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黄河古事大禹治的是什么?

黄河古事大禹治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89 更新时间:2024/2/5 2:42:57

大禹治的是黄河的大洪水。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大禹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禹父子二人受命于、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大禹明面上治的是蚩尤的残尸、真正要治的是黄河底部的山河图

黄河明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1、鞭打黄河

相传在很久以前,李耳治水来到河南济源一带。由于他连日治水,奔波劳累,这时,他想在王屋山休息一下。李耳把刚刚引过来的黄河水拦在凤凰山下,就约了一个跟他一块治水的伙伴,在一个山洞里下起棋来。下着,下着,李耳忽然想起自己还没把黄河水引过来。

李耳推开棋盘来到凤凰山上一看,原先被引过来拦在凤凰山下的黄河水,已经偷偷地从西面绕过潼关、风陵渡,向东直奔大海。水势汹涌,奔腾咆哮,看样子谁也挡不住它了。李耳一见,心中十分恼怒。他立即生起烘炉,拿起铁锤,在自己的膝盖上打成了一根几十丈长的大铁鞭。接着,他拿着铁鞭,迈开呼呼生风的两腿,很快追赶上了波涛翻滚,奔腾呼啸的黄河水。

李耳冲上前去,高举铁鞭,大喝一声:“好你这条野水!”“啪”的一鞭打下去,直震得山摇地动,吓的黄河水打着漩涡不敢再往前流,翻着滚儿发了岔。从此,黄河被李耳用铁鞭打散以后,就乖乖地往东流去。

2、娘娘滩和太子滩

公元前192年,几位大将率领着若干精壮武士,保护着一位身怀六甲的妃子秘密地出了皇宫,一路艰辛辗转,来到了匈奴地界,突然,一条大河横亘在眼前,在惊慌与绝望中,他们意外地看见了河中的小岛,别无选择,他们孤注一掷地在这里隐藏了下来。

然而他们依然心有余悸,孩子降生后,聪明精细的妃子又将孩子转移到另一个岛上,或你来或她去给孩子喂奶,以防不测。12年后,从这个岛上走出一位少年,返回皇宫,坐了龙廷。他就是被后世誉为“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当年保护他们的大将有弟兄三人,说这三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李广、李文、李功。

刘恒登基三年后,将母后接回皇宫,并将这两块岛屿以及黄河以西千余里滩地封分给李氏兄弟,任何人不得侵占。据说这个“政策”一直延续了千余年。娘娘滩和太子滩即因此而得名。

3、巨灵掰山引黄河

传说,在上古的时候,华山和中条山是连在一起的。黄河流到这里,被山石挡住到处横流。那时候有个河神叫巨灵,他天天在山上转来转去,察看着地形。向南,群山连绵,地势越来越高,无法引水;向东,是一马平川,宽广低平,离海也近,是水的出路。巨灵琢磨了几天,下决心要把黄河水引向东流入海。

这一天,巨灵赤膊上了大山,到了一个深谷中,他停住脚,左右看看,山峰直挺挺的。巨灵摇身一变,身体长得很高很高,成了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他面向东,两手顶住两个山头,咬紧牙,一使劲,胳膊用力向南北推去,山头晃了两晃。巨灵身上汗水哗哗地流,四肢发酸。他歇了一会儿,揉揉胳膊,一运气,手掌骨头咯嘣咯嘣直响,忽地手指长了几丈长。

于是,巨灵又用大手掌推住两个山头,吸了一口长气,“嗨!”大吼一声,如同万头雄狮咆哮,震得天摇了三摇,地跳了三跳。就在这时,他运足气力,向两边推去。只听得“轰隆隆”一阵巨响,山石裂开。他又赶快用脚踏住中条山,手扶住华山,一伸腿,把中条山向北蹬开。两山离开了,闪出一条大沟,黄河水哗哗地冲过来,在中条山下向东流去。

4、王贲决堤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王贲率领大军直奔魏国国都大梁。大梁城池修得异常坚固,城内粮草充足,因此,秦军无论是强攻还是围困,都无法攻下固若金汤的大梁城。王贲经过分析后认为,大梁城虽然十分坚固,粮草也十分充足,但有一个先天不足,那就是地形不利。

魏国都城大梁地处黄河之滨,而且地势较低,黄河本就有“地上悬河”之称,因此,地势低洼的大梁城很适合用水攻。于是,王贲下令,一部围困大梁,另一部去掘开黄河大堤。王贲的决堤令下达后,几万秦军士兵立即不分昼夜地挖掘河堤。很快,黄河大堤被掘开,河水替代了秦军的千军万马,从三面涌入大梁城。

大梁数百里的范围内,都成了水上泽国,无数人葬身水底,城内积存的粮食也大都被水泡了。无奈之下,魏王召开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下令开城投降。不久,大梁城上竖起白旗。水势退去后,魏王携王子王孙出城投降,魏国彻底灭亡。王贲尽取魏地,秦国在那里设置了三川郡。

5、蛮龙归正

据说,大禹治水有三样法宝:一是伏羲给他的河图、玉简;二是天上的应龙,用尾巴划地,给他指引方向,禹沿着应龙划尾的线路,领着民工开凿河道,疏导洪水;三是大乌龟,把息石和息壤投到低洼的地方。

有一天,一条全身乌黑的龙,在坝边的洪水里翻身打滚,兴风作浪,把大禹他们辛辛苦筑起来的大坝弄倒了。应龙告诉禹王,这是一条蛮七蛮八的蛮龙,邪气太重,归不了正的。于是乌龟驮着大禹上了一座高山,看见那条全身乌黑的巨龙,头上长着一对雪白耀眼的龙角,正在嬉戏翻腾,不时掀起冲天的浪。大禹指南它,它全然不理。大禹于是取出一块小小的五彩息石,放在乌龟的尾尖,那息石立即成为一块斗大的巨石。

乌龟只把尾巴轻轻一挥,天空就划出一道朦胧虹样的弧线,五彩息石不偏不倚地落在乌龙脑门顶上的两只龙角之间。乌龙哈哈大笑说:这块小小的花石头,奈何我不得。可那五彩息石,无时无刻不在膨胀变大。不一会,便把蛮龙的两面三刀只龙角撑紧了,疼得它直摇头。五彩息石一直不断生长,最后终于把蛮龙制服了。从此,蛮龙成了大禹一个得力助手,听候大禹调遣。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靖远是甘肃省的一个重要的滨河县份,历史文化悠久,有关黄河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靖远是甘肃省的一个重要的滨河县份,历史文化悠久,有关黄河的传说故事有哪些?靖远县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黄河上游,地势西高东低。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陇上名邑、黄河明珠等美名。关于与黄河有关的传说,暂时就知道靖远县境内一个独头石的传说。靖远县城西,有一巨石独立于黄河北岸,当地俗称独石头,又因黄河水浪滔天

  • 柳公权的楷书在书法历史上的地位是如何的?为何柳体在唐后几无大家?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一、单从唐朝来看,唐人所说的颜筋柳骨,当时颜真卿柳公权就已经在楷书上齐名了;二、从书法史上来看,历史上的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柳公权占有重要的地位,至于说楷书四大家谁的成就最高,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柳体,之所以从柳公权之后没有大家,主要是因为柳体笔力险峻,结构奇险,易赏难学。回答完毕。希望这个回答,

  • 柳公权的书法特色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柳公权书法有什么特点?柳公权唐代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书法被称为柳体,自成一家,书法极具特点,柳公权的书法以瘦劲闻名,楷书行书都很精妙,所以在书法上成就很大,被后世所推崇学习。说到柳公权,就不得不说颜真卿了,在盛唐时期颜真卿的“颜体”及同时代柳公权的“柳体”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美誉,这就是柳

  • 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为什么被称为“颜筋柳骨”?柳也是学颜而自成一体,柳体里有颜体的影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颜筋柳骨,两大楷书书写体,名留千古。两者都是继承传统书法的结晶,颜体中也有骨的线质,柳体中也有筋的笔法,只是筋骨线质比例数不一样而己,柳线质骨的比例数高达90%以上,而颜线质筋的比例数70%左右。从书写笔法的变化上看,颜柳都没超越王羲之用笔笔法,只是笔法变化的比例数多少吧了。柳的切笔笔法多,颜的笔片

  • 有关黄河的神话故事 简短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不见黄河心不干公元0年,有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伙子叫做易乐易独孤政,其实这个小伙长得那个帅啊,谁都不知道!为什么呢?因为一般人只能看到他的脚和魁伟的身体,根本看不到他的面容!所以一般人都叫他“文定”!这个文定由于大家都不熟悉,所以没有那家的闺秀中意过他,因此平常人眼里,“文定”一直是孤身一人!再加上大家

  • 柳育龙《历代柳姓文学人物汇编》这本书故事多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董先生个人观点:一,柳公权,陕西人,唐朝最后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楷书四大体之一,筋骨劲韧,书体绝。至今依然是鲜有人超越。二,刘育龙,陕西蓝田人,对于柳姓家谱研究颇深,是这方面为数不多对研究专家。多次出书,在柳姓后裔中影响深远。另外他喜欢文学写作,出版《行程记》等散文诗歌集,作品接地气,有生活。三,关于

  • 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源头很小,却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为什么被称作母亲河?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这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气候多样,地形地貌结构复杂,江河湖泊众多,面积960万平方公里,14亿人口,面积世界第三大国,人口总数第一大国。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径流量世界第三大河。黄河

  • 请概述一个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2、【鲁班修造将军柱】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百姓称之为将军柱。传说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方便两岸人民的来往。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从此,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渐渐长高。有一天,

  • 关于书法家的故事,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在卖六角扇。王羲之在她的扇子上书写,每把扇子上写五个字,老妇人有点生气。王羲之就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可以买到一百钱。”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人人争着买扇子。过了几天,老妇人又看见王羲之,求他再在扇子上写字,王羲之笑着不回答。守义而战

  • 名人故事一则五十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