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到了呢,今天我就和妈妈一起做月饼,我们先听老师讲做的方法,学了两种月饼:玫瑰鲜花饼和广式月饼,参与了老师的制作过程,刚烤出来的玫瑰鲜花饼真好吃,还很烫哦,可不能着急吃。接下来该我们做了,我们选的现做现吃的冰皮月饼,我只顾着选好看的月饼模子,没注意到那上面写着蛋黄,其实那是一个豆沙馅的。带着做好的月饼回家给爸爸吃,爸爸说我要吃蛋黄馅的,结果是个豆沙馅的,我们哈哈笑了,爸爸说:“原来这个是假冒的”。其实还有一个是假冒的,把草莓馅的弄成莲蓉的模子了。
谁知道诸葛烤鱼的动人故事
中华文明,悠悠千年历史,三国故事,颇为世人津津乐道,什么桃园结义、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一个个都充满了幻想和奇异的色彩。据民间传说,有一个关于诸葛亮与烤鱼的故事流传甚广。据老辈人的说法,当时隐居琅琊县的诸葛亮最爱吃的一道菜是烤鱼,这种烤鱼其用料和做法与普通的烤鱼多有不同,别具特色。诸葛亮每备有家宴时,常邀几位好友共品烤鱼美味。后来,诸葛亮离开隆中,辅佐刘备打天下;一年后,他专程邀几位好友共品烤鱼美味,派人将制作烤鱼的名厨接到身边,负责军中饮食;刘备成都称帝后,诸葛亮又将其推荐至宫中,为御厨。这种烤鱼不但诸葛亮百吃不厌,刘备、关羽等人也很喜欢吃,成了皇家御宴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诸葛亮去世后,民间有人将这种绝技烤鱼改名“诸葛烤鱼”,以此纪念诸葛亮辉煌的一生和高尚的品格。此后,这位名厨的烤鱼绝技由子孙世代相传,也为他们争得了无数荣誉。在唐、宋、明、清四朝,这位名厨家族就先后出过13位御厨,专门为皇帝主理这道美食。唐玄宗李隆基听说烤鱼的来历后,赞不绝口,还钦赐了“诸葛烤鱼”的名字。但是,烤鱼绝技在民间的流传却渐渐少了,曾险些失传,三国饮食文化研究所,以国际烹饪大师、中国十大烹饪大师、中国创新菜研究院副院长张正雄先生为代表,搜集了大量三国时期民间饮食的原始资料,取证民间,终获烤鱼秘方。诸葛饮食文化有限公司不惜重金购得这一秘方,在保持烧烤的原有风格和火锅的用餐形式,并结合八大菜系的基础上,经过了上千次的试验,反复调整配方,所选中草药及调料多达四十多种,既将各种配料的香味充分发挥出来,又富含丰富的营养成份,结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现代烹饪技术,最终研发形成了自己独特风络的“诸葛烤鱼”,采用“先烤后炖”的独特烹饪方法,边吃边以小火持续炖煮,味道别具特色。因而“诸葛烤鱼”在全国已经开辟了多家连锁店,引领了现代烹鱼的新时尚。
中秋的故事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生活下去了。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百宝匣里,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晚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