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星堆和良渚文化谁更早?

三星堆和良渚文化谁更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73 更新时间:2024/1/24 3:35:19

据考古考证,良渚遗址距今5300年至4300年而三星堆遗址距今5000年至3000年!良渚化分布与钱塘江流域至太湖流域!遗址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2019年7月6日获取录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星堆文化分布于四川省广汉市,分布面积12万平方公里,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古老而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长江流域文明之源”!据考古记载,良渚遗址应早于三星堆遗址!

良渚文明能不能证明朝的存在?

不能。因为这两者在时间地域上都不是直接关联的。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钱塘江地区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53004000年,即约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

第一,从时间上看中国史书上记载的夏朝约存在于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显然良渚文化是早于夏朝的。

第二,从地域上看夏朝的文化传统应该是与商朝、周朝到秦汉一脉相承的,这就决定了夏文化应该是在中原地区,而不会是钱塘江地区。

其实关于夏朝的文化遗址,已经初步确认在河南的二里头遗址了。

根据测年结果,二里头遗址年代分布约为距今38003500年,即约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500年,正好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朝时期。

而经过多年的考古和研究,也已经建立了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期商文化的发展序列。

二里头遗址使夏文化的存在有了实物依据,但夏朝的国际认可仍有待于更多历史信息的内证性遗存,比如最关键的文字的发现。

钱塘江地区的良渚文化实为一个方国,与上述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应该是差不多同时期并行发展的文化。

在良渚玉器上有类似战神的神秘图案和鸟兽等图腾不断反复出现。

史学家们据此猜测良渚方国为古史传说中蚩尤集团中的九黎部落联盟,良渚人就是九黎族中的羽人或羽民。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据说远古时沿海地区是小黑人或棕种人占据,良渚文化的居民是小黑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这话全在瞎扯淡,从山东的考古发现,在史前的时候,山东那边儿的人,都是东夷人。长得跟我们差不多。这这个可以去查DNA和人类骨架复制。良渚文明是在夏朝之前,己经被水淹了。但是它存在的文物和中原和三星文物很相似!良渚文明属于环太湖文明,而在太湖地区也拥有巨大的人口基数(良渚文化遗址数量众多)。所以他们外貌

  • 良渚文化的起源、发展与灭亡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文化的前身是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作为一种主体,良渚文化并未被任何一种文化所完整地继承和发展下来,它的一部分文化内涵(以黑灰陶为代表)为后来的马桥文化所承袭,它的另一部分文化内涵(以玉器和神像形纹为特征)被殷商文化所含化,作为完整的良渚文化主体已不复存在。虽然良渚文化解体消失了,但从马桥文化和中

  • 良渚文化真是古代的虞朝吗?比夏朝还要早?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没有虞朝一说。我们历史一般讲,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后有商,有周,此为三代。从历史上三皇五帝祭祀地点看,舜在越州会稽。如果我们假设把陕西宝鸡百首岭文化(距今7000年),视为炎帝时代,把陕西石峁遗址视为黄帝的都城(距今45003700年),那么,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要早于舜、虞!它处在宝鸡

  • 3700年前的“二里头”和5300年前的“良渚”,谁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二里头遗址在河南洛阳偃师,属于一个大型聚落遗址,他的年代被定格为3750年至3500年之间。洛阳网友们引以为傲的口号是“中华5000年文明看洛阳”,这句话对吗?错了朋友们,我们是中华5000年文明,不是只有3700年。我们盼望已久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了“实锤”,专家们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最能代表中华5

  • 夏朝与商朝,西周三个王朝的政治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夏奴隶制国家是在原始公社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原始公社制度解体的过程中,父权家长制家庭成为它的一种对抗力量。而奴隶制国家的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级贵族组织仍然要保持旧的血缘联系,严格区分姓氏。王室分封各部族,除保持它们所由出生的姓之外,又以封地建立新氏,

  • 我国夏朝时的政治体系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夏代的国家制度夏奴隶制国家是在原始公社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原始公社制度解体的过程中,父权家长制家庭成为它的一种对抗力量。而奴隶制国家的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奴隶制国家组织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不断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国家形成之后,各级贵族组织仍然要保

  • 浅析夏商时期的音乐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一、概况:在这一时期,中国基本上处于奴隶制社会。夏朝中,奴隶与农民,王和贵族之间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阶级。禹死后不通过选举而由他儿子启继承。由此,世袭制度产生。之后是商朝,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分开。这个时期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卜辞,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甲骨文”。随着奴隶制度的建立,这个时期

  • 《诗经》如何体现了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诗经》的体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地方乐调,所以又称为“国风”,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间歌谣,共有十五国风160篇。“雅”是周王朝中央所在地的乐调,即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105篇,含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是用于宗庙祭祀而兼有舞容的乐歌,也就是祭祀(祭祖或祭神)时用的歌舞曲

  • 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早期国家的形成“王”的出现时间地区突出标志核心:政治权力的产生与维护政治权力的更替方式思考:早期政治领袖为什么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这说明什么?二、夏商的政治制度夏启开创“家天下”的制度(王位世袭制)商代实行宗法制(特点)商代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三、西周的两项重要制度西周

  • 礼乐文化 什么是礼乐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我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