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段子)多?

为什么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段子)多?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21 更新时间:2024/4/25 2:49:48

首先思考这么两个问题,春秋战国之前是什么时期?春秋战国之后又是什么样的状态?

春秋战国之前是西周、商朝、夏朝、三皇五帝.战国末期则秦一统天下,建立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朝代,并且从此至今中央政权统一天下都是主旋律.

在之前的时期里,历史记载非常模糊,西周还好一些,商朝的史料已经很少甚至是混乱,夏朝这个朝代到现在都存在争议,之于三皇五帝基本就是传说.所以没法给现在留下太丰富的故事素材.(不过话又说回来,山海经里那段时期的素材也不少,只不过除了个别几个之外,其它的都不流行.好像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精卫填海了,毕竟这个书读的人少,好些人连最进本的五服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段历史段子大多集中在最最上层的那一小搓人里,比如姜太公钓鱼,文王周易,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传说多过历史,内容也跟平民关系不大.这个时期段子少的原因基本就是这些,比较简单一些.

下面说说之后的时期.

秦一统天下之后,中国的主旋律就是中央集权治理天下.虽然有过两次南北朝已经民国时期的两党政权对立,但总体分裂的时间是要小于统一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修史就成了中央政府包办的工程.一旦历史的话语权只放在某一个或着某一小群人手里,其所记载的史料就自然被烙印上当时朝代的特色.说白了就是,后来的史料虽然记载详细,但是不在像春秋战国时期那样崇拜非君主英雄,同时思想流派上也不在像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庞杂,故这之后的史料读起来更多的是一种格式化的东西.(司马迁是个异类,他是因为一些其它原因才能写出史记这种史学奇书)所以啊,像"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这样的话是不可能出现在一统王朝的正史里,因为它不符合统治者的价值观.

天下一旦统一之后,任何一个统制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全国人民跟自己一条心.这个单靠军事经济手段是没法完成的,必须得通过政治文化来加强.所以秦二世亡后,统制者们开始寻求一种既能治国又能安民的思想.法家已经被证明过不适合长治;墨家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都兼爱非攻了,还要统治阶层干什么?直接天下大公多好;道家太个人主义,太讲究个人的超脱和进化,也适合;儒家还好,儒家本身的内容就主要集中在如何治理国家,并且主张礼乐那些统一思想的东西.问题是它提倡法先王,这点不太符合后来统治者的利益,都学上古圣贤那一套,当皇帝还有意思吗?

最后干脆除了墨家之外,以儒家为主干,添加进来一些道家和法家的东西,融合形成现在所说的儒家,然后以此来统治国家和百姓.这样就把大家从思想上从价值观上进行一个量产,这之后写出来的正史即便统治者不去干预,那写史的人也会按照这一价值观进行书写,也就是我上面说的格式化.在这样一个格式里面,没有百家争鸣,突现的更多是集体国家君王,对于个人则尽量淡化,段子自然就不如之前精彩.比如我上面说的乐毅那段话,放现在来看其实很正确,当然咱们现在觉得正确是因为思想进步了,但更高层的人未必喜欢大家认为它正确.同样的,李陵就被很多人说成是汉奸,而且经常拿放养大叔和他做对比.反过来看乐毅呢?按这个逻辑乐毅难道不是燕奸?OK,乐毅不是燕国人,人家回赵国也算正常,问题是乐毅是中山人,中山国是赵国灭的,那中山奸总该算吧?可有人说过他某奸吗?没有!李陵为什么就汉奸了?很简单,李陵主动请战,明知道步兵对骑兵且人数悬殊还非要出塞打仗,他爷爷他叔叔都是名将,他战败被俘竟然还敢投降,甚至后人故意刻画了许多投降的细节.其实这些都是借口,纠其原因,还是因为李陵那个时代思想和价值观已经统一,他再这么做自然要被唾骂,对于他是否汉奸,咱们在这就不讨论了,都是口水仗.乐毅和李陵一对比,你更爱看李陵的缎子还是兵家牛人乐毅的?所以,战国之后不是没段子,而是段子的描述太格式化太思想一体化,可读性差,自然流传性也就差.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忙着抢夺地盘,他们要仰仗各位能人,所以思想上不可能统一,这造就了思想开放包容万象的百家争鸣.这段时期的记载更多的是体现个人价值,体现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体现个人价值实现过程中如何发挥无所不用其极.自然故事包含的范围更广阔,从各国君主到草根阶层一律囊括,可读性趣味性贴近生活性更强.重要的是,那个其实思想开放包容,人的行为准则条框要少很多,形事作风更多的是讲求实际和自身利益,这就大大增强描写时的故事性.

不是那个时期故事多,任何一个时期的故事都不少,而是我们更喜欢看那个时期的故事和传奇.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故事简写(100字以内描述中国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超简短:中国历史朝代歌,好像是现代汉语词典后边的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自此完。长一点的版本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

  • 文化故事征文(企业文化征文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孟秋之末,仲秋之初,你们带着秋日的清爽出现我的生命中,此后四年,那些隐于岁月之中的美好,藏于年华中的心动皆因你们而生。物转星移,匆匆吹散了几载的流年;今朝回望,正如一池中的点点风涟,黯黯的漪波缱绻,逗起数层的浪圈。寓见他乡月光初秋九月,离故土,来新途,自拥五岳独尊的泰山的泰安来到三面荷花四面柳的泉城

  • 中国古代历史一些常见专用词汇应该怎么翻译为英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非历史专业,但在美国上过一些历史课并曾经长期混迹于历史系的社团,见过很多学术文献和非学术著作里的名词翻译,曾经也经常和历史系的老外交流(或怼人)。下面贴一个早前我的一个收集文档,大致按内容及时间顺序,列的都是那时我觉得比较有用的有关中国古代历史的词(包括人名、地名、事件、制度、宗教、典籍、官名等等)

  • 有哪些好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作为一个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给你一个我研一的时候导师安排的书目吧,阅读书目里的都可以算经典,我们是要读过之后逐本开读书讨论会的。第一、二学期阅读及参考书目第一学期阅读参考书目一、阅读书目:《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0《老子新译》任继愈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庄子译注》王世舜主编山东教育

  • 做文言文阅读有没有什么小技巧?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每天都在背那120个文言实词,也没少练文言文翻译、断句,但是到文言文实战的时候,还是只能靠运气。这些统统可以归结到文言文的训练无效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要从观念上明白高考的文言文到底考什么。只有明白,你文言文的训练才不再是以前盲目训练,只想着量变引起质变的简单重复

  • 孩子必读的中华历史文化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谢邀。下面我说的基本上是大纲推荐读物以外的。《上下五千年》不错,或者订阅《意林》杂志少年版也可以,我们小时候有《东周列国志》等书籍,现在应到还有吧,那个也不错,还有前面的朋友提到的《世说新语》,如果要为学习打基础,《中华活页诗选》也不错,有古文有现代文。我个人比较倾向了解一定的中华历史作为积淀,然后

  • 讲给孩子的中华历史故事(如何给小孩讲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谢邀。下面我说的基本上是大纲推荐读物以外的。《上下五千年》不错,或者订阅《意林》杂志少年版也可以,我们小时候有《东周列国志》等书籍,现在应到还有吧,那个也不错,还有前面的朋友提到的《世说新语》,如果要为学习打基础,《中华活页诗选》也不错,有古文有现代文。我个人比较倾向了解一定的中华历史作为积淀,然后

  • 如果想要孩子学习中国历史知识,你推荐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以前我一直有一个困扰,当孩子问我“她的裙子为什么叫汉服?”“汉朝是什么时候?”“古时候又是多久之前的时候?”我是很局促的。我不太明白要如何去跟一个孩子讲解,我们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如今,人类文明痕迹的沉淀。等她上了初中再去学历史教材吗?我的亲身经历提示着我,区区几本枯燥的教科书,从来没有真正激发过我的兴

  •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视频大全播放(历史题材视频素材哪里找?)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凌点网直达链接:https://www.2amok.com/?r=86926这个网站提供了海量的历史题材的素材,并且还可以按照时长、分辨率和宽高比筛选你需要的素材,可以说是非常贴心了!包括历史战争视频、历史人名条视频、历史事件视频、复古视频和怀旧视频都有,总有一款适合你!赶紧进入叭:历史题材视频素材

  • 中国文化故事有哪些小学生作文(中国有哪些经典的儿童文学?)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你好,小朋友。都可以啊。初中主要是写记叙文吧?像春节、中秋、清明这样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国粹京剧,各种戏剧等等都很合适啊。比如说在某个节日你和家人做了什么事情(可以读一下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或者你和爷爷去听了黄梅戏,你和叔叔比赛中国古典诗词……等等,记叙文重在真情实感,其中的传统文化底蕴是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