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哪些很棒的典故?

有哪些很棒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42 更新时间:2024/1/25 17:19:37

.

这些堪称绝妙的古代典故,看完立马涨知识,轻松读懂文言文!

每次阅读文言文时,总会碰到一些“古代典故”,它们看着似曾相识,却又说不出完整的意思。

今天,纸条君就带来了7个广为流传的古代典故,听听唯美词语背后深藏的故事,一起长知识~赶快码住学习啦~

典故一:二分明月典故二:庄周梦蝶典故三:莼鲈之思典故四:四面楚歌典故五:王质烂柯典故六:易水悲歌典故七:暗室逢灯


典故一:二分明月

【典故溯源】

《忆扬州》[唐]徐凝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本来用“三分”“二分”的新颖别致之词与扬州的繁华盛名,后人常用“二分明月”形容扬州的繁华占了天下三分之二的风光,也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繁荣景象。

现在,人们说起“二分明月”,首先想到的就是“扬州”二字了,至于徐凝诗中的“思”,也要比扬州嘈杂喧嚷淡了几分。

【适用主题】

适用于社会图景、繁华昌盛、时代变化、文化传承等主题。

【示例】

“二分明月”给我们带来的繁华之景或许只是惊鸿一瞥,从古人的诗文中,我们得以欣赏那占据天下二分明月的烟花扬州。

但是从古至今,时代交迭,繁荣昌盛的追求从来都是我们的美好愿景。世界一点一滴地改变,最终将汇聚为巨大的洪流,描绘更奇妙的未来蓝图。


典故二:庄周梦蝶

【典故溯源】

庄子齐物论》[战国]庄周“昔日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飞舞,十分快乐和悠然自得!忽然梦醒,但是梦境太过真实了,让人一时分不清,却发现自己仍然是个人。

在《庄子齐物论》一文中,他用如梦如幻的笔触记录了梦到蝴蝶这一趣事,表达了“齐物”的观点。在一般人看来,梦境是幻觉,醒后所见所感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庄子却认为梦是一种境界,醒也是一种境界,两者之间的本质是相同的。

【适用主题】

把握当下、浪漫哲思、虚幻与真实、经典永恒。

【示例】

面对一路上的风云诡谲,你是否能够从那虚幻与真实之中分清前方的道路呢?

我们也许无法参透庄周梦蝶的哲思感悟,但是我们却能走在当下,用行动去破除笼罩在我们身上的虚幻之罩,穿过它真实地去触摸庄周关于“物我生死”的观点,把一切虚妄变成可能,把一切可能变成真实,以找到茫茫前路的方向。


典故三:莼鲈之思

【典故溯源】

《世说新语秋风思归》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西晋文学家张季鹰,因着秋思随着秋风生长,由此想起了吴地的菰菜羹、鲈鱼片,说:“人生在世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舒适惬意罢了,怎么能够因为名望和官爵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做官呢?”

于是,他命人驾驶马车,回到了家乡。不久之后,八王之乱开始,齐王战败,当时的人都说张季鹰能够窥探先机,在看到事物苗头后独善其身。

【适用主题】

适用于乡味、报国之志、见微知著等主题。

【示例】

味觉,往往能勾起浓浓的乡思与美好的回忆。人们走在街道上,远处忽然飘来一阵似有似无的乡味,往前的脚步忽然顿住,不由得寻找起味道的源头。

穿过小贩殷勤的叫卖声,穿过繁华热闹的弄堂小巷,终于找到了那令人垂涎的食物,细细掂量而后细细品味,口腔里那熟悉的味道仿佛让人回到了思念已久的家乡,回到了难以忘怀的温暖场景。


典故四:四面楚歌

【典故溯源】

项羽之死》[汉]司马迁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项羽于乱世之中举旗而起,率领众将士在荒乱暴虐之中击溃秦军,可当一代乱世英雄。无论是在巨鹿之战的英勇,还是带兵入关中火烧秦王宫,并在江东自立为西楚霸王的风发意气。

然而,即使英雄力量磅礴,英雄气概举世无双,但以刘邦为首的汉军之势已成定局。在最易望月思乡的深夜,张良以“四面楚歌”之计,让汉军在四面唱起楚地乡歌,削弱了楚军的斗志。

【适用主题】

适用于英雄精神、心怀壮志、舍生取义、英雄末路等主题。

【示例】

四面楚歌,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英雄末路,项羽并未投降,而是率领仅存的八百壮士深夜突围,破釜沉舟。


典故五:王质烂柯

【典故溯源】

《述异记》[南朝]祖冲之信安郡石室山,晋时樵者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王质烂柯,化用“烂柯人”的典故,用来比喻白云苍狗的世事变化给人恍如隔世的感觉。“柯”这里指的是木质的斧柄。

故事大意是东晋时的王质进山打柴,几个小孩子给了王质一个像枣核的东西,王质含在嘴里感觉不到饥饿。小孩子问他:“还不离开吗?”王质才回过神,发现木头斧柄已经腐烂了。回到外面,已经没有和他同时代的人了。

【适用主题】

可以用于故地重游、物是人非,时光荏苒,追忆过往年华的感慨等作文立意。

【示例】

每当回忆起过往,每个人都是“不知柯烂”的王质。回忆翻涌而来,一张张面孔,有相互倾慕的他/她,有黑白相片上的音容笑貌,还有一失足而错过的机遇与前途。

面对回不去的从前,千言万语只能化成“既归,无复时人”的感慨与怀念。空怅望,人寰无限,丛生者,唯有哀怨。


典故六:易水悲歌

【典故溯源】

《战国策燕策三》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易水悲歌”源于荆轲刺秦的故事,我们常用它形容别离时悲凉的场面和表现慷慨悲壮、视死如归的气概。

听闻秦国将领王翦攻占赵国国土,威胁燕国南边地界安全的消息,燕太子丹与荆轲共同谋计,趁给秦国献上樊於期首级及燕地图,秦王放松警惕的时机,“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持匕首刺之”,刺杀秦王以保燕地。

【适用主题】

适用于爱国情怀、民族气节、时代英雄、壮志报国、悲壮无畏、视死如归等主题。

【示例】

自古英雄意气激昂,慷慨悲壮。岳飞抵抗匈奴,忠勇善战,一鼓作气把十万金兵打得落花流水,一身功名拂了,给郾城大战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那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信念,深深影响着后人,那一曲易水悲歌,永远吟唱在易水面上。且行且歌,且吟且唱,那些英雄的悲壮情怀是否也引得你驻足回望,意气激昂背后的英雄陨落又是否给你留下深深的遗憾?


典故七:暗室逢灯

【典故溯源】

《野叟曝言》[清]夏敬渠天幸遇著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

意思是在黑暗的房间里遇到了灯光,比喻在危难或是困境中得到了发或转机。

多用来形容读书作文时,受人指点迷津而豁然开朗,后来将“困境”扩大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适用主题】

可以用于车到山前必有路,困境中寻求帮助,点拨与启发,寻找灵感,顿悟等作文立意。

【示例】

我们常常陷入权衡和取舍的抉择中,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久居暗室,亟待明灯。心中的篝火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柴薪,距离冲天烈焰只差一点点启示的火花。这样的启示,就是点亮暗室的明灯,也是急奔渡口时恰有的停舟。


看完以上这些典故,是不是觉得自己又涨了不少知识呢?

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古代典故?快来留言区说说它背后的故事吧~

如果觉得涨知识了,别忘了点个赞告诉纸条君哦~


文言文、古诗鉴赏,想轻松提分,在高考中考里多拿几分?

来【纸条App】,搜索“文言”、“诗歌”等关键词就可以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内容摘自纸条App,转载请联系纸条君)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为什么改名为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国家机构改革,将各地的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合并,合并进来后包括昌正旅游,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等管理部门皮蠢,所以更名为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燃迅陪育局。云蔚成,1984年-1988年期间担任所长,深圳“大家乐”活动创始人,曾任市文化局副局长、深圳有线电视台副台长、深圳高交会宣传办公室主任,现任深圳市文化

  • 中国文化历史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治世,大多国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汉朝的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轻摇赋税,疗养生息,为后面汉武帝的霸业奠定了根基;或者是想到唐朝的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政治清明,知人善用,社会安定,为后面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但是很多国人不知道的是,在距现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王朝时,便出现了我

  • 有哪些经典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1981年,一研究生考察北京石经山,发现一座石碑,碑文内容惊得他目瞪口呆:山上石洞藏有佛祖舍利!1981年3月,中国社科院宗教所研究生罗,为了撰写毕业论文,只身一人来到北京石经山进行考察。这石经山素有“北京的敦煌”之称。1400多年前,隋朝高僧静琬担心灭佛运动再次发生,手写佛经全部化为灰烬,便在石经

  •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李二凤身上发生的几件事。1、玄武门事变逆风翻盘据《通鉴纪事本末》中记载,当时朝廷已经出现一种十分不正常的现象:“太子令,秦、齐王教与诏敕并行”,使得执行的官吏们“莫之所从,唯据得之先后为定”。加上太子咄咄逼人的政治攻势,使得二者之间关系更加对立。武德五年,在处理王世充集团的府库珍宝时,由于李世民拒绝

  • 文化历史典故内容(求一个历史典故的详细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谢邀,应该是楚庄王绝缨的典故。其实这种事一般把你自己写的描述往百度一放也就能搜到了。原文: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

  • 有什么英文诗歌或者故事是适合一个2-3分钟朗诵演绎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王尔德的《玫瑰与悲伤》RosesandRuebyOscarWildeCouldwedigupthislong-buriedtreasure,Wereitworththepleasure,Wenevercouldlearnlovessong,WearepartedtoolongCouldthepass

  • 有哪些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题目?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国老师从教15余年,带出来众多高考作文满分的学生,也批阅过很多高分作文。的确!题好文一半,好标题有如文章的眼睛。好的作文标题可一句抵一万句,从高考阅卷实际来看,阅卷老师每天阅读了大量作文后一定会有疲倦感,而靓丽的标题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从而就会为作文赚到印象分。举个例子,某次大考,作

  • 文化故事题目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我真的是个学化学的,但是知乎真的好喜欢让我回答语文问题。首先,我们先来讨论文体,你的主题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最简单的中上高分就是写一篇议论文。那我先讲议论文要怎么写。第一,这篇文章绝对不可以只用敦煌这一个素材,要不然很容易偏题[注意,我这里在讲议论文,要是写散文或者小说是可以只写这一个的,下面会讲]假

  • 有哪些有关日本文化的有趣故事适合分享?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谢邀!阿里阿朵。这个问题真是甚得我意,我也正好整理一下日本所见所闻。本人在日本研究生期间学的就是民俗宗教,打了很多杂工,参加了很多日本社团活动,平常也喜欢关注一些怪力乱神或有趣搞怪的事情,比较两国文化的异同。现在在路上不方便多写,先举几个想到的项目占坑,回家补上链接网站以及内容。回家了,我来为大家介

  • 如何写出走心的文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决定火力全开!如果说文案写两句煽情的话,或是巧妙运用了排比之类的技巧,我认为那还称不上走心,走心的文案背后,一定有一个牛逼的洞察。洞察,这个词就很精妙,就像隔洞窥视,发现消费者心底的秘密。2011年,参加过台北奥美的一个培训,很精彩,我还记得讲师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纸,他对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