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丝绸是如何传播中华文明的?

中国丝绸是如何传播中华文明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27 更新时间:2023/12/23 11:00:49

中国丝绸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地,是中国古代三大代表性物质文化即“丝绸、陶瓷和茶叶”最早展现在世界视野的。西方世界最早称呼中国“赛丽斯”即丝绸的意思,后来随着大量的陶瓷外销,逐渐的以China称呼中国了。

感谢邀请。

我们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一个小故事,公元某一年,凯撒大帝向人民讲话的时候,身上的那一身华丽的衣服吸引了在场的所有人。这身衣服就是用中国的丝绸制作的,十分光滑,十分靓丽。

丝绸是蚕丝做起来的,蚕丝本身就有一种柔性美,用这种材料做起来的衣服自然是非常漂亮。

在汉武帝时期,在那个年代,中国的疆域还没有现在的中国版图这么打,北边很大一块都是匈奴的地盘。所以在那个时候汉人和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冲突,边境总是打仗。

天天打,资源打没了,人打没了,这也不是个事儿啊。于是,双方打算坐下来好好谈一次,算是和解。

既然是和解,那双方都要拿出点诚意啊,这诚意还必须是对方没有的东西,要不然人家能自产自销,要你那破玩意儿干啥?。游牧民族有什么呢?天天放羊,那当然牛羊比较多啊,中原地区这些就相对比较少,所以游牧民族拿出了很多羊,他们也不心疼,毕竟再养几年又有新的小羔羊出生了,而且他们拿出来的,更多的是羊。说句难听的,对于他们来说,羊毛就和我们现在家里正常用的葱一样,随手一种,没个几天就能冒芽,两个星期就能吃了,所以他们一点也不心疼。

那我们中原地区呢?中原地区有啥,有茶叶,有鱼,有丝织品。双方的使者一见面,对面看见我们提供的丝织品那可以精美绝伦啊,瞬间眼睛就发光了。我们这边的使者一看,呀,你们喜欢这玩意儿,好,为了彰显我们的诚意,再去弄点给你们。

于是,后来,丝绸就成为了游牧民族人们到中原地区主要的购买项。平时到他们那边去访问,都会带点这些东西过去。渐渐的,西方游牧民族也和我们建立交情,西南人们也和我们建立关系。我们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的丝织品。总是派使者过去。

但是使者总过去也不是个事儿啊,路上都是无人区,很容易被打劫的。于是,汉武帝大手一挥,在这条路上建立了很多个中转站。从此,这条路就变成了一条贸易之路,这条路也被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对外交流的文化艺术有哪些?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有哪些文化艺术的交流

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最早窗口之一。

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织品在欧洲享有盛誉,特别是在罗马帝国,将中国的丝织品当作珍贵物品,称中国为“丝国”;当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中国丝袍成为罗马上层的社会风尚。

中国的西汉和东汉时期,处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步繁荣阶段,早已创造出儒教、长城、秦始皇陵等至今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成就;当时的欧洲正是罗马帝国时代,处于奴隶制社会鼎盛阶段,历史上记载的是恺撒大帝和屋大维的故事、基督教的故事;中国文化影响了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罗马文化也影响了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当时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地区缺乏的就是相互了解、相互交往和相互吸收,所以通往中国的丝绸之路在世界文化交往的历史上是有非常的意义的事件,远比新航路开辟早1500年。

其次,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接受先进文化、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

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传到西域,极大地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第三,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

中国古代的世界壮举有长城、秦始皇陵、大运河、敦煌莫高窟,举世公认,游客如梭;比较起来,丝绸之路完全可以列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壮举,因为它表现了中国人向世界开放的前瞻性。其次,欧洲与中国没有往来,古代的中国人也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即使到了后来的清朝,中国观念影响下的朝鲜有一幅《世界地图》,将中国作为中心占据全图,周围是一圈大海、再一圈堤坝,海洋中用不计其数的小长方条表示许多岛屿包括日本以及许多根本无法知道的“小人国”、“女人国”等,直到鸦片战争时,中国的皇帝还自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闹出了许多笑话。可是,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大约2000年的西汉,中国人就在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大量准备了。

第四,丝绸之路是现代中国西部开发最需要了解的第一个故事。

今天,加快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21世纪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从历史的角度看西部开发,首要任务之一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中心的西部有过的繁荣及其原因,了解远在2000年以前的丝绸之路的历史。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条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的古丝道,有一半在新疆。因此,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的新疆,正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到唐宋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国内运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药之路之称。明初郑和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郑和之后的明清两代,由于实施海禁政策,我国的航海业开始衰败,这条曾为东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消亡了。

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技术西传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印刷品:唐代的《金刚经》就发现于敦煌。造纸术曾经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种技术似乎只有东亚及南亚部分国家才有发达的造纸工业。随著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人们已在在楼兰遗迹的考古发现了2世纪的古纸。而中亚地区虽然也是用纸,但没有发现造纸工业的证据。很多人认为造纸术的西传为欧洲及中亚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而最初这场变革却是残酷的:唐朝与新兴的阿巴斯朝在中亚的势力摩擦不断。在对中亚政治格局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怛罗斯战役中,阿拉伯人将中国战俘沿着丝绸之路带回撒马尔罕,而这些战俘中就有长于造纸术的中国工匠。最终造纸术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西域地区沙漠密布,各国的繁荣与水往往是脱不开关系的。天山与昆仑山溶化的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然而收集这些雪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溶化后积聚在山脚的水很短时间就会被蒸发或渗入地下。自汉朝派遣军队囤积在西域发展农业时,流传于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被同样需要水源的军人使用在西域,并逐步流传至更远的国家。早先西域地区坎儿井技术究竟是由中国还是波斯传入西域一直事件有争议的问题。不过井渠技术和穿井法被证实是用中国传向西方:《史记》中记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攻打大宛,利用断绝水源的方式围困城市。然“宛城中新得汉人知穿井”,令大宛人坚持了很长时间。

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著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已经发现了用于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纸制品。其中唐代的《金刚经》雕版残本如今仍保存于英国。这说明印刷术在唐代至少已传播至中亚。13世纪时期,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15世纪时,欧洲人谷腾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一部《圣经》。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令这种便于文化传播的技术很传遍了整个欧洲。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从小受到家族的影响,王献之在书法上,是怎样获得成功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世称二王。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东晋书法家,家里排行老七,六个哥哥虽然书法都有成就,但最成功者却是王献之。除了过人的天赋,他靠的更多的是勤奋!十多岁时他的字就写的有板有眼,就去问父亲“我的字再练五年应该可以了吧?”王羲之指着院子里的十八大缸水说,你写完这十八大缸水也

  • 王献之的书法风格对后世哪些书法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题主这个问题,是个很有学术味道的问题。就王献之书风对后世的影响,说说我的认识和看法。一,在二王同代的东晋以及之后的南朝宋,齐,梁,陈时期,王献之的创立的“外拓”笔法,就是以圆转为主的,潇洒劲健,纵逸流美书风,被绝大多数书家所钟爱继承。当时著名书家王氏一门中,王徽之,王玄之,王凝之,王操之,王,王志皆

  • 丝绸之路从哪里开始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是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被匈奴拘禁10年之久,逃离匈奴后,张骞历尽辛苦,来到大夏,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到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汉朝,完成了第一次出使的任务。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受汉武帝派遣,率领300多人,带着中国的牛羊金帛等大批

  • 277是哪个国家手机号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这个是国内区号:0571,为浙江杭州区号,前面的0在某些号码显示中会默认隐藏的。杭州市,简称杭,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杭州以风景秀丽著称,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

  • 有人说王献之巅覆王羲之,他是如何在父亲的光环下成长起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书法史上被称为‘’二王‘’。王羲之笔法的特点是内,其代表作是兰亭序,后人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献之用外拓的笔法,其传世名帖是鸭头丸等。他们是魏晋时期书法的代表人物,其奠定的书法审美基础,历代推崇。史有关于王氏父子书法谁更胜一筹的讨论,如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的书谱中,就记载了这么一

  • 是哪个朝代开启的丝绸之路?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是西汉开始的,由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从西安(汉京城)经甘肃,大月氏等西域(新疆)各国,中亚,西亚,印度(天竺)等国通商贸易,后由德国人李希霍芬在1877年写中国一书中,从公元前114至127年开辟上述通商之路称为古丝绸之路,并获世界学术界广泛认可而由此命名。此外,秦汉还开辟从沿海至南海的海上丝

  • 为什么总有人对赵孟的书法评价不高?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对赵孟的书法自从傅山的评价之后,于是就争议不断,这里面有好多的原因,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是以下三个方面:人云亦云,自以为是不瞒大家,我之前就是这类人。最早开始学书法的时候,一开始买了一些书法方面的书,想看看我应该选哪家的门派来练。本来我一开始是挺喜欢赵孟的书法的,但是就是因为看了一些书法的论著,说赵孟

  • 颜真卿的书法为什么得到这么人的推崇?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鲁公楷书古朴,雄厚,端庄,大气,有筋,有骨。不娇,不媚。你放大缩小来写,都让别的书家汗颜。这就叫万世书表。他楷书正大光明,有个性,行书别具一格(不多见),从《祭侄文稿》过渡到草书,古今受益者很多。颜真卿行书《谢赠祖官表》,乾元元年二月,朝廷追赠真唧祖昭甫华州刺史,真卿特上表致谢,在表中追述了其祖父昭

  • 赵孟的书法技法精湛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赵孟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善长山水画,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为最好。赵孟遍学诸家,苦练书法,曾日书万字,终成一代大家他的字被称为赵体字。赵字曲折优美、点画呼应,于其它字帖相比赵字

  • 书画大家赵孟生平如何?作品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宋人首倡书画“尚意”之风,主张不拘常法,追求性灵之意趣,强调自出新意,叛逆传统。但自苏、黄、米、蔡之后,书风渐渐空疏荡逸,直至元代的赵孟\奇峰突起,书法方始进入一个新境界。赵孟\(1254—1322)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他博学多才,善于诗文、考据学,精通音乐,兼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赵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