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至15日刚刚去过石泉,利用几天时间全方位了解石泉好玩好吃好耍之处,这也是第一次去石泉,石泉的美景美食和古镇以及江南水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石泉位于秦巴腹地、汉水之滨、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总人口18.2万。因“城南石隙多泉、径流不息”而得名。去了一次才了解,这里的生态优美、人文厚重、环境宜人真的特别准确。
石泉素有“秦巴水乡、石泉十美”之称,这十美即是:1、云雾仙山雄奇之美,2、后柳水乡轻柔之美,3、燕翔洞府梦幻之美,4、中坝峡谷幽静之美,5、子午银滩浪漫之美,6、千年古城人文之美,7、金蚕之乡桑海之美,8、石上清泉神韵之美,9、汉江浣女脱俗之美,10、养生佳肴天然之美。
石泉是先秦文化重要发祥地,综合学派鼻祖鬼谷子在云雾山修炼授徒,又称为“鬼谷子故里”。同时也是西部第一蚕桑产业大西安,北中国桑学会授予“中国蚕桑之乡”称号,习近平提到的“鎏金铜蚕”就出土于石泉县池河镇。
石泉重视旅游产业,目前已经打造池河金蚕小镇、鬼谷子文化小镇、杨柳秦巴风情园、印象汉江、喜河风情街等一系列项目景点,石泉老街《县令巡游》、县城内《丝路之源石泉十美》大型实景演艺,全面生动介绍了石泉。
这次有机会见识了云雾山鬼谷岭景区、景区建设规划高起点大手笔,应该是又一文旅融合的好出去。先放几张照片让大家看看。
第二天伴着春雨在石泉县城码头乘坐游船抵达后柳古镇,三月的石泉烟雨蒙蒙中,两岸山色夹杂着新绿,江水碧色如洗,好一番江南水乡烟雨图!后柳古镇白墙灰瓦掩映着新叶嫩芽十分有韵味。午饭时间后柳的各类美食也让人回味无穷。
石泉十美中,有幸在这次能一览二三,剩下的作为遗憾再去!
你认为算盘是否可以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做为一个没学会珠算的中国人,现在心里还抱着遗憾,从心底佩服古人的智慧。
衷心祝愿申遗成功,得以发扬广大!
算盘是中国人类智慧的结晶。有一种说法叫人算不如天算,现在可以说到算数这个点上反过来可以说天算不如人算了。中国人远古的这一伟大发明完全有理由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1。宝鸡社火、凤翔木版年画、凤翔泥塑、西秦刺绣、炎帝祭典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和社火脸谱、西府皮影、宝鸡剪纸;
2,凤翔草编、面花礼馍、千阳八打棍等省市级项目;
3,民间舞蹈:眉县高跷赶犟驴、岐山转鼓、宝鸡千阳八打棍、宝鸡陈仓区西山刁鼓、陈仓秧歌;
4民间音乐:陈仓姜马察回、陈仓区西山酒歌;
5,传统戏剧:千阳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关中皮影;
6曲艺:西府道情、西府曲子;
7,民间美术:西秦刺绣、宝鸡、陈仓区宝鸡社火脸谱;
8,民俗:宝鸡炎帝祭祀、陇县陇州社火。
农村失传的传统手艺都有那些?手艺人当今社会真的不能吃香吗?
农村失传的传统手艺有很多种,手艺人当今社会还真不吃香了。
农村失传的传统手艺有铁匠、木匠、补锅的钴噜子、草编、竹编、手工布鞋等......。
这些传统手艺在以前,都是农村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现在都渐渐消失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科学机械化的生产,都代替了古老的传统手艺,生产出来的东西实惠还美观,人们掏钱就能买到,让
很多传统手艺制品就失去了利用价值,使传统的手艺逐渐失传,造旧了手艺人当今社会真的不能吃香。
任何传统手艺,都包含着每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包含着每个时代的价值和追求,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这都是社会的必然现象。
(原创)农村失传的手艺可多了,不是手艺人当今社会不吃香,而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有些手艺已被现代化代替,有些手艺当今社会已经用不着了。
一、被代替的手艺
剃头匠(包括取耳,失枕端背等)
在当年农村的剃头匠可是一种很吃香的手艺,他们包村、包户。年初的第一个月,就在所熟悉的各个村子预定生意,讲好包年。你家有几个男性需要剃头,每人全年多少钱,每月按时到村,先不收费,包年剃头都比按月剃头价钱低得多,待到年底的最后一个月,统一收费结账。无论是剃光头或剪新式头都可以包。这样,剃头匠的收入有风险,吃饭是到时就在村里的村民家吃免费。
这种手艺已被合村建镇,镇里和城里的理发店代替,再也见不到走村串户的剃头匠了。
二、架子建房木匠
木匠的分类特别多,有架子房木匠,箱柜木匠、挖瓢匠、制作农俱木巨等等,他们专攻一项,各行其手艺。
以前修房建物是木架结构,房主先砍下合适的柏木待干做房柱,然后请木匠。木匠按主人的意见设计制图并用传统的工艺修建。现在已经被砖和水泥钢筋代替。架子木匠这项手艺己经失传。
三、制作农俱木匠
以前耕田犁地的农俱如犁、耙、风车等农俱需要有这方面专长的木匠到家制作。现在已经被农机代替,这项手艺已经失传了。
四、补锅的铁匠
五十年代以前,村民们的锅、罐无论是裂了口或漏水了,就让铁匠给补上,继续使用。往往一口锅或罐子用得长的要用几代人,漏了再补,直到法补了再丢弃。现在是漏了换新锅,也找不到补锅的匠人了。而且这种手艺可以说即是有,也无生意了。
总之,失传的手艺还有很多,比如耒谷子的耒子木匠、碾米的碾子石匠、织筛子的筛子篾匠(将谷子耒成米,然后用碾子将米碾熟再用筛子将碎米和夹带的谷子筛去),这些工业已经被机械化代替。
早先农村手艺最赚钱的有句话说,这种说法是一敲二补三铁匠。
一劁是说的是割掉小猪儿生殖器的的匠人,也叫骟匠,使小猪儿长大后不再发情,便于养肥。现在已被兽医站兽医代替,再有走村串户的骟匠了。
二补指的就是鞋匠,现在补鞋匠都聚在城镇,农村再也看不到挑担担的补鞋匠了。
三铁匠就是指的补锅和打小型铁俱的铁匠。
这三种匠人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养家糊口是轻而易举的手艺。
不是这些手艺在农村不能吃香,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农村社会因为被取代和不适用而赚不到钱,也就人学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