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没有哪些有趣的关于中国历史方面有趣的书籍?

有没有哪些有趣的关于中国历史方面有趣的书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50 更新时间:2024/3/25 4:54:35

就像书名一样,《万物有意思》是一本有意思的历史书,本书介绍了很多趣味历史小知识,内容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汉朝就有年终奖,你知道吗?

中国的休假制度起源于秦汉时期;唐朝就有离婚协议书;现在颇为流行的饺子是医圣仲景发明的……

书名:《万物有意思:中国篇》

作者:北京日报《万物》编写组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豆瓣评分:7.0分

一,书信传递:从邮驿到邮局

如果古人穿越到现代,估计要感叹如今高科技之发达,微信上发个消息,对方立刻能收到。

而在古代,信息的传递主要靠书信,唐朝时全国有1000多所邮驿可供传递公,仅限官方使用;明朝时出现了民信局,顾名思义,帮普通老百姓传递书信。

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邮局也是从这时候进入中国。

二,汉代就有年终奖?

辛苦工作一年,每到年底,打工人都开始暗戳戳思量,今年能发多少年终奖。

其实,早在汉代就有年终奖。

东汉时期给官员的年终奖包括金钱,也有物质奖励,如牛肉、粳米;朝时的年终奖有羊、米面等物。

由此可见,年终奖发实物是有历史渊源的,当然,打工人还是更爱发钱,有钱了想买啥买啥。

三,休假始于秦汉

呜呜呜,中国的法定假日实在太少了,每次放假还要调休,太可恶。

中国的休假制度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汉律》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每工作5天,可以休息一天。

到了唐朝,就从5日一休改为10日一休,算下来,一个月总共放假3天,这也太惨了吧。

四,中国古代临时工称“白役”

现在的公务员队伍,编制有限,所以会招聘很多没有编制的合同工干活,古代也是如此。

以清朝为例,衙役编制有限,事情太多又做不完怎么办?那就招聘临时工,临时工不发工资,但仍然有很多人挤破头想去干。

当官府的临时工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免除徭役,二就是背靠政府,可以有灰色收入。

五,离:一纸管窥唐人离婚

唐朝时的“放妻书”是迄今为止,最早的离婚协议书。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好聚好散,祝愿彼此都有美好未来。

现在离婚之所以麻烦,有个核心因素就是双方的财产问题。

早在汉朝时,离婚后的财产分配已写进律例,汉律规定:“弃妻,畀所赍”,意思是离婚时,女方可带回陪嫁物,但不能参加对男方家财的分割。

六,地图:从古到今的“神器”

从古到今,地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团子,路痴一个,出门全靠高德地图的语音导航,没有地图我就如睁眼瞎。

我们看古装电视剧时,尤其涉及打仗的场景,就少不了地图的存在,有了地图,排兵布阵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七,弓箭:从狩猎战争到竞技健身

弓箭在古代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狩猎,二是打仗时射杀敌人,三是娱乐方式。

最早的弓箭出现在28000年前,原始社会时期,光靠人类的双手狩猎,不能获得足够多的食物,弓箭就应运而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西周春秋时期,弓箭成为战场上的重要武器,很多贵族学校里也开始教授射箭。

这一时期,也兴起礼射之风,不同于战场上的厮杀,官员们举行活动时的射箭,更像是一种娱乐方式。

现代,也有射箭馆,有兴趣的话,可以抽空去试试。

八,饺子历史可溯千年

关于饺子的起源,各种说法五花八门,公众接受度比较高的说法是,饺子是由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这里面有个小故事,东汉建安初年,张仲景辞官告老回乡,此时正值冬天,回乡路上,他看到很多老百姓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很难受。

张仲景在南阳东关空地上搭棚架锅,羊肉、药材一起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煮熟分给穷人。

所以,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习俗就来源于这个故事。

读完这本书,奇奇怪怪的历史知识又了解了不少,作为一本历史科普读物,值得一读!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谁是威县张庄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我是威县杨长屯,附近的郝屯,在威县的东南方向106国道到了莫尔寨南边的路口往东面拐弯一直往东走第二村子就是查询得知:全国名叫李兰宝,共计160人,其中河北省13人,其他私人信息无从考证,满意请采纳!威县侯贯镇南侯伶仕是扶贫村。他是河北邢台威县雪塔乡赵牛村

  • 中国历史文化的故事有哪些英语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whywefight:中国之战》?《剑桥中国史》听说很不错的样子,虽然我英语还没好到去买本来看…中国文化故事短剧太多了,但是英文需要你自己翻译啊亲爱的。本问题容易河蟹。我最近收藏了一个书单,虽然是关于经济的,但是不分家嘛:ThebestbooksonTheChineseEconomy也可以看The

  • 可以帮忙解答一下这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嘛?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CriticalIncidentAnalysis(关键场景分析)是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是重要手段。简单的说就是分析关键场景中的解决问题和行为策略。学员们通过讨论、总结锻炼自身在跨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会定期发布一些案例。希望提高自己跨文化竞争力朋友可以参与这些案例分析。大家可以评论区提出自己的策

  • 文化领域有哪些经典「中西融合」的案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中西融合”的定义很宽泛,理论上糅合了中华文化元素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创造都可以视作“中西融合”,但能称为经典的关键在于行之有效且获得广泛认可,前提在于融合本身能否做到取二者之精华且去其糟粕,否则融合出来的也只是怪胎,更难称之为经典。什么是中式文化的精髓?传统儒家文化讲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 文化事象案例怎么写(怎么写一个文化创意方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这个的看具体的场景,因为方案是要服务于目的。大概而言,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方案要解决的问题,反过来思考,如何有效解决;2、如果是乙方的话,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分析对方痛点和需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而不要仅仅分析问题;3、措施要有可行性,很多方案看起来很好,但无法落地,这不是一个好的方案;4

  • 例举一个你知道的文化现象叭,文化变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文化变迁的含义文化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谓文化变迁,一般是指任何影响文化内容或者结构的变化。也有学者从族群的角度认为文化变迁指的是由于族群(或者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我们认为当文化的元素、结构等发生了增加或者

  • 如何看待当下文化综艺越来越多的现象?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

  • 中国的民间故事有些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神话故事大全(精编连环画)(1)(豆瓣)这个吧,天知道我小时候看了几遍顺便原文来自姚宝的《中国各民族神话》系列丛书奔波儿灞,灞波儿奔,刁钻古怪,古怪刁钻,精细鬼,伶俐虫,巴山虎,倚海龙,有来有去,云里雾,雾里云,急如火,快如风,兴烘掀,掀烘兴出自《西游记》四娘子/高八丈《乾馔子》忽见堂上有伛背衣

  • 给几个小人物艰苦奋斗后成功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创业故事:麻辣鱼传奇(10:16:36)标签:杂谈成功人士的传奇创业史,我们大都耳熟能详,且能娓娓道来,言谈中不乏崇敬甚至艳羡。但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人物,我们的左邻右舍,我们的朋友,或者只是点头之交的似曾相识的人,也有白手起家,通过艰苦奋斗,加上自己的天赋,当然还有一些机遇,而成功的事例。当然,这种事

  • 中国民间故事一共有几篇?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垂拱年间,阳谷县有一个名叫徐怀志的老汉。有一年的夏天,徐老汉与老伴丁氏在榻上睡觉,到半夜的时候,徐老汉感觉十分闷热,便从床上坐了起来。他准备拿扇子扇扇风,可是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手竟然从扇子上穿了过去。徐老汉用力去摇妻子,可是妻子根本感应不到,自己的嗓子好似被什么锁紧一般,怎么也发不出声音。就在徐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