能在修路,不知道修好了没有,不过,你在加油站问一下就会有人告诉你,再则马路边还有指示牌呢。

  • 中国古代史从夏朝开始朝代的起止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前2070-1600商朝前1600-1046西周前1046-771东周前770-256春秋前770-476战国前475-221秦朝前221-206西汉前202-公元8年新朝8-23东汉25-220三国魏220-265蜀221-263吴229-280西晋265-316东晋317-420十六国304

  • 夏朝有什么文学著作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到夏代的第十三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故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国语周语》)。似乎没有著名文学,那时还没汉字呢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迄

  • 从夏朝开始各个朝代的起始日期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同时这也是有说法的:《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那么国号由什么决定呢?一般来说大致有五个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