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没有什么让人感觉眼前一亮的人文历史故事?
1、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总结: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2、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总结: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二、有什么有逼格的中国历史故事,可以讲一下吗?
少有人知的故事,故能显得渊博
如果真是为了逗佳人一笑,也许可以试试
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面试一位要升迁的干部。
你姓什么?
下官姓钟。
你是哪里人氏?
下官是浙江会稽人氏。
张居正突然色变,满脸不悦。那官员莫名其妙,又补充:不过我家从湖广搬到会稽不久。
你且退下。
张居正后来把这官员贬职了事。
时人多以为张居正当时权倾朝野,行事蛮横,但何以两句话就决定此人的霉运呢?
李清照是珍品收藏大家,有些稀世之宝,但丧夫后一个妇道人家颠沛流离,曾寄居会稽钟家,被骗了盗了一些藏品。她在所著金石录后记中记述了此事,直指钟家为贼。张居正应当看过此书,并对会稽钟家印象恶劣。于是,这位来自会稽的小钟在几百年后中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不要得罪女文青,会记仇,会报复,而且几百年都不晚。
2.女文青的报复还是要假手男人完成。
3.被报复的对象往往是无辜的人,甚至是冤枉的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女文青会伤害无辜群众,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恐怖分子。
三、读史时,哪些故事让你动容?
本人是历史爱好者,读过大大小小各个时期的故事。前几的故事都读过。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宋徽宗时期,京城有一个士大夫听闻蔡京是个对吃特别有追求的人,特别是蔡府的蟹黄包。有一天这个士大夫买到一个女子作小妾,得知小妾原先是在蔡府中的膳房工作。于是便叫她给自己做蔡府中的蟹黄包。小妾却回答到自己做不到。士大夫问为何,你不是蔡府膳房中工作过吗。小妾说,我在蔡府只是蟹黄包组下的馅料组下面的葱丝组中其中一个切葱丝的而已。
宋人周密就在《鹤林玉露镂葱丝》中讲了这一则故事:有士大夫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做包子,辞以不能。诘之曰:“既是包子厨中人,何为不能做包子?”对曰:“妾包子厨中镂葱丝者也。”
之所以分享这个小故事,而不是那些家国情怀,金戈铁马的故事是因为,南宋名义亡于钦宗,实则从他老爹徽宗已经开始出现问题。而宋徽宗对蔡京的信任占了很大的原因。这小小故事可以看出蔡京当时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外部力量可以做到摧毁一个帝国。可被摧毁的家园可以重建。而真正兴起和衰落,是从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