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世称二王。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东晋书法家,家里排行老七,六个哥哥虽然书法都有成就,但最成功者却是王献之。除了过人的天赋,他靠的更多的是勤奋!十多岁时他的字就写的有板有眼,就去问父亲“我的字再练五年应该可以了吧?”王羲之指着院子里的十八大缸水说,你写完这十八大缸水也许练好了。“用尽三缸水,一点象羲之”,可想他练字有多勤奋!王羲之行书凌空切入,其“骨法用笔”创造行楷体。王献之“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其笔法上除了父亲的“内”,更多了“外拓”,因而创造了行草体,唐初以前二百年的书坛一哥就是王献之,风头一度盖过其父,可想而知王献之的书法有多成功!
从小受到家族影响王献之在书法艺术如何成功的?
王羲之儿女很多,只有王献之有了继承父亲书墨,有了成功。写的不差于父亲。
从书墨取向豪荡不羁上,胜于父亲。今草的笔连,即王献之影响了以后的今草发展。
献之书墨
唐代书谱作者孙过庭云,王献之不如王羲之。其底蕴有差距,其实在书史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仅次于王羲之,成为小书圣之褒赞。
影响了张旭怀素狂草的创作,从草书的意气激荡,笔画驰鹜,皆得与献之之情性。宋代米芾特喜王献之。其中秋贴的临摹达到以假乱真。
取气势者,皆从王献之。写草字者亦乃取其情性,无不学献之的不羁放纵的个性。
虽王献之留世作品少,而对其成就也就寡闻了。
但是王献之具史书记载,率尔师心,冥合天矩,至于行草兴合。若孤峰四绝,迥出天外。
献之乃羲之七子,幼学父字,次习张芝,别创其法。性,高迈不羁,风流冠时。
献之书墨
字,子敬,小字,官奴,徵拜中书令,又称大令。
三四四年生,三八六年卒,寿域末进。大才早殁。遗憾。
王羲之、王献之……琅琊王氏为何几乎每代都有书法家?
谢谢你的提问。琅琊王氏是一个贵族大集团,自汉代以来逐步形成了以宗法为基础的王氏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高度垄断集团。
汉末形成的军阀政治集团和皇权集团,成为社会的主导集团,同时,也以世族为代表的经济、文化门阀集团,与皇权集团,共同构成汉末以来的社会结构。
王羲之家族王荟的书法。琅琊王氏,就是一个显赫的世族集团,到魏晋时期,这个集团与司马氏皇权集团关系密切。是晋代显赫的一个门阀集团。
我们从集团内部来看,也不是因为显赫就不重视文化,恰恰相反这些世族集团,他们必须与皇权集团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和更巩固的社会地位。
所以,这些集团内部也是人才辈出的。
王献之的外甥羊欣的书法《闲旷帖》局部。王羲之这个家族,就是非常重视文化的一个家族。书法作为汉字的艺术掌握汉字话语权,也是他们获得社会地位的需要。
王羲之除了把书法传给王羲之和所有的儿子以外。
王羲之儿子王献之的楷书《洛神赋》局部和玉版刻字学习书法,也是王氏集团的共同爱好,例如,王羲之的侄子王也是一位书法家。实际上,当时的上层阶级的书法都非常好。
只是王羲之的文化影响更大,后世的人们也更推崇王羲之的书法。
王羲之的侄子王的《伯远帖》所以,王羲之的书法地位也越来越高。王羲之之后,王献之又成为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也在士族有很高的地位,学习王献之书法的人也很多。
王羲之把书法传给了他的外甥羊欣,羊欣又传给了王羲之的五世子孙王僧虔,王僧虔传给了王羲之的七世后代智永。
王的孙子王僧虔的书法。王羲之的后代在唐代武后时期,还有一位叫王方庆的,给武后献出了王氏家族十人的书法作品,这就是著名的《万岁通天帖》。
据说,当代书法家王正良是王羲之的后代。
王羲之家族确实是一个善于书法传统的家族。说到根本上来说,还在于王羲之家族非常庞大,而且重视文化教育,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家族。
王氏也是中国姓氏最大的一个姓氏集团。目前,中国王姓人数超过一亿,居中国姓氏第一大姓氏人口。
环境影响人!王羲之对书法追求执着,并富有创造力,他的儿子王献之在父亲王羲之的影响下,从小就走上了学书之路,加之母亲的严格要求,最终也成为一个书法大家。书法世家,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着。这就叫环境影响人,这就叫环境造就人!
上图为晋人王羲之的行书《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局部)
今天,先撇开琅琊王氏不表,专说说王羲之和王献之。
据说,王羲之和他的的妻子郗对王献之学习书法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有一次,王羲之外出回到家中,看到书桌上王献之没写完的字,就在“大”字底下加了一个点,写成了一个“太”字。当时王献之浑然不知,他玩尽兴后回到家,就把自己写的字让母亲看自己写的字。郗端详了片刻,说王献之写的字的笔力还差火候,唯有“太”字的一笔可以与王羲之的书法媲美。王献之不服,郗遂指着院中的十五只大缸,对王献之说,你父亲写字的奥秘全在这十五只大缸里,你若能将这十五缸水用尽,一定能赶上你父亲。后来,王献之不分寒暑,苦练书法,郗帮他把缸中水一勺一勺舀出研墨。经过苦练,王献之终成与父亲王羲之一样优秀的大书法家。
这虽然是个传说,但是,这个传说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我们从这个传说是否受到了哪些启发呢?
上图为王献之的草书作品《中秋帖》
学习书法,环境影响很重要,兴趣很重要,天赋很重要,勤奋也很重要!王羲之学书法,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卫夫人,但这还不够,主要是他有一定的天赋,对书法有极大的兴趣,对书法有极高的追求,加之自己的勤奋、悟性和创造力,最终成为一个卓有成就的书法大家。而王献之正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加上母亲严格要求,最终也成为与父亲一样的书法大家。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