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米友仁书法与其父亲米芾相比如何?你怎么看?

米友仁书法与其父亲米芾相比如何?你怎么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629 更新时间:2023/12/16 11:48:12

谢大圣邀。已见网友回答米友仁与父米芾比较书法问题就不多赘述,简单评论仅此。米芾作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书法历来备受争议,有人认为他的书法生性不羁,险绝有余,更有甚者认为是“平民丑书,还传他书写一首诗赋往往三四遍不过,自己满意的仅二三个字,直到50岁后才渐成自己的风格,但仔细研究他的书法感觉,隶、楷、行、草无一不精,并在书画收藏鉴赏方面很有造诣,我认为人们的欣赏水平不必苛求一致。他儿子米友仁,继承了其父米芾的衣钵也是一位书画家,虽不及父亲名望和成就,但特立独行,自成一体,有些方面与父比较有过之无不及,应该说比起书法他的画更受公众认可,据说高宗皇帝喜欢他的为人和画作,时常让他参与宫庭和社会书画鉴赏,足见米友仁自身功力和社会影响力。我作为一个书画爱好者,在喜爱米芾作品同时也欣赏其子的艺术成就,但愿中国书画艺术瑰宝世代传承,不断创新,发扬光大。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是宋四家里最具争议的人物,但是作为书法家、画家他颇具个性的作品是无可争议的,米点烟雨无疑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之作,最近发现的失传的米芾《鲍参军舞鹤赋》极具激情和饱满的情绪,运笔狂放而且字的间架结构气势磅礴。

米芾人格上争议很大,毁坏了许多珍贵的国宝级的书法作品,如褚遂良临《兰亭序》、谢安《八月五日帖》、王《伯远帖》、戴逵《观音像》、六朝《英布像》、曹不兴《如意轮图》、韩干《马》、黄筌《牡丹》、徐熙《石榴》等被称为民族罪人。

米友仁,南宋时人,系北宋书画家米芾长子,世称“小米”。书法绘画与父米芾并称“大小米”。深得宋高宗的赏识,承继了他父亲“米氏云山”的表现方式,以表现雨后山水的烟雨蒙蒙而见称。书法绘画上基本与他的父亲的风格一样,也可以称为很有造诣,但从书法的角度来看,缺乏饱满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只能说他是一个继承家学的、不错的书法家而已。但他用没骨法取代了隋唐北宋以来的双勾法,是其个人在艺术上的成就,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些不可磨灭的成就。

米芾的《鲍参军舞鹤赋》(选择了几个片段)

能写会画的米芾为何会“书坛”得意官场“失意?

特立独行的人一般都是天才,所以艺术上有成就理所当然。但既然特立独行,自然不符合大众的口味,更加不符合官场的规矩,官场失意是正常的。要是官场得意了,说明他是个名利心重的人,怎么会潜心于书画艺术?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南宫既然得到了熊掌,鱼对他来说就不值得牵挂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民间故事有哪些有关河的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千里修书为打墙,让它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人见过秦始皇?很荣幸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与河有关的民间故事传说故事很多,下面我就给大家讲几个听吧。伏羲降龙很早以前,西边很远的大山里有个深水潭,人们都靠潭里的水浇地、做饭过日子。有一天夜里刮起了大风,刮得树倒屋塌。原来有一条黄龙从别处飞来,钻进了深潭

  • 黄河沿岸神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传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

  • 唐柳公权的代表做是什么、他的作品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

  • 唐朝著名大书法家,柳公权,他的名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柳公权在从政方面留下的事迹不是很多,但有一件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柳公权是科举状元出身,经历了七任皇帝,官做得很大,仕途也很顺利,而且一生都在孜孜于书法。穆宗朝时,有一件关于他的趣事:“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旧唐书》)这也就是广为流传的柳公

  • 黄河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很早很早以前,高高的山上有一个湖,湖里有一条很大很大的鲨鱼,这条鲨鱼很是凶猛,吞吃了不少船只和人。离湖不远,住一户渔民,这渔民用了三年的功夫,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下了满湖的滚钩,才把这条鲨鱼逮住。哪晓得刚把它拖上岸,天上飞来一个大鹏金翅鸟,一下把鲨鱼叼走了。这渔民跟在后头拼命地撵,撵了足有半个月,最后

  • 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什么之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1文化底蕴伟大精神表达对母亲河无限的崇敬、眷恋与热爱之情2一个“望”字从侧面写出了黄河的范围之广,气势之宏大,魅力之无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无限崇敬之情3。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

  • 因一个历史故事而命名的河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酒泉。霍去病因征伐匈奴有功,武帝遂赏他一坛御酒,以示慰劳。霍去病即将此坛御酒当众打开,倾倒在清洌的泉水中,然后与同他一起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共饮了带有酒香的泉水,以示与将士们甘苦祸福与共。而今,此泉尚在,它已成为千古名泉。泉侧立有《古汉迹》古碑,泉周风光秀美清嘉。据《酒泉县志》记载:古酒泉原有泉三眼,

  • 关于柳公权的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太多了,光是有关他书法的成语就如下,且这还是冰山一角:如,笔墨横姿、笔力劲挺、笔力险劲、笔酣墨饱、春蚓秋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笔底龙蛇、笔底春风、笔扫千军、笔老墨秀、一字见心……碑刻《金刚经碑》《平西郡王李晟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冯宿碑》《羲阳郡王苻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刘沔碑》《原道

  • "不见黄河不死心"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这是一个典故,话说黄河岸边,有个部族的酋长,这天正好做百岁大寿,儿孙满堂,宾客盈门,设宴庆贺。首桌的上座当然是留给酋长的。这时,有一个陌生的少年,满面春风的进来,竟一屁股坐了上去。众宾客转弯抹角提醒他,可他却毫不在意。“哦,你祖父今年多大岁数?”酋长道:“老朽今年刚满百岁!”“哈哈!原来还是个毛孩子

  • 瓜田不纳履,李不下整冠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成语释疑: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成语出处:《北史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成语示例: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是在~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成语故事: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担任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在的陕西邮县)做官,